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

时间:2022-01-22 19:39:19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

  狡兔死,走狗烹出自《史记·越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种与范蠡均为春秋越国的大臣,辅助越王句践复国灭吴。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希望有所帮助!

  韩信在临刑之前也发出了“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韩信说过这句话,但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不是韩信,是越王勾践手下的大夫范蠡,越王勾践的故事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卧薪尝胆,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恨的主要两个人一个是大夫范蠡,还有一个是大夫文种。

  越国灭掉吴国以后,范蠡大夫就对文种大夫说,咱们走吧,咱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越王勾践这个人是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你要记住,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就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出处,这里的走狗是跑的很快的狗,在古汉语里面走是跑的意思,走狗就是跑得飞快的狗,后来走狗这个名词就从这儿出来的。

  范蠡大夫就走了,他干嘛去了?下海经商,据说还携带了一位小蜜就是西施,泛舟西湖,下海经商,成了一个大富翁,叫做陶朱公。文种大夫不走,文种说你看我立了这么大的功劳,现在是摘桃子的时候我干嘛要走啊?他不走,结果越王勾践送给他一把剑,同时带了这么一句话。勾践说,先生交给寡人七种杀人的办法,寡人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给灭了,还剩下四种没有地方用啊,是不是就在先生身上试一试呢?那文种一听就明白了,自杀了。这就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来历。

  【示例】:

  大凡古来有识见的英雄功成名就,便拂袖而去,免使后来有“鸟尽弓藏,~”之祸。◎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九回

  【近义词】:

  卸磨杀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狡兔死,走狗烹出自哪?

  形容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这句话是汉朝开国功臣韩信说的。韩信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他最早在霸王项羽的部队里当兵,由于不受重视,韩信改投汉王刘邦。后来,韩信成为汉军的'统兵元帅,领兵统一中国。韩信领兵作战,一路所向无敌,最后用十面埋伏的办法,把项羽的精锐部队消灭殆尽,并且,紧追不舍,在乌江边逼得霸王项羽自刎而死。汉军胜利后,刘邦马上取消了韩信的齐王称号,封他为楚王,后来又贬他为淮阴侯。最后,韩信被刘邦的妻子吕后处死。韩信在受到迫害时发出了兔死狗烹的感叹,他的这句话影响了后世许多的人才,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当年,黄巢反唐,唐朝的皇帝派宋威率兵围剿,宋威对手下人说:朝廷常负功臣,我们胜了,未必有好处,不如留着贼人以自保。从此后,宋威的军队总是与黄巢的队伍保持三十里的距离,任由黄巢东打西杀,最后,导致了唐朝的彻底毁灭。

  受这句话影响最深的朝代是宋朝。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是个非常有谋略的人,他辅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帮助他们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但是,由于受到兔死狗烹的负面影响,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在征讨宋朝最后的北部强敌契丹时,赵普暗藏私心,不出良策,以至于宋朝对契丹的数次统一战争均告失败。在以后的日子里,宋朝一直受到北方的威胁,不得不年年纳贡以求平安,成为中国历史上表现最为软弱的一个朝代。赵普之后,宋朝的历任掌朝重臣无不心领神会,养敌自保,从不提出统一对方的良策。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能征善战、心眼实在的元帅岳飞,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也是一个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军事统帅。但是,他也受到了兔死狗烹的负面影响,当他率兵攻取了北京及周边地区后,没有乘胜追击,顺势统一广大的蒙古地区,反而停滞不前,使元朝残部在蒙古地区得以死灰复燃,成为明朝时期数百年的威胁。后来,明朝境内烽烟四起,流寇遍地,明朝的军队为了自己的私利,在一段时期内只追杀,不围堵,养贼邀功,以至于反叛的人越来越多,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兔死狗烹的负面影响确实太大了,以至于后人发出了‘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的感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许多英雄在胜利后难以善终的事实,使许多后来的执行者不敢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使许多英雄为了保护自己而去保存敌人,使国家总是感受到外部的威胁。如果不消除这种负面影响,肯定不利于我国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