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代婚俗文化--听房

时间:2022-08-01 13:11:37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代婚俗文化--听房

  闹新房和听房都是祖国的婚俗文化传统,各地大同小异。闹新房没有什么,闹闹而已,那为什么古人又会有听房的传统呢?

  关于听房的故事

  古代有一个老爷,看上自家的丫鬟,并娶进做二房。新婚夜那天,一对新人送入洞房。按理说应该是春宵一刻值千金,可是,他们却被无辜的“听房”了,所谓听房就是有人悄悄的躲在洞房外听他们行“夫妻之礼”。

  古代新婚之夜

  我们都明白,夫妻之礼乃是夫妻之间的隐私,不允许任何人偷窥。可是,为何会被人听房呢?难道这也是规矩?在(婚礼风俗)的记载中有这样的一段故事情节。夫妻二人送入洞房后,忽感有人在外。夫站起来追问是谁?

  原来是自己的随从,问其何干?其称听房。为何听房?听到何音何事?其称尚未听见。夫又问听到何音?其随从称许帽猫叫。其意思正是听房之后的事,假如被人发现,只能说是猫音,不可透露主人的房事。

  新婚无人听房易无后

  其实,这段故事情节尽管很夸张,但也不为过。古代夫妻在成亲前也许互相都不认识,结婚后,也只是为了完成夫妻之礼,将来也好传宗接代。听房指的是那些偷听洞房中动静之人,他们会在洞房外悄悄偷听。当然,洞房内的夫妻是知道有人偷听自己的房事。

  然而,因为规矩并未宣扬。毕竟这也并非外事,而是自己的私事,不可乱说也不可多说。在古代听房的事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各地方或者各朝代的风俗习惯不同,再加之有些年轻夫妻会感到尴尬,不愿被偷听。但根据古代习俗和观点,新婚之夜若无人听房,会碍于后。

  婚礼

  婚礼,婚之典礼也。乃礼之大礼,古人云:人伦之礼,先讲男女有别,然后才能夫妇有义,在夫妇有义的关系上确立父子有亲,直至升华到君臣有礼。故此,婚礼乃人伦之礼。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集大成于礼乐开国的西周,发扬于君子礼仪风范的春秋战国时期,稳定于华夏诸侯,最终形成汉民族统一的秦汉时期。我们现在所说的婚礼文化,一般指秉承于周代的一套完整的“六礼”“三书”制婚礼模式。

  六礼者: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亲,合八字,开话,订婚,剪年月,接新娘。在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名,媒约之言”,因此婚礼前的一切礼节,几乎都由家长包办。而“三书”指的是聘书(订亲之书),礼书(礼物清单),迎书(迎娶新娘之书)。分别在纳采,纳征,亲迎时由男方派人送至女方家。

  在先秦,人们的婚礼通常在黄昏举行,故婚礼也称为“昏礼”。那时的婚礼没有贺礼宾客,婚姻注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婚服也不是大红大紫,而是庄重典雅的玄黑色。据《仪礼士婚礼》记载,迎亲那天黄昏,新郎穿上礼服,带领墨车(新郎车),彩车(新娘车),从车(随从车队)等亲自到新娘家迎亲。到达新娘家经过一番揖礼、拜别后接走新娘。新娘到达夫家后即送入新房。婚席就设在新房,只供新娘和新郎简单享用。整个仪式宁静安详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火以思念远去的女儿,婆家也三日不喧闹以安慰思念双亲的新妇。

  自秦汉以后婚礼出现了贺礼宾客,整个亲迎仪式变得热闹喜庆起来,迎亲的花轿代替了马车,一路上开道的,执事的,掌灯的,吹鼓的,奏乐的,吹吹打打,热闹非凡,路人争相观看。在拜天地父母之后还出现了撒帐、结发、听房等增加喜庆气氛的婚礼仪式。新娘的礼服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迁:先秦时的玄黑色,盛唐时的红绿色,到宋代时出现了饰有龙凤的凤冠霞帔,并伴有丝穗,盖头以遮面。又因为华夏文明是一个多民族共同蕴育的文明,因此婚礼习俗也是一个的融合了各民族的礼俗:拜堂始于宋代而兴于元代,闹房始于契丹而兴于明清,过火盆、跨马鞍则是满清的婚俗,喜称挑盖头却盛行于近代。唯有合卺酒(交杯酒)从周代至现代都在婚礼仪式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代表着夫妻从此同甘共苦,永结百年,堪称中华民族婚礼仪式之精髓。

  【拓展】

  传统婚俗拜堂致辞

  拜堂是婚礼的高潮阶段。 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傧相就要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 当花轿停在堂屋门前,男方请的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即已开始。香案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朋戚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 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开始赞礼。 新郎新娘按引赞和通赞的赞礼开始拜堂。 拜堂仪式程序如下: 引赞:新郎莅位(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 奏乐鸣炮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俯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

  然后,是传统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拜堂仪式到此结束。

  中国传统婚俗礼仪

  三书

  聘书:即订亲之书,男女双方缔造。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即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徵信(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 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六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里缔造婚姻关系的六个步骤,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纳采

  「纳采」为六礼之首,男方属意女方时,男家向女家求婚,延请媒人做媒,女家同意後,再收纳男家送来的订婚礼物,谓之纳采,今称「提亲」。古时纳采礼物用「雁」,这有四个基本含义;一是取阴阳往来,妇人从夫之义。二是不失时、不失节。三是嫁娶长幼有序,不相夸越。四是用雁在当时还有比喻其从一而终、不在醮之义,这是为了强化社会需求,或时刻提醒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观念。在今时今日,男家是用生面,肉包盒担到女家,女家则需回以纱巾、糖、荖、绸巾、花肚等物。

  问名

  「问名」即男方探问女子的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问名的目的有二:防止同姓近亲婚姻;利用问名得来的生辰年月日,占卜当事人的婚姻是否适宜。

  纳吉

  「纳吉」即问名,若卜得吉兆,男女双方八字相夹,没有相冲,男方使遣媒婆致赠薄礼到女家,告知女家议婚可以继续进行,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过文定」为「过大礼」之前奏,通常在婚礼前一个月举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备三牲酒礼至女家,正式奉上聘书。

  纳徵

  「纳徵」即正式送聘礼,男方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到女家,谓之纳徵,今称「过大礼」。

  在对偶婚制时期,聘礼的性质是新郎以赠物表示对女方的好意或尊敬,以此证实自己有维持妻子的能力。另外,聘礼表现出男子能担任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标志,这反映出私有制社会里以及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财富和权力在女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而这种以表达男子维系家庭能力的风俗到现时的阶级社会并没有骤然消失。

  男订过礼

  礼金 价钱丰俭由人

  礼饼 一担(一百斤)

  海味分四式,六式,或八式,款式与数量视经济情况而定。通常每款分做两包,不论多少斤。发菜是不可缺少,其他的有: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鱿鱼、海参、鱼翅及鱼肚等等。

  三牲 鸡两对(两雄两雌,如父母不全,则一对已足),猪肉三至五斤起双飞(即一片相连开二)。

  鱼 大鱼或鲮鱼,取其腥(声)气。

  椰子 两对(如父母不全,则一对已足),取其有椰有子。

  酒 洋酒或米酒共四支。

  四京果 龙眼乾、品枝乾、合桃乾即连壳花生。

  生果 取生生猛猛之意。

  茶叶、芝麻因种植茶叶必须用种子,故常以茶叶为礼物,即祝愿种植不移之子,亦暗喻好一经缔结婚约,便要守信不渝,绝无反悔,亦即所谓「油麻茶礼」。

  帖盒(礼金盒) 内有莲子、百合、青缕、扁柏、槟椰两对、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乾、龙眼乾,还有红豆绳、利是、聘金、饰金、以及龙凤烛一双及对联一幅。

  备注:所有礼金、礼饼及礼品均需双数,取好是成双之意。

  女家回礼

  女方回礼,必须具备茶叶及生果,其他还有莲藕、芋头、石榴、各一对;贺维巾;长裤(长命富贵);皮带、银包(内置利是)及鞋一双(意同偕到老);扁柏、姜;回聘金、茶煎堆、松糕大发、槟椰受一个,余数全回给男家(指一郎到尾)。

  备注:切不可送手帕,泛指分手之意。

  「请期」即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确定了娶亲吉日後,即派人告知女家,徵求女家的意见,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为六礼最後一道程序,即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

  「亲迎」意义有二:男子亲自去女家迎接亲娘,表现对女子的尊重;表现出男子要求从夫居的强烈愿望。

  古时,人们对亲迎十分重视,若不通过亲迎之礼而成亲,则被认为不合礼制,会受到世人讥讽。在当时,亲迎被看成夫妻关系是否完全确立的依据。凡未亲迎而夫死,女可以改嫁。然而一但举行了亲迎後而夫死,按礼俗规定,新娘就只能认命而从一而终了。

【古代婚俗文化--听房】相关文章:

古代文化的窗口07-03

古代酒器文化10-14

古代时间的文化常识09-04

常见古代文化常识08-01

古代关于春天的文化意义03-24

关于古代的文化常识介绍03-22

经典古代文化常识(精选55句)01-14

古代有趣的文化常识大全08-26

古代称谓文化常识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