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济公是哪个朝代的
济公是哪个朝代的呢?人间活佛济公——古往今来,名人如恒河沙数;然而能为东西方世界雅俗共赏者,首先要推中国的活佛济公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一)济公是哪个朝代的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又称月引流光。
(二)济公简介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济公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济公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浙江台州人,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圆寂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原名李修缘,法名道济,别称月引流光。因平生才华横溢,乐善好施,深知民间疾苦惩处为富不仁之人,深受百姓爱戴尊为济公。
济公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灵隐寺,在他一生的行径中,被民间渲染的离奇古怪。事实上,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师父就是著名的瞎堂慧远禅师。济公佛学造诣颇高,但其一生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常衣衫不整,寝食不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解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颂。又叫济颠和尚。济公活佛破帽破扇破鞋,貌似疯癫,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但确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他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好打不平,救人之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广为传诵。
(三)济公圣训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
不礼爹娘礼世尊——敬什么,赌博之人无下梢——耍什么;
兄弟姐妹皆同气——争什么,治家勤俭胜求人——奢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忧什么,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
岂可人无得运时——急什么,世事如同棋一局——算什么;
人世难逢开口笑——苦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
补破遮寒暖即休——摆什么,虚言折尽平生福——谎什么;
食过三寸成何物——馋什么,是非到底见分明——辩什么;
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谁能保得常无事——诮什么;
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穴在人心不在山——谋什么;
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欺人是祸饶人福——卜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寿自护生爱物增——杀什么;
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
济公的传说故事
讨酒
自从净慈寺被火烧光,寺里两三百个和尚没处落脚,一个个像无头苍蝇,乱碰乱撞;当家老方丈更伤心,急得成天长吁短叹,捶胸顿足;只有济颠,却像没事人似的,仍旧拖着破蒲鞋,摇着扇儿,跑前跑后,嘻嘻哈哈。
这天,当家老方丈对济颠说:“济颠,寺院烧成这个样子,你一点也不难过么?”济颠说:“烧都烧光了,难过有啥用场?再盖座新的好啦。”老方丈说:“唉,盖座寺院谈何容易,要多少木头!一时到什么地方去募化呀?”济颠听了,哈哈大笑,说道:“师父,这你不用愁了,一切都包在我身上。”
老方丈听了,心里想:莫看济颠平时疯疯癫癫,到紧要关头,他却聪慧过人。前番怪我没有弄懂他的意思,烧了净慈寺。这次说不定他能募化到这许多木头哩。于是点点头,说道:“济颠,建这大寺的木头,你就去化个善缘吧!”
济颠听了,笑道:“这我一定从命,只是我饿了!师父请请我才对呀。”老方丈叹口气道:“只要你能化到木头,吃什么我都替你办到。”济颠听了,赶忙说:“说了算数。你就给我一坛老酒,两只狗腿好了。”
当下,老方丈差人买来一坛老酒,两只狗腿送给济颠。济颠笑得眼睛眯成一丝缝,一手捧酒,一手拿肉,大喝大嚼了起来。等到狗肉吃光,酒坛底朝天,已是醉醺醺的了,就对老方丈说:“师父,我去化木头啦,三天内,我把木头都化来,你等着吧。我去啦!”说完,便一个斤斗翻进酒坛里--不见了。
化缘
济颠这一斤斗,一下就翻到四川。他来到一家大乡绅门口,一股劲地敲木鱼儿。那乡绅听见门外木鱼响个不停,就出来问道:“和尚,你从哪里来的呀?”济颠回答说:“我从杭州西湖净慈寺来的。”
那乡绅听了点点头道:“好远的路呀。你到我门口来敲木鱼做啥?”济颠说:“因为我们寺院被天火烧了,知道你是个大财主,山上有的是森林大木,特地赶来向你募化一些木头去盖寺院。”
那乡绅问道:“你要多少木头呢?”济颠听了,敲着木鱼念道:“少不成,多不要,不多也不少,喏喏喏,袈裟盖,袈裟包,盖住包住就够了,就够了!”
那乡绅一看济颠那件破得像丝瓜筋一般的袈裟,心里不禁暗暗好笑:哦,原来是个疯和尚呀!这件袈裟连枝树桠儿也包不了,我乐得做个善人吧。便满口应承下来。
济颠道声谢,忙从身上脱下袈裟,朝一座山头抛去。只见那袈裟随风长,随风大,一下子把整个山头都罩住了。那乡绅惊得目瞪口呆,做梦也没想到这疯和尚竟有这样大的法力呀!不过自己已经有话在前,不好翻悔了。
运木
济颠在山上挑选了一百株大树,砍了下来,顺着长江水放到东海,再漂进钱塘江。江上把关卡的见了,拦住木筏要抽税。
济颠说:“这钱塘江又不是你家的,凭什么要抽我税?”把关卡的就说:“和尚呀,山是皇上的山,水是皇上的水,随便什么货物经过水面上都规定要抽税。”
济颠听了,笑嘻嘻地问:“哦,原来如此!从水面上过要抽税,那么从水底下过要不要抽税呢?”把关卡的听到这疯话也乐了,就哈哈大笑道:“和尚,木头只会浮不能沉,你若有本事叫木头沉到水底去,我就不抽你的税!”
话音才落,只见济颠双脚在木筏上用力一顿,“忽”的一下子,就连人带木筏一齐沉到江底去啦。把那个把关卡的吓得连滚带爬,喊爷叫娘地逃走了。
醒心井
净慈寺里的和尚,等了一天不见济颠回来,再等一天还不见济颠回来,一直等到第三天晌午,当家老方丈有点发急啦。猛不防济颠从外面奔了进来,大叫大嚷道:“木头到啦!木头到啦!”
老方丈慌忙出来,朝南屏大路上看看 ,什么也没有,还愣着哩!只见济颠一把拉住他的手,大声叫道“师父师父,快跟我来!快跟我来!”
他们三脚两步奔到伙房前面那口“醒心井”的旁边。老方丈朝井内一看,嗨!果然有根又粗又大的木头,在水面上一冒一冒的,高兴极啦,忙叫一些和尚在井上搭架子,安上辘轳吊木头。
这一来,轰动了所有和尚,大家一齐动手,没一刻,搭好吊木架子。他们吊呀,吊呀,吊起一根又一根,吊起一根又一根,整整吊了两天,一直吊到第九十九根大木头时,不知是哪一个木匠说了声:“够啦!”被他这么一说,井里的那根木头就搁住啦,再也吊不动。这么一来,在造净慈寺时,大家量来算去,就少这么一根正梁。
后来净慈寺的正梁,是济颠用刨花和木屑捏成的,有点儿凹凹凸凸,跟别的寺院正梁很不相同。
“醒心井”因为曾经是运过木头,后来人们便叫它为“运木古井”。那根吊不上来的木头,许多年来,还搁在井里面哩。
【济公是哪个朝代的】相关文章:
最晚的朝代是哪个朝代01-17
安禄山是哪个朝代的03-03
扁鹊是哪个朝代的01-15
项羽是哪个朝代的03-10
王羲之是哪个朝代11-29
罗贯中是哪个朝代12-09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09-16
吴敬梓是哪个朝代的01-17
华佗是哪个朝代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