- 相关推荐
历史典故《卖狗嫁女的典故》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典故吧,典故在传达表现事物事理中毕竟是隔了一层,是一种由彼而产生的联想,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典故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卖狗嫁女的典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典故《卖狗嫁女的典故》 1
【出处】
《晋书原传》。
【释义】
用卖狗的钱嫁女儿,形容人非常节俭。
【典故】
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由于家境贫困,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等到他做官以后,本来可以享受生活,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不久,吴隐之的女儿出嫁,人们猜想他这回一定能好好操办一下。谁知结婚当日,吴家仍然冷冷清清。大将军谢石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你可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我还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
谢石的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以节俭出了名,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成长心语】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意思就是: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勤俭是一种美德,还可以让人避免因为贪心而招来祸患。任何事物都是来之不易的,如果轻易浪费,则是在糟蹋他人的劳动成果,是一种对他人不尊重的行为;勤俭节约,则会让他人对你生出崇敬之情。
历史典故《卖狗嫁女的典故》 2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今山东菏泽鄄城县)人。东晋时期廉吏、名士。出身家境贫寒,但志存高远。他饱览诗书,以儒雅显于世。
吴隐之10岁时,父亲吴坚病逝了。从此,孤儿寡母,生活更加艰难,母亲童氏靠纺纱织布、采集野菜来养活吴坦之、吴隐之兄弟。后来母亲童老夫人病逝,吴隐之、吴坦之兄弟两人早晚祭祀。当他们想到母亲的恩情和艰辛,当有宾客来吊丧时,他们兄弟两人顿足大哭,悲痛欲绝,旁人亦为之落泪。
吴隐之的邻居韩康伯,当时为丹阳郡太守,其母殷氏贤明,每次听到吴氏兄弟的哭声,便放下筷子不吃饭,被两吴感动得泪流满面。她对儿子韩康伯说:“你如果为朝廷挑选官员,就要重用这样的孝子。”韩康伯也很赏识两吴。韩后任吏部尚书,便推荐吴隐之担任了辅国功曹,不久升迁为征虏军事。
其兄吴坦之为袁真的功曹,袁真被桓温打败,坦之被俘即将杀头。吴隐之找到桓温,要求替兄去死,桓温被他勇于献身的精神感动,又见他儒雅耿介,心怀坦荡,谈吐爽直,毫无惧色不仅没有诛杀吴隐之,还赦免了他的哥哥。吴隐之的风度遂为温所知赏识,推荐朝廷封之为奉朝请、尚书郎。吴隐之以奉朝请的身份,被卫将军、尚书令谢石提拔为卫将军主簿,在此期间,他把所得到的俸禄赏赐除了留下维持生活外,其余全都施舍出去周济贫苦人。公务之余,还自己做家务,衣服污秽了,便自己洗。每天读书、批阅公文到深夜,寒冬腊月,不燃薪碳,更没有皮袄裘袍,便披着棉被御寒。
谢石对吴隐之的生活很关心。吴隐之的女儿要出嫁,谢石知道他家穷,嫁女一定会很寒酸,便吩咐手下带着办喜事所需要的各种物品前去帮忙操办,准备风风光光地为其女办一场宴席。到了吴隐之家里,只见大门紧闭,家里鸦雀无声,冷冷清清,毫无办喜事的气氛,只见一个丫鬟正牵一条狗去街上卖。原来吴隐之要靠卖狗的钱来给女儿置办嫁妆。
不久,朝廷委任他为晋陵郡太守。晋陵城黎民百姓,经常看到有位中年农妇,每天从太守家里出城上山砍柴,背柴回家又烧水做饭。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太守家的女仆,后来才知道她竟然是太守吴隐之的夫人刘氏。孝武帝很感慨有这样的官吏,先后任命他为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右卫率,转散骑常侍,领著作郎。
元兴元年(402年),出任龙骧将军、广州刺史,领平越中郎将。吴隐之在赴任途中,来到离广州20里处一个叫石门的地方,这里有一口泉,被人称为“贪泉”,传说人只要喝了“贪泉”的水,就会变得贪得无厌。而那些贪官则说,自己本来是清廉的,只因喝了“贪泉”之水才变得贪婪了,为自己的贪腐找了个借口。吴隐之面对“贪泉”对属下说:“内心看不见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就能够使心境保持不乱,而越过五岭却会丧失清白,我现在明白了,那些贪官是借喝‘贪泉’水之虚,而行贪赃之实。”说完,便来到“贪泉”边,喝了“贪泉”水,并作诗道:“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意思是说,人人都说喝了“贪泉”水就会贪财爱物,假如让伯夷、叔齐两位品德高尚的人喝了,他们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意志的。借此表明,自己就是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喝了“贪泉”的水,也绝不会成为贪官。
待到广州以后,力矫贪渎腐败,崇尚廉洁的品行有加无减,日常吃饭不过是蔬菜和干鱼罢了,官备的帷帐器用皆交给外库。当时有人认为他是故意做作,然而他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做法。帐下人给他送鱼,总是剔下鱼骨留下肉,隐之对这种媚上作风非常厌烦,吴隐之察觉了他们的用意,便加以责罚除名。
当卢循侵入南海时,吴隐之督率勉励将士,坚守很久,长子吴旷之战死。卢循攻击达一百余天,翻过城墙放火,焚烧了三千多家房屋,死了一万多人,城于是被攻陷。吴隐之携带家小逃出,打算奔还京都,被卢循截获。刘裕非常敬佩吴隐之为人,给卢循去信,命送吴隐之还都。
在吴隐之回去的船上,一切还都是三年前带来的破烂家当和书籍,其妻子刘氏买了一斤沉香,想顺路带回去,回乡也能补贴一下家用,吴隐之发现了,十分生气,一怒之下把沉香投入水中,以此来训诫家人。沉香一入河中,顿时化为沙洲,故而得名“沉香沙”,又名“沉香浦”。
吴隐之回到家乡后,全家人住在一个狭小的院落里,篱笆墙,里外6间小茅草屋,遇到家里有客人来,妻女连个躲避之处都没有。当时刘裕正在着手改革东晋腐败弊政,因此对以廉洁著称的吴隐之十分敬重,见他生活贫困,便送来车、牛,还打算为他建造豪宅。对这些厚礼,吴隐之均婉言谢绝。
不久,吴隐之被朝廷任命为度支部尚书、太常等职。度支部尚书掌握国家财政大权,身为度支部尚书的他,不仅家中生活清贫一如既往,且其办公官署也用竹篷当屏风,连坐的毡席都没有。升任中领军后,他继续保持清廉的操守。每月初领到工资后,除留下一家所需的生活费外,其余全部用来接济亲族,结果自己家里反而窘困,常常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家里的女人从早到晚纺纱织布,赚些小钱补贴生活。他居家时,总是一件布衣裳,上面还打满了补丁。在《晋书·吴隐之传》这样记载:隐之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颁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412年,因年迈体衰,他主动辞官归里。翌年,死于家中。
以清廉著称吴隐之也因此获得了“晋代第一良吏”的美称。被列为广州十贤的首位(广州十贤:吴隐之,宋璟,李尚隐,卢奂,李勉,孔戣,卢钧,萧仿,滕脩,王綝)。在一个“世人皆浊”的年代,能独善其身,还是保持正直清白,绝不同流合污,是十分难的。特别是卖狗嫁女这一件事,令多少后人潸然泪下。
【历史典故《卖狗嫁女的典故》】相关文章:
染指的历史典故04-21
历史典故精选:投桃报李01-15
狗尾续貂历史典故09-28
经典历史典故:欲擒故纵01-17
梅妻鹤子历史典故01-15
点睛的历史典故03-19
成语的历史典故11-03
成语历史典故07-21
王猛卖畚的典故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