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点茶法是哪个朝代

时间:2024-07-01 14:16:41 林惜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点茶法是哪个朝代

  点茶是唐、宋代的一种煮茶方法。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不会晚于五代。点茶是古代沏茶方法之一。下面是关于点茶法是哪个朝代的内容,欢迎阅读!

  点茶法是哪个朝代

  点茶法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这时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为了使茶末与水交融成一体,于是就发明了一种用细竹制作的工具,称为“茶筅”。

  点茶法要怎么做

  点茶法的具体方法是将采摘回来的茶叶碾成细末,置于茶盏中,用沸水进行点冲。所谓点冲,就是先在茶盏中注入少量的沸水调膏,接下来根据茶盏中的茶末量来决定注入的水量,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笼在茶盏中击拂。茶道大师陶谷在其著作《荈茗录》的“生成盏”条中有“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的记载,其“茶百戏”条中也有“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的记载。陶谷将点茶注汤的过程中茶末的变幻比喻成一幅水墨丹青画,称之为茶白戏、水丹青,宋人又称之为“分茶”。《荈茗录》是陶谷《清异录》中“荈茗部”的一部分,当中所记载的大都是五代十国以及宋朝初年的茶事。分茶是在点茶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可以推断点茶法的起始时间当应不会晚于五代。

  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元明因袭,约亡于明朝后期。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可以了解到,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爝盏、点茶(包括词膏和击拂)。 点茶法在宋朝时十分流行,宋代的文人墨客在其诗词中有很多关于点茶法的描写。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一诗中:“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试院煎茶》诗中也有“蟹跟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的吟咏;苏轼的弟弟苏辙在其《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一诗中有“磨转春雷飞白雪,瓯倾锡水散凝酥”的描写;南宋诗人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中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北宋释惠洪《无学点茶乞茶》诗有“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变。盏深扣之肴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之句。北宋黄庭坚的词作《满庭芳》有“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银瓶蟹眼,惊鹭涛翻”之语。众多的文人都对点茶法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可以看出点茶法在宋朝时的广泛影响。

  点茶法虽然自宋以后逐渐衰退,但一直到明朝前中期时,仍然存在。宁王朱权在其所著《茶谱》的序中有云:“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飘汲清泉注于瓶而饮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候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人于巨瓯。候汤出相宜,以茶筅捧令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于碾瓯”。由此可见,朱权“崇新改易,自成一家”的烹茶方法仍然沿用的是宋人的点茶法。

  点花茶法

  明代朱权等人创造出了点花茶法,人们把数枚梅花、桂花和茉莉花等花的蓓蕾直接和末茶一起放在碗中,热茶中的水气能让茶汤催花绽放,既能观赏花开的美景,又能嗅到花香和荣香。

  点花茶的方法是首先要准备简约的茶器。然后是煎水,最好选用山泉水来煎一煎水以”三沸水‘最为适用。接着是备茶,准备上好的茉莉花茶和“本茶”各~听,并准备纳茶纸和茶匙。接着是投茶,分别把本茶和花茶投入茶瓯、点香杯中。接下来要洗茶,因为“点花荼”法所用的本茶都是较陈的茶叶,所以要先进行洗茶。也要洗一遍花茶,但过汤要快。紧接着是点花茶,用沸水直接冲入点香杯后,约10秒就可以出汤,茶汤经过过滤后倒人公道杯中,待用。随后就是烹茶,把公道杯中的茶汤直接冲八茶瓯中就行,约半分钟之后就可以开汤。

  点茶法工艺

  使用地炉点茶时,这三炭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具体做法是:首先清理好地炉内部并撒好湿灰后,将三根圆形短炭作为底火放进炉底。

  一应准备工作结束后,将客人迎进茶室。在开始第一次添炭时,底火炭身周围刚好披上一层薄薄的灰时添炭最佳,若底火火势太弱,连地炉本身都未能烘暖,这会显得主人太冷淡,缺乏对客人的体贴之心。

  反之,若底火火势太强,第一次添炭时,底火炭都要燃尽了,这不但缺乏情趣,亦不利于恰到好处地调节水温。所以,底火的准备工作比添炭的做法要难。

  历史沿革

  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

  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做法

  为了给客人献上一碗美味可口的茶,水温的调节非常重要。为此,在点茶过程中,如何调整炭火也就变得很重要,调炭时,有“三炭”之说,即底火,初炭(第一次添炭)、后炭(第二次亦即最后一次添炭)。

  后世演化

  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由汉魏的粥茶和唐宋的点茶衍变而成,是客家先民在迁徙、生产、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南迁之后的客家先祖,大部分被迫迁入荒无人烟、自然条件差的山区。由于茶是“万物之药”,能够增强对疾病的抗性,赣南客家人便在擂茶中加入生姜、糯米、陈皮等佐料,以抵抗闷湿气候所带来的疾病,“解诸药毒虫蛇及诸蛊毒,右以大粉草寸,以芝油,透愈久为妙。”正是因为有这些解毒、解暑等作用,所以人们保留并发展了药食同源的“擂茶”。

  客家擂茶将茶叶与其他配料放在一起擂磨混合,这是西晋以前吃茶阶段延续至今的真实写照;客家擂茶在制作过程中将茶叶磨细再加水混合的过程与唐代煮茶、宋代点茶有着相似之处。可以说,客家擂茶是至今保存的最具原始形态的饮茶方式,因此也被称为中国茶文化中的“活化石”。

【点茶法是哪个朝代】相关文章: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08-03

刘备是哪个朝代06-25

炎帝是哪个朝代的06-14

孟姜女是哪个朝代的06-15

霍元甲是哪个朝代04-10

唐僧是哪个朝代的09-25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06-16

成吉思汗是哪个朝代的07-20

商鞅是哪个朝代08-28

骆宾王是哪个朝代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