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不同朝代的服饰

时间:2021-04-14 13:19:43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不同朝代的服饰

        宋代妇女服饰

        宋代妇女襦裙的样式与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唯衣襟不拘规则,可用右衽,也可用左衽,可能是受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而影响美观,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

  明代皇后冠饰

  明代皇后服饰 凤冠是一种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缀点翠凤凰,并挂有珠宝流苏的礼冠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成为太后、皇太后、皇后的规定服饰。明代凤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后妃所戴,冠上除缀有凤凰外,还有龙等装饰。另一种是普通命妇所戴的彩冠,上面不缀龙凤,仅缀珠翟、花钗,但习惯上也称为凤冠。

  辽金元男子服饰

  辽金元 元、金虽然同属辫发种族,但辫发的样式并不一样。孟珙《蒙鞑备录》述蒙古族男子发式:“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腮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旁者总小角垂于肩上。”郑所南《心史》记载尤详,其曰:鞑主剃三搭辫发。“三搭者”,环剃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析两旁发,挽两髻,悬加左右肩袄上,曰‘不狼儿’,言左右垂髻碍于四视,不能狼顾。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综合各种记载,并参照形象资料,基本上可以了解这种发式的编制方法:先在头顶正中交叉剃开两道直线,然后将脑后一部分头发全部剃去,正面一束或者剃去,或者加工修剪成各种形状,任其自然覆盖于额间,再将左右两侧头发编成辫子,结环下垂至肩。元代男子的巾帽,公服装多戴幞头,幞头的形制,大致与宋戴长脚幞头相同,皂隶之间,也有戴朝天幞头者。士庶所戴幞头,一般多如唐巾,脑后垂二弯头长脚,呈“八”字之式。平民百姓多喜扎巾,巾的方法,也有许多不同。另外,蒙古族男子,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圆两种样式,顶中装饰有珠宝。也有戴大笠帽的。本图为戴瓦楞帽、剃“三搭头”的元代男子。

  明代官吏常服

  明代官吏常服 本图为一品官补服图及乌纱帽。戴乌纱帽、幞头,身穿盘领窄袖大袍。“盘领”即一种加有圆形沿口的高领。这种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只是颜色有所区别。平民百姓所穿的盘领衣必须避开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颜色,其他如蓝色、赭色等无限制,俗称“杂色盘领衣”。明朝建国二十五年以后,朝廷对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规定,凡文武官员,不论级别,都必须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以示区别。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装束。

      清代太平天国服饰

      太平天国是中国唯一具备服饰制度的农民政权。在服饰上,既继承了传统遗制,又有所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衣冠服饰制度。太平天国将领的冠帽有角帽、风帽、凉帽及帽额等制。角帽即为朝帽上饰龙凤图纹。朝服分长袍和马褂两种袍为圆领宽袖,上绣有纹样,并以纹样来区分职位。马褂有红、黄两种颜色,并以颜色来区分职位。

  魏晋杂裾垂髾服

  魏晋南北朝杂裾垂髾服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比较典型的,是在服装上饰以“纤髾”。所谓“纤”,是指一种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所谓“髾”,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

【不同朝代的服饰】相关文章:

各朝代服饰介绍07-02

裋褐是哪个朝代服饰01-17

最晚的朝代是哪个朝代01-17

朱庆余是哪个朝代朝代06-22

梦回的朝代09-26

梦回的朝代09-26

服饰怎么造句05-19

古代的服饰概括04-15

民族服饰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