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代民俗中羊的影响
羊是人类最早开始狩猎和驯养的动物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从诞生时起就与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民俗中羊的影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代民俗中羊的影响
在中华民族品德和民风的养成上,“羊”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十二生肖中,“龙”和“虎”格外受宠,因为“龙虎精神”激励着无数的炎黄子孙;说到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的优点,则归功于“牛”的品质。而“羊”在中华民族品德和民风养成上的作用,往往被忽视或轻视,好多人都不知道,羊其实也是伟大的。
羊代表吉祥、善良、美好,古时“羊”与“祥”是相通的,“善”与“美”的本义也均与“羊”有关。西汉儒学家董仲舒曾对“羊”给予过充分肯定,他在《春秋繁露·执贽》说:“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谛,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与,故卿以为贽。”董仲舒将儒家文化的核心精华“仁”、“义”、“礼”赋予到羊的身上,称羊是“美”、“祥”之物。在明代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中,甚至将羊塑造成了懂得感恩的典范,那句“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至今仍广为流传。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以动物喻人,教导做子女的要懂得孝顺父母。
因为羊的品德这么高尚,古时高级官员用羔裘作朝服,以显示自己有羔羊般的纯洁品德。
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善良、义气、知礼、孝顺的美德和纯朴、厚道的民风,如果追溯求源,就在羊身上。过去有一种“送羊劝孝”的风俗,便是羊影响中国古人品行和民风的最直接反映。
“送羊劝孝”一般在每年阴历六七月间进行,外祖父、舅舅要给外孙、外甥送只羊。传说,当年有一个小孩不孝敬爹娘,放牧的舅舅便将外甥领到羊群边。外甥看到羔羊跪在母羊面前吃奶,一下子明白了舅舅的用意:羔羊尚知孝敬母亲,何况人呢?舅舅于是送给他一只羊羔,让他抱回家。此事传开后,“送羊劝孝”遂成一种社会风俗,提醒儿女对爹娘要孝顺。
因为羊有这么多优点,深受人们喜爱,古人讲究一点的见面活动便用羊当礼物,叫做“以羊为贽”。
“以羊为贽”是一种高档的见面礼,行政级别达到上大夫、公卿级别的人物才能使用,普通官员用“雁”,知识分子用“雉”(鸡),普通老百姓只能用布匹。《仪礼·士相见礼》上是这样说的:“上大夫相见以羔,饰之以布,四维之,结于面;左头,如麛执之。”
用羊送礼时,不是什么羊都可以的,要选用小羔羊;也不是牵着抱着就走的,还得将羊打扮成“礼品羊”,羊身上要用有纹饰的花布包裹,四条腿两两相系,绳子要在羊背交叉后,再回到羊的胸前打个结。在送给对方时,要捧着羊,羊头朝左,礼节与士相见一样。如此礼俗,古人称之为“执羔之礼”,这其实也是羊崇拜文化在生活中的一种反映。
拓展:中国古代“羊文化”
在六畜—马,牛、羊、鸡、犬、豕(猪)中,猪已经成为华夏最重要的牲畜。但凡逢年过节,鸡、猪肉几乎是必不可少的食品。这不免让人疑惑,在发展历程中,羊占据着绝对的地位,为何会被猪取而代之?那羊又是如何走向祭祀代表?这或许都值得我们探究一番。
洁身自好、善于人交
羊,能成为祭祀的代表,或正与羊的温顺有关。羊素爱干净,儒雅随和。和华夏先民相处的悠久岁月,羊保持着绝对的“高洁”。
羊喜居住在干燥、整洁之处,渴饮甘泉、饿吃青草,性情随和、喜爱干净。这点和多数牲畜不同,一般牲畜都是“醒了吃、吃了睡”,并且对污垢视而不见。两者相较,高低立判。神明高高在上,自然是见不得污垢满面的祭祀品,所以在祭祀的时候,素有高洁之称的羊,自然被排在首位。当然,这并非羊成为祭祀代表的先决条件。
神话传说、五羊衔谷
根据现有历史记载,羊和猪等牲畜一样,都是人类最早开始进行狩猎、驯养的动物之一。在现有的考古发现中,在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均发现了陶羊。
华夏图腾为“龙”,这是黄帝在整合了“九大氏族”之后,将各大部落的图腾收集在一处,最后演化出来的。但是“羊”图腾,却早于“龙”,而且这羊图腾最早出现在神农部落。在古代神话传说中,伏羲发明的八卦,也是受到“羊角柱”的启发。
神话传说,赋予了羊“神格”。那五羊衔谷,则给予了羊“人格”。华夏文明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原本过着狩猎、游牧的原始先祖过渡到了生产性的农牧业生产。若是没有这次改革,华夏文明的进化将进行无限期地搁置。因为原始先祖的生存方式,始终遗留着动物们的本能、生存方式,而农牧业生产却让这种方式发生改变,标志着人类进行了一次大的变革。
至于说羊被赋予“人格”,则是因为“五羊衔谷”的故事。农牧业生产进行到周朝时期,广州出现连年灾荒,人民苦不堪言,食不果腹。一天,南海的天空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并出现五位仙人,分别骑着不同毛色口衔稻穗的山羊。自此,广州再无灾荒,成为岭南最富庶的地方,这也是“五羊城”的来历。
羊的形象,在这一次得到又一次升华。原本具有“神格”的羊,这一次充满了人性化,这也是羊在祭祀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原因!
从旁辅证、据古论今
《无羊》中提及:周宣王时期,羊牧业十分发达。这点在《夏传》中也有所记载:
但凡被俘,皆作牧竖。
所谓牧竖,就是“养羊放牛”。到春秋战国,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周朝以《礼记》治国,其中提及:
大夫无故不杀羊、大夫不坐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难看出羊带来的影响。在《甲骨文字典》中,若是细究六畜为字根的汉字,羊居首位。之所以如此,只因为古人在羊身上投注了大量情感,并且将其转化为实质。在简化汉字之后,我们也能察觉到端倪。“善”字,与“膳”同音。在《说文解字》中:
膳,即吃羊。用膳,既是吃羊填饱肚子。
不止如此,羊也被定为“善良”的化身。“羊落虎口”、“亡羊补牢”等成语,羊都扮演着善良的角色。而在《诗经》中有言称: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 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 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在《宗伯》中注释:
羔取其群而不失其类。
可见,在古人眼中,羊是美好的化身,这与华夏人追求美好未来的核心思想相吻合。说完善,再来说美。评价一个人,无不从外表、性格评价,常言道“人美、心更美”。“美”一字,和善一样,和羊也脱不开干系。
将“美”拆解,可分为火和羊。所谓征服一个人,先要征服他的胃。人类最开始的审美观,就建立在味觉上。味蕾传出的美,那就是最美的。
美、善,均与羊相关。而中国汉字中的“祥”、“群”都和羊相关。从这个方面,也能看出为啥羊会成为祭祀的主要代表。性格、外表等,都是羊成为不可替代的原因。
【古代民俗中羊的影响】相关文章:
古代寓言故事:乐羊的“忠心”04-26
小令《中吕·山坡羊》11-10
中吕·山坡羊元曲原文07-11
古代成语故事:外强中干09-21
古代六艺中的御是指什么?11-15
羊羊摘苹果08-15
喜羊羊作文03-23
中吕·山坡羊·长安怀古元曲的原文及赏析09-28
关于古代名著中的爱情故事(精选7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