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代的服饰概括
唐代新疆笠帽
隋唐帏帽 唐代的帏帽、笠帽都妇女出行时,为了遮蔽面容,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这种帽子多用藤席或毡笠做成帽子骨架,糊裱缯帛,有的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然后用皂纱全幅缀于帽檐上,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或全身。此图为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彩戴笠帽的妇女(敦煌莫高窟壁画)。
宋代官吏便服
宋代官吏便服——宋代官吏的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便服等。便服主要是一种圆领宽袖或窄袖的衫袍,一般男子及官员都可穿着。隋唐时期的幞头,发展到宋代,已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会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头。幞头的形制,也和前代有明显的不同。从图像反映看,作官宦形象多用直脚,仆从、公差或身份低下的乐人,多用交脚或局(曲)脚。幞头还有软、硬之分。本图为戴软脚幞头、穿圆领袍衫的文吏(《春游晚归图》局部)。
宋代官吏便服——宋代官吏的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便服等。便服主要是一种圆领宽袖或窄袖的衫袍,一般男子及官员都可穿着。隋唐时期的幞头,发展到宋代,已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会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头。幞头的形制,也和前代有明显的不同。从图像反映看,作官宦形象多用直脚,仆从、公差或身份低下的乐人,多用交脚或局(曲)脚。幞头还有软、硬之分。戴软脚幞头、穿圆领袍衫的文吏(赵佶的《听琴图》局部)。
清乾隆皇后朝褂
清代后妃服饰——清代乾隆皇后朝褂,样式为对襟、圆领、无袖、开气,通身绣金立龙纹,但纹样有几种不同样式,本图朝褂纹样为自上而下分四层以金锦沿边分隔,上层两肩前后各绣立龙一条,2层、3层、4层前后各绣立龙10条、12条、16条,总计78条,上层有珊瑚扣5粒。朝褂领后均垂有明黄色绦,绦上缀有珠宝。朝褂穿在朝袍外面。此图为清乾隆皇后朝褂。
楚国贵妇服饰
楚国贵妇的直裾单衣 绣罗单衣及刺绣纹样(湖北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出土实物)。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期服饰实物,有绢、罗、锦、纱、绦等各种衣着十余件,为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实物。从实物来看,锦袍和禅衣样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后身及两袖各为一片,每片宽度与衣料本身的幅度大体相等。右衽、交领、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摆等部位均平直。领、袖、襟、裾均有一道缘边,袖端缘边较为奇特,通常用两种颜色的彩条纹锦镶沿。
魏晋士大夫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服饰 戴巾子、穿宽衫的士人(孙位《高逸图》局部)。《高逸图》是我国古代人物画中的杰出作品,它虽然出自唐代画家孙位之手,但具有浓郁的魏晋风韵。画面绘四个士人,盘腿列坐于花毯之上,或戴小冠,或裹巾子,通穿宽博衫子。每人身旁各立一侍者,也穿宽袖衣衫。从画面的构图和人物的安排来看,都与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印壁画相同,人物的服装和形态以及生活器具等都是典型的魏晋南北朝形制。550)this.width=550' title="魏晋士大夫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大夫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有两种形式:一为汉族服式,承袭秦汉遗制;一为少数民族服饰,袭北方习俗。汉族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照汉代习俗,凡称为袍的,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口。而衫子却不需施祛,袖口宽敞。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约束,魏晋服装日趋宽博,成为风俗,并一直影响到南北朝服饰,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从传世绘画作品及出土的人物图像中,都可以看出这种情况。除衫子以外,男子服装还有袍襦,下裳多穿裤裙。本图为梳丫髻或裹巾子、穿翻领袍服的士人(《北齐校书图》局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大夫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有两种形式:一为汉族服式,承袭秦汉遗制;一为少数民族服饰,袭北方习俗。汉族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照汉代习俗,凡称为袍的,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口。而衫子却不需施祛,袖口宽敞。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约束,魏晋服装日趋宽博,成为风俗,并一直影响到南北朝服饰,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从传世绘画作品及出土的人物图像中,都可以看出这种情况。除衫子以外,男子服装还有袍襦,下裳多穿裤裙。此图为裹巾、披衫子的士人(《北齐校书图》局部)
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复原图
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复原图。(胡服袍参照洛阳金村出土战国银人像;冠根据文字记载,参照汉代出土实物设计;靴根据蒙古诺音乌拉匈奴墓出土实物复原。) 战国末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变服事件。当时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地处北方,与林胡、楼烦等少数民族接壤。远在商代武丁时期,东北方的严允、鬼方和林胡开始崛起,他们生活在崇山峻岭和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带,常年从事放牧、狩猎,娴于骑射。这些民族经常南侵,抢掠财物,俘虏人口,不断给边境的居民和国家的安全带来苦难和威胁。对这些民族的征讨一直持续不断,但都因为使用战车作战而不能获得全胜。要征服这些民族,只有改变作战方法变车战为骑战,发展骑兵部队。但骑兵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一是当时没有马鞍具,骑马就有一定难度,而在马上作战射箭,难度就更高。
二是还没有合适的服装。传统的深衣戎服不便骑马但一下子改变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上衣下裳和深衣,,也并不容易,于是变服成了一件有关增强国力的大事。赵武灵王几经周折,在取得部分统治集团上层人物的支持后自己带头以国君的身份穿起了紧身窄袖、长裤皮靴的胡服。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赵武灵王是最先采用这种服装的人,他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短衣齐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
【古代的服饰概括】相关文章:
古代服饰都有哪些称呼09-21
中国古代服饰的代称11-15
古代的出身职业决定个人服饰05-11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蕴涵的传统文化理念08-19
概括的近义词是什么07-11
父亲的玳瑁内容概括01-15
城南旧事内容概括01-15
《蒲柳人家》内容概括 01-17
民族服饰06-26
完璧归赵的概括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