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中语文语法修辞作用与分类

时间:2023-02-13 14:59:46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语法修辞作用与分类

  到了高中修辞的手法就有很多了,对于常见的修辞我们都很了解了,哪门关于不常见的呢,大家快来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语法修辞作用与分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语文语法修辞作用与分类

  高中语文语法修辞作用与分类 1

  语法要研究把话说对,修辞却是要研究把话说好。怎样才能把话说得好些呢?那就是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时,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要能够把自己看见的,想到的,一点不走样地表达出来,使人家看后,对你的意思理解得正确,不会发生误解,要清楚明白,不拖泥带水,含糊不清,杂乱无章;而且进一步还要把话说得生动活泼、具体形象,能给人一种鲜明深刻的印象。

  要想使语言达到这些要求,要从遣词造句入手,选用最恰当的词语和最合适的句式来表达要发表的意思。譬如《孔乙己》这篇小说,当写到孔乙己付酒钱的时候,用了句“便排出九文大钱”。这个“排”字就用得再好不过了,可以说是一语破的。它逼真地画出了孔乙己在一个个排钱时,那种迁腐不堪的性格和在众人哄笑声中,故做镇静而实尴尬的神态。如果把“排”换成“掏”、“摸”、“拿”等,并非不对,却难产生那样准确形象的效果。

  再例如《故乡》中的这样一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碴尽力的'刺去,那碴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段话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和环境加以描绘,好象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神异的图画”,一个生气勃勃的农村少年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我们面前。读着这段文章,能给人留下多么生动形象的印象呢!

  高中语文语法修辞作用与分类 2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用某一事物或情景来比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类。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者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

  3、比拟

  有拟人和拟物两类。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拟物”用描写事物的词语来描写人。

  4、夸张

  为了更突出、更鲜明的突出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绘。

  “夸张”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某个特征,有意把话说得扩大或缩小,但它不是浮夸,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夸张”常常又是通过比喻表示出来。它用于表现形象,抒发情感,但不用于论证。

  5、对比

  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

  6、对偶

  就是“对子”。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词组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7、排比

  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词组接连说出来。

  8、反复

  反复是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反复可以连续,也可以间隔。

  9、反语

  反语通常叫做“说反话”,就是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的意思完全相反。

  10、引用

  引用是说话写文章时,引进革命领袖、著名人物或英雄、模范人物的话,引进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来说明道理;或在驳论中引进对方的论点加以批驳。引用原话时要用引号,概述大意时不必用引号。

  高中语文语法修辞作用与分类 3

  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作用示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作用: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形容: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举例: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 满招损,谦受益。

  4.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6.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7. 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8. 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9.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10.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高中语文语法修辞作用与分类 4

  1、比拟:有两种,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好处是,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如林逋《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2、比兴: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正文。好处是,比兴连用,能更好地收到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效果,也更显形象具体。如《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双徇情的故事。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的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有恨。

  3、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好处是,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形象,强化对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以生动的形象强化表情达意,从而深化诗歌的主题;总之,就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能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如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再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如贺知章的《咏柳》巧妙而形象地将春风喻为剪刀,表现得自然有活力。

  4、对比: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目的是突出其中一方。好处是,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使好的事物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以英雄美人的穷途末路和民生疾苦对比,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好处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6、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高中语文语法修辞作用与分类】相关文章:

《敬畏自然》修辞语法04-17

常见修辞作用精选04-17

《敬畏自然》语法修辞的使用04-17

《我的叔叔于勒》的语法修辞04-17

《信客》语法修辞分析04-17

修辞手法的作用09-22

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04-17

常见修辞作用介绍04-17

修辞手法的作用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