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成语,大家肯定都不成语吧,借助成语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注音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的得力谋士张良,精通兵法,很有谋略,能言善辩。他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刘邦称帝之后,想封张良为“留侯”,张良想出家当道士说:“我凭着自己的三寸舌,报了秦国灭韩国之仇,我心满意足了”。
出处
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解释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用法
作宾语;比喻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嘴
相近词
三寸之舌
成语例句
最后也是凭籍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得龙颜大悦,不但保护了自己,也开脱了公主、驸马和太医胡植的死罪。
对!你是血口喷人,凭着两行伶俐之齿,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招谣撞骗,一贯武断专横,而且六言不通,真是岂有此理,八面玲珑,狡猾多变,你是地道的酒囊饭袋,一个不折不扣神气十足的糊涂虫。
试想,如果徐福只凭一个红湖呆士的三寸不烂之舌,能骗得了这么个人物?秦始皇对他却深信不疑。
典故典故1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土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昌。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土。’遂以为上客。”这就是著名的毛遂自荐成功归来后受到平原君称赞的场景。
典故典故2
《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被楚相“掠笞数百”,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日:“足矣。”张仪回答幽默风趣,寥寥数笔就刻画出张仪坚定不移的意志。同时也说明,只靠三寸不烂之舌去游说列国就足够了。
典故典故3
在《汉书》中,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另外在《三国演义》中有“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水浒传》第十五回“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等句子。
【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相关文章:
三寸不烂之舌成语05-16
读三寸不烂之舌有感04-13
三寸不烂之舌成语故事06-23
历史典故关于子产放生的典故04-17
历史典故《卖狗嫁女的典故》04-17
肝脑涂地成语的典故-成语典故素材12-24
暴虎冯河的典故01-14
聚沙成塔的典故04-17
交头接耳的典故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