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风俗
立秋的风俗1
立秋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是秋天的开始。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 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 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每逢立秋日 人们还有敬老的习俗。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 一秋不犯痢疾。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是月,瓜果梨枣方盛,京师枣有数品 :灵枣,牙枣,青州枣,毫州枣。鸡头上市,则梁门里李和家最盛。中贵戚里,取索供卖。内中泛索,金合络绎。士庶 买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叶包,糁以麝香,红小索儿系之,卖者虽多,不及李和一色拣银皮子嫩者货之。”《武林旧 事》中则有:“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而在官家,立秋这天则有迎秋的仪式,据《梦粱录》中载: “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 一二片,以寓报秋意。”
《帝京岁时纪胜》上说:立秋前一天,要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到立秋日合家饮之,“谓秋后无余暑疟痢之疾” 。香薷饮是中医的一个古方,由由香薷、白扁豆和厚朴三味药组成,具有消除暑湿、预防感冒的作用。所以人们在立秋 前一天便纷纷到药铺买好这些药,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时凉饮。
立秋的风俗2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对秋季十分看重,因而民间有很多关于此节气的习俗。在我国,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重要的岁时节日。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使立秋的民俗非常丰富。古时候,人们把立秋当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除封建帝王亲率文武百官设坛迎秋习俗外,在民间也流传着“贴秋膘”、“啃秋”等习俗。
汉朝廷于立秋日有“都试”的政俗,<汉官仪>说:“高祖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立秋后,讲肄课试,各有员数,平地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后汉书·李通传>注说:“汉法,以立秋日都试骑士谓课殿最也。”汉宫廷有立秋日“尝粢”的礼俗,<汉书。韦玄成传>注说:“立秋驱娄又尝粢。”粢为谷类的总称,尝粢便是(日记月令>所说的“尝新”。魏朝廷有立秋日“治兵”的军俗,<宋书·礼志>说:“延康元年,魏文帝为魏王。是年六月立秋治兵于东郊,公卿相饯,王御华盖,亲令金鼓之节。”隋朝廷有立秋“祀灵星”的祭俗,<隋书·礼仪志>说:“开皇初,于国城东南七里延兴门外为灵星坛,立秋后辰,令有司祀以一少牢。”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人认为主稼穑,祀之祈年而报功。
古代有“搁稻”的农俗,宋马纯<陶朱公书)说:“稻田,立秋后不添水,晒十余日,谓之搁稻。”唐时有吃“樗根馄饨”的食俗,宋林洪撰(山家清供>说:“刘禹锡著樗根馄饨法,立秋前后,谓世多痢及腰痛,取樗根一两握捣筛和面,捻馄饨,清水煮,空腹十枚,并无禁忌。”樗根即臭椿之根。民间亦有“饮井水”的养生俗,清人在<常氏日录>说:“立秋日,人未起,汲井水,长幼饮之却病。”
立秋之节,除汉民共有的风俗外,各地方尚有极具地方色彩的风俗。据(古今图书集成>引<直隶志书>说,永平府(治所在今河北卢龙)“立秋,户挂蒺藜,云蚊不入户。或日中元将至而鬼畏之。” <山东志书>说,阳信县(今山东阳信)“立秋,七月节。芟草治粪,莪苜蓿。”(江南志书)说,常熟县(今江苏常熟)“立秋日,食瓜。或以赤豆七颗和水吞之,以防疟痢。”嘉定县(今上海嘉定)“立秋日,食瓜,饮新汲水。云,令人不疟痢。”崇明县(今上海市崇明岛)“立秋日,农家各于田畔插青竹夹云马纸符,名标秋子,醵钱作青苗斋,即古者方社遗意。” <江西志书>说,南康县(今江西南康)“立秋日,聚众作木船,以香楮送于江,亦日禳灾。仍丰其酒食,聚饮而罢。”
各地方的立秋占侯风俗也不尽相同,所谓占候,就是根据天气物候的变化来推测吉凶。立秋占候,就是根据立秋的天气与物候推测未来。这和唯心的占卜不同,而是先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践经验的总结。而这些总结又历代流传,成为一种特殊的民俗。兹将古代文献中有关立秋占候的记录转录如下。
宋赵以夫<易通卦验>:“立秋晡时,内气出坤,正气也。”
“离气见立秋则岁大熟。”“立秋虎始啸。”“立秋日腐草化为萤。”“立秋白露下蜻蜊上堂。”
清冯舒<诗纪历枢>:“立秋促织鸣,女工急促之候也。”
清乔松年辑(乐纬>:“坤主立秋,乐用磬。”
古典籍<汲冢周书>:“立秋之日凉风至,凉风不至无严政。”
宋马纯<陶朱公书>:“立秋之刻,必脱一叶。”
汉京房(京房易占>:“立秋坤王,凉风用事,坤土也。”
古典籍<符瑞图>:“立秋,西方闯阑风。一名飙风。”
清李光地(月令占候图>:“立秋,坤卦用事,其神摄提,荆州分也。晡时申,西南凉风至,黄云如群羊,宜粟谷。若晴朗,风云不至,万物不成。望西南,坤上有黄云气,是正气。
立秋应节,万物皆荣。赤气出其右,万物半死,豆谷半收。”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立秋日小雨,吉;大雨主伤禾。”
<直隶志书):“是日占晴,主万物少成熟;雷多尤忌之。”
“立秋日东北风,霜早;西南风,霜迟。”“七月占立秋,东风人疫、草木更荣;南风主秋旱;西风主大雨;北风主冬多雪。”
<江南志书>:“立秋自露在奇日,谓之雄,在偶日,谓之雌,谓雌雄相配为稔。”“立秋后虹见为天收,虽大稔,亦碗数。处暑日喜雨,谚云,处暑若还天不雨,总然结实也无收。”
(浙江志书>:“立秋日天气清明,万物不成;有小雨,吉;大雨,伤五谷。其Et属火,不宜老人,雷雨折木,多怪异。其日东风,禾丰实稀;南风,人民安,秋旱;西风,秋有大雨,贼盗起,米谷贱;北风,有忠孝人出,冬多雪,雨水大;东北风,谷米贵,应在四十五日内;西南风,年丰民乐。”
(江西志书>:“立秋处暑具宜晴,正早稻大收之时。”“立秋宜是月,占日,七月秋,殷殷收。”
<湖广志书》:“立秋在六月晦,则早稻迟。谚云,六月秋,要到秋;七月秋,不到秋。”
<福建志书>:“立秋逢朔日,主人多疾。风雨,主人不安。
立秋处暑日具宜晴,后亦宜雨。谚云,立秋无雨亦堪愁,万物从来祗半收。处暑雨不通,白露宜用功。”
古典籍(纪历撮要>:“立秋日要西南风,主稻禾倍收,三日三石,四日四石。”“立秋日雷名瓣踣,损晚禾。亦云,秋霹雳,主晚稻秕。”“朝立秋,暮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清汪之昌<家塾事亲>:“虹以立秋四十六日内出正西贯兑,中秋有水有旱。”
<杨凝式帖>:“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昧之始,助其肥狞,实谓珍羞。”
清毛焕文辑<万宝全书>:“立秋日申时西南方有赤云。宜粟。”
清王象晋<群芳谱>:“梧桐如某时立秋至期,一叶先坠。”
立秋的风俗3
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发展至今,全国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他们还上树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锅里,烧制出来。有荤有素,百味俱全。他们还把打来的柿子,弄来的红苕,放在土窑洞里,温烧一个时辰,就会变成香甜的柿子。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歌谣
时到立秋年过半,可能有涝也有旱,
男女老少齐努力,战天斗地夺高产。
棉花抹杈边心,追肥时间到下限,
天旱浇水要适量,防治病虫巧把关。
早秋作物渐成熟,防雀糟蹋要常转。
晚秋作物治追耪,后期管理不能软。
适时播种大白菜,炕土壅葱夺丰产。
保护地菜筹建棚,底肥施足地深翻。
大积大造农家肥,割晒青草抽时间。
林木果树管理好,摘下果梨去卖钱。
畜禽管理要加强,要紧预防牛流感。
喂鱼注意多投草,鱼病防治至关键,
坑内菱角采下来,继续管好藕苇芡。
农谚
“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的变化。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但“立秋”的早晚又有很大区别,所谓“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即是提醒人们不可对“立秋”盲目乐观,有时候“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其实,“立秋”降温最大的法宝是下雨,“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这是人们长期观察总结得出的结论。
人们对秋雨无疑是欢迎的,“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在通常情况下,“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不但下雨,有时还要打雷,这标志着“立秋响雷,百日见霜”。“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气温也随之下降一定幅度,“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即在于此。但“立秋”后无雨的情况也是有的,其标志就是“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最直接的后果也很明显:“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秋”对于农事的影响相当大。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同样,“立秋”的早晚也相当重要,“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立秋”后下不下雨更忽视不得,“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因为“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由此可见,“立秋”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所谓“秋不凉,籽不黄”,“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一个金色的秋天就要到来了。在这个季节里,人们盘算最多的就是农事:“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享受收获之乐的同时,也要掌握好工作的'节奏:“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对没进入收获期的,“立秋”后也需注意:“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立秋”也相应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从来是人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便把扇子丢”。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所以“十场秋雨要穿棉”。天凉了,还应注意“水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人们甚至认为“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在饮食起居方面,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应切记“秋不食辛辣”、“秋不食肺”;还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立秋的风俗4
一、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立秋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9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北斗指向西南,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一叶落而知秋”的成语。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因此立秋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二、“立秋”节气的天气和农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这就是俗话说的“秋后一伏”。尤其是我国南方立秋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渐过去,气温更加酷热,因而在我国又把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我国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己快到新年元旦了。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
“立秋”时节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也是“不修棉”的打顶的最佳时机(“不修棉”的打顶时间要比传统的整枝棉花要延后10~15天)。整枝棉花“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
茶园秋耕要尽快进行,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秋挖可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结合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好。
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争取高产优质。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实。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即将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准备工作。
立秋的风俗5
立秋立秋节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晒秋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发展至今,全国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立秋摸秋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如在商洛竹林关一带,中秋节夜里,孩子们在月亮还未出来时,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样东西回家。如果摸到葱,父母就认为这孩子长大后很聪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愁吃喝,事事顺利。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过了这一天,家长要约束孩子,不准到瓜田里拿人家的一枝一叶。商南县的居民,在中秋节的晚上,吃罢月饼后,不肯长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没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没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聪明的人家去摸葱。秋忙会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秋收互助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秋田娱乐
立秋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他们还上树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锅里,烧制出来。有荤有素,百味俱全。他们还把打来的柿子,弄来的红苕,放在土窑洞里,温烧一个时辰,就会变成香甜的柿子。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立秋立秋歌谣时到立秋年过半,可能有涝也有旱,男女老少齐努力,战天斗地夺高产。棉花抹杈边心,追肥时间到下限,天旱浇水要适量,防治病虫巧把关。早秋作物渐成熟,防雀糟蹋要常转。晚秋作物治追耪,后期管理不能软。适时播种大白菜,炕土壅葱夺丰产。保护地菜筹建棚,底肥施足地深翻。大积大造农家肥,割晒青草抽时间。林木果树管理好,摘下果梨去卖钱。畜禽管理要加强,要紧预防牛流感。喂鱼注意多投草,鱼病防治至关键,坑内菱角采下来,继续管好藕苇芡。立秋节气的这些习俗可以说都是我国古代普通百姓的智慧结晶,有些可能没什么科学依据,但都是他们为祈求美好生活的直接体现。
立秋的风俗6
“立了秋,把扇丢”,今天上午10:30,正是立秋之时,消去暑意,秋风送爽,成了不少市民最盼望的时节。但是8月6日记者了解到,在今年这个夏秋交替的节气中,诸如立秋过后不吃西瓜、不再下河游泳、忙着贴秋膘等风俗都在发生悄悄改变。
西瓜照售,一直啃到10月底
马上就要立秋了,可门口西瓜摊上的西瓜照样价格卖得很高,达到每斤2.2元左右。这几天,周阿姨一直关注西瓜的行情,这个夏天她家买的瓜没有低于1.5元/斤的售价。周阿姨表示,按照无锡民间的说法,立秋之日要买个瓜,全家人一起分享,之后就要少买西瓜吃,否则容易腹泻。另一种说法是,立秋基本上已是最后一茬西瓜,无锡人叫“揪藤瓜”,立了秋后的瓜甜度不够,所以吃瓜的人很少。
不过,黄土塘的种瓜大王蒋健康表示,立秋之后不食瓜或瓜不甜的说法早已改变。现在的西瓜大多种植在大棚里,一直能吃到10月底。他透露,实际上,立秋之后的西瓜还比盛夏时的瓜更甜。他解释说,西瓜在五六月份时口感最好,因为成熟期较长,要40-50天才能长成,而盛夏时的西瓜只要30天就长好了。而到了立秋后,温度略降,西瓜的成熟周期要35-40天,甜度比夏天会高一些。
据介绍,今年地产西瓜因为吃的人多,价格比去年上涨了30%以上,往年批发价每斤1元多的西瓜,今年一直在1.9元至2元之间。这几天,种瓜大户们也在关注天气预报,据说如果持续阴雨的话,西瓜价格会降下来,但如果天气好,将保持2元以上的坚挺价格。按照现在的销售趋势,西瓜的销量也不会发愁,增长40%左右是铁定的。而既然西瓜不急着在立秋这天吃,一些卖瓜的小贩们表示,当天的西瓜不会出现抢购。
立秋之后泳客估计不会少
立了秋,就不能再光着脚丫到处跑,会受寒气,小孩子睡觉一定要加个肚兜之类,防止小肚皮着凉。在民间,立秋的“秋”字,即“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再也不能像夏天那样放肆,随意喝凉水,光膀子。对于江南水乡的人而言,立秋之后最大的禁忌是,不能下水游泳了。
不过,对于这个禁忌,无锡市新体中心游泳馆的负责人李女士表示,现在的游泳更多是和天气有关,而非节气。像去年秋天来得特别早,下水的人就较少,而今年高温时间长,热得比较晚,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有四五千人下水,几乎是满负荷运转。她估计,如果立秋过后,气温还保持在32摄氏度以上,人就不会少。
“今年3月份,天还挺冷的,每天都有1000多人游泳,往年根本没这么多人。”李女士表示,他们游泳场馆室温一般在28-30摄氏度之间,水温恒定在30摄氏度,所以一年四季都适合游泳。更重要的是,好多无锡人并不单纯因为天气热到游泳场馆避暑,现在出于锻炼目的人多了起来,所以节气影响也就没那么大了。
体重不减反增,秋膘不能贴
立秋日以晨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后,可知夏天自身的肥瘦。如果体重变轻了,那就是“苦夏”,好多人要贴秋膘来补回流失的营养。市民刘阿婆表示,以前夏天有“双抢”,在地里忙活,再加上天气炎热,一夏天要瘦掉一身肉。到了立秋之时,就要慢慢开始进补,大块的红烧肉、炖鸡、炖鸭都会摆上桌,为人体过冬储藏脂肪。现在的生活可没当年那么清苦了,没有繁重的劳力活,鸡、鸭、鱼、肉常可吃到,用不着贴秋膘了。
“一夏天整整长了5斤肉,去年的衣服都穿不上了”,市民吴女士表示,20年前上大学,宿舍连电风扇都没有,每年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3小时,再加胃口不好,就吃点凉皮之类度夏,一夏天都会瘦好多。现在则完全相反,晚上空调开得足,睡眠丝毫不少,再加上懒得烧饭,经常到饭店吃油腻的食物,体重蹭蹭直往上升。所以,她根本不再想贴秋膘,最近趁着天气凉快下来,正准备报个瑜伽之类的减肥班,同时还要动手做些清淡的食物。
立秋啥习俗?吃饺子抢秋膘晒干菜
今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这一天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天开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一叶知秋”的成语。
“立秋”对于农事的影响相当大。“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就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农作物就会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此外,一过立秋,晴多雨少,秋风送爽,最适宜晒干菜。
立秋当天,北方有“吃饺子、抓秋膘”的饮食习俗。立秋后气温由热转凉,食欲开始增加。秋季气候干燥,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滋润食物。
立秋日民间习俗“悬秤称人” 瘦了的话需“贴秋膘”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宋代诗人刘翰的这首绝句,描述的正是夏秋季节交替时的立秋之日场景。
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返回期间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预示着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在唐朝以前,立秋当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这在《礼祀·月令》、《后汉书·祭祀志》、《新唐书·礼乐志》等书中都有记载。
而在民间,立秋节这天的习俗是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过了一个夏天,人消瘦了还是长胖了。如果称出来的结果是瘦了,那自然要借着“贴秋膘”的名义大吃大喝了。
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这时刮的风不同于暑天的热风,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早晨会有雾气产生;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了。
尽管古谚说“立秋之日凉风至”,不过,并不是说秋天就已经到了。在气象学上,当连续5天日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入秋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别极大,入秋的日期也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通常在8月中旬入秋;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大多从9月中旬开始;9月底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中国人过年为何要迎接财神
民俗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说,自宋元以来,中国人的财神信仰已有数百年历史,不过,古今有所变化。这是为什么?
“迎财神”风俗从哪里来
过春节迎财神的风俗来自哪里?
田兆元教授说,中国财神信仰是在宋元以后兴起的一种民俗活动,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财神信仰一方面满足人们对财富的愿望,同时表达对财富追求规则的渴望。
“由于商品经济活动带来的人员流动,各地会出现地方会馆,以及各种行业会馆,在那里大都供奉财神。那里的财神往往是裁决商业事务的监督者,财神被视为公正的化身。违规商户往往要罚款为财神演戏一场,因为他违背了财富的规则。”田兆元说。因此,过去的财神大多不是本身赚钱的人物,而是关公这样的捧着《春秋》阅读的崇尚信义的形象,或是比干那样的公正、无私心的人物。
“财神信仰”成民俗
据有关调查,个体商户,尤其是饭店,不少会供奉财神。
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充满了对财富的追求的意愿,如拜年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恭喜发财”。“曾有一度,财神民俗横遭批评,这是没有道理的。而近年财神信仰大兴,不予疏导,也是不妥的。”田兆元说。
“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创业者、企业老板是财神民俗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乐观情绪,对我们走出经济低谷,有正面意义”。
田兆元说:“隆隆的鞭炮声,不就是民众经济发展的自我动员令吗?老百姓养老,抚育儿童读书,都是需要财富的。所以,对宏大的财神民俗的场面,应该可以理解为一种积极的民俗活动。”
财神“变脸”
有学者说:现在人们供奉的财神已“变脸”。
学者指出,财神形像本来是多元存在,过去是关公为主,崇尚信义。而比干财神也是“把元宝踩在脚下”,表示出人是财富的主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现在的财神多为赵公,抱着大元宝。
财神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之区分。当今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持元宝,是赵公元帅。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有姜子牙封神一节,封赵公明统管人世间一切金银财宝。其实,家喻户晓的、以忠义正直著称的关公,是中国人古代供奉的武财神之一。
文财神又称“财帛星君”,文官模样富贵相,白净面色,五绺长髯,头戴乌纱帽,身着大红袍,手执玉如意,脚蹬金元宝,前置聚宝盆,书“招财进宝”。文财神一说是商朝忠烈之臣比干,他不避生死,屡屡劝谏商纣王勿听妲己妖言,结果被纣王剖腹挖心。由于比干品节高尚,人们相信他手据财权不会肥私,愿意他当财神。
田兆元说,“当前的财神民俗由于没有过去那样的行会组织、会馆组织的管理,有些唯利是图的倾向,需要引导”。
专家认为,全社会应该积极正面地传达财神民俗的动机,建立救助财富基金,建立创业财富基金,甚至可以开展财神民俗与财富论坛,把财神民俗提高到新境界。
城市,习俗的葬礼
从前讲究一乡一俗,但在共冶一炉的大都市浪潮里面,俗不可耐,俗也不可复得。
风俗从具体的层面来讲,无非就是婚丧嫁娶和饮食起居的行为特点,古代由于交通条件的制约,以及文化交流的族群界限,不同的地域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宗教政治的影响便形成了千差万别的风俗习惯,对于中国这么大疆域的国家而言,风俗的多样性简直就是社会学者做研究的丰富宝藏。
但是工业文明的浪潮席卷世界之后,没有一寸土地可以在更为强势的文明前幸免,甚至于这成为了甄别进步与落后的标准,而工业时代的一大变迁就是城市化,随着科技进步全球化的的到来,城市化更进一步向着都市化迈进,年轻的有雄心壮志的人们纷纷离乡背井挤进大都市的舞台,在新的生活容器里,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现代的城市无疑是一座大熔炉,这里不像乡村一样通过血缘关系和习俗传统来划分族群,在高速的信息交换中完成沟通需要的新一代人必须学会彼此迁就,只有在、如此才能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无障碍交流,所谓的流行文化有时便是彼此间的最大共识,于是,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抹去自己身上太多“不合时宜”的东西,然后共同进入一种无差别的状态。
所以除了说话的口音,你可以很容易区分老北京老上海和老广州,却很难把三地的新人类甄别出来,在相互迁就和适应的过程中,大家都发现祖上的一些风俗习惯渐渐在自己身上消失,在这个风俗消亡的过程中,即使是资源优势明显的本地土著,也和千里之外的异乡人一样,都是弱势群体,于是,城市成了消弭我们差别的厂房,每一天的生活都有对过去的淡忘,慢慢构成了习俗的葬礼。
可能有功利的提问,这些民风旧俗有什么用?这除了构成我们的身份认同以外,也同时使得我们的生活不那么单调乏味。
闫涛
老风俗里的中国年
本报记者 刘 英
1月19日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过年的“滋味”从这一天开始。
上午9:30,济南趵突泉公园内已经排起几十米的长队,不到半小时,200多碗泉水熬制的腊八粥分发一空。品尝到腊八粥的游客吴先生说,景区送出了一份喜悦,仿佛在提醒大家:“年到了”。同一时间,芙蓉街关帝庙前也排起领粥的长队,两年前,“腊八施粥”的传统开始在这里“复活”。70岁的市民张大爷说,旧社会腊八施粥是富人给穷人的施舍,现在不存在那种情况了,倒是有点祈福来年安康幸福的意味。重现传统民俗文化,正成为各地发掘冬季旅游的新亮点。
率先挖掘民俗文化的景区受益匪浅。3年前,淄博周村古商城尝试性地组织“老外来周村过大年”活动,邀请住鲁留学生到周村体验中国年,参与写春联、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放焰火、撞吉祥钟、祈福、看夜景、赏花灯。连续3个春节,吸引了来自柬埔寨、加拿大、印度、美国等30多个国家的70多名留学生。身穿明清古装的留学生们,徜徉于古色古香的周村大街,见到吹吹打打的抬花轿、抛绣球、划旱船、骑毛驴、舞狮子等民俗活动,都忍不住亲身体验一把。如今,这一活动已经成为周村古商城春节保留节目,景区也越来越重视对春节年俗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再现传统民俗为景区添色,年味越做越足。据周村旅游局统计,今年春节前,已有300多人的台湾旅游团队预订到周村过大年,另外还有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游客以及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20xx多人到周村体验民俗过大年。
除了周村,沂蒙乡村过大年的气氛也赢得了市场口碑。沂南县旅游局局长黄树田介绍说,得益于贺年会对年节气氛的营造,沂南开始叫响“沂蒙乡村过大年”品牌。在竹泉村过大年,游客可以用富有沂蒙民居特色的农家小院装点喜庆佳节,体验一家人“围着火炉庆团圆”的乐趣,从腊八到小年、大年再到元宵节,还原乡村年俗中吃腊八粥、祭灶王、吃团圆饭、贴对子(春联)、放鞭炮、挂灯笼、请仙客、拜大年、祭财神、逛庙会等传统习俗,让游客在“家里”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大年。过大年之余,还可以在福寿广场上酣畅地扭秧歌、划旱船、敲锣鼓,体验纺纱织布、编竹筐、纳鞋底、击鼓射箭等传统民俗。从1月15日开始,沂南当地抢手房源已被外地游客和旅行社“拿下”。初一到初八,智圣汤泉普通客房预订率达到50%,温泉别墅预订超过20%,客源主要来自济南、青岛、济宁、徐州等地。
“民俗文化是民间的智慧,是社会的流动历史,而这种历史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历史,最容易打动游客。”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国忠说,除了滑雪和温泉,山东的冬天还有民俗。民俗与旅游相融合,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活化”载体。在旅游景区里,民俗文化不仅可以得到尽情展示,而且能够吸引游客的参与互动,让游客在玩乐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比生硬的教化更容易为大众接受。另外,很多传统景区容易在冬季陷入“无米下锅”的困境,皆因内涵不足。如果具备挖潜民俗文化的条件,不妨善用民俗节日、民俗礼仪、民俗饮食、民居民宅来开发旅游产品,弥补冬季短腿。
【立秋的风俗】相关文章:
立秋的风俗有哪些07-17
有关立秋的文化风俗07-25
关于古代立秋风俗07-06
立秋节气的风俗习惯07-25
立秋03-06
立秋09-06
立秋04-23
立秋的谚语07-10
立秋随想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