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
唐伯虎是明朝人,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1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
明代
唐伯虎的主要成就:
绘画
唐寅作画很少注明年份,且画风变化不很有规律,很难推测作画时间,也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单就题材来看,唐寅的画作主要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写意画等。
唐寅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一方面在于打破门户之见,对南北画派、南宋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兼收并蓄,主要学习了南宋李唐、刘松年的院体画派,兼学宋人笔法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风格。同时参合马远、夏圭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并广泛地涉猎北宋李成、范宽、郭熙和元代的黄公望、王蒙诸大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另一方面,对自然山川有着亲身的体察和真实感受。代表作品有《落霞孤鹜图》、《春山伴侣图》、《虚阁晚凉图》、《杏花茅屋图》等。
唐寅人物画具有高超的写实功力,形象准确而神韵独具,《明画录》评他的人物画“在钱舜举下,杜柽(杜堇)居士上”。其仕女画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线条劲细,敷色妍丽,气象高华,出自南宋院体画,如《王蜀宫妓图》。工笔重彩,以“三白法”染仕女面部,突出宫女的浓施艳抹。衣纹用细劲流畅的铁线描,服饰施以浓艳的色彩,显得绮罗绚烂。把宫妓们竞相装扮,斗绿争绯的情态刻画得生动入微,为唐寅仕女画的优秀之作。另一种是脱胎自南宋院体,笔墨流动爽利.转笔方劲,线条抑扬起伏,由工丽变为简逸。代表作品有《秋风纨扇图》以及《李端端图》等,把宋代李公麟行云流水描和颜辉折芦描参合使用,画面富有韵律感。
唐寅水墨写意花鸟,墨韵明净、格调秀逸洒脱而富于真实感。代表作为《枯槎鸲鹆图》,构图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向上弯曲伸展,枯笔浓墨,苍老挺拔。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秃笔点叶,一两条细藤,数笔野竹。右上角题诗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 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雨竹图》,画面以二组浓叶为主枝,后出淡叶,再出叶数笔以相呼应,叶均向下急趋,一派雨打竹叶之势。 另有《墨梅图》、《风竹图》、《临水芙蓉图》、《杏花图》等。
唐寅的绘画作品融宋代院体技巧与元人笔墨韵味为一体,呈现出劲峭而又不失秀雅的品貌风骨。构图简约清朗,画面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用笔清隽,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寓有刚柔相济之美。墨色淋漓多变,和泽有神;意境平淡朗逸,清雅幽丽,超凡脱俗。
书法
唐寅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代表作《落花诗册》。
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评议:“伯虎书入吴兴堂庙,差薄弱耳。”依据文献记载和存世作品,他曾泛学赵孟頫、李邕、颜真卿、米芾各家,并在不同时期呈不同侧重,从而形成不断变化的阶段面貌。大体上说,其书风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三十岁以前,他居住家乡苏州,与同年龄的文征明交善,甚受文氏影响,故两人书画均很接近,唐寅二十余岁所绘《黄茅渚小景图卷》(上海博物馆藏),湖石、平坡、树丛均极似文氏细笔;书法亦俱从赵孟頫入手,均结体端丽,用笔秀润,唐寅的《高人深隐图》上款字,就极似文征明。
第二时期是三十岁至三十六岁,唐寅科场被黜,妻子离异,无奈藉诗文、书画谋生,其时书法上追唐人,力求规范,尤宗尚颜真卿的楷书,用笔凝重,圆硕多肉,结体偏于长方,雄强茂密,点画横细竖粗,并吸纳隶法,横笔收尾似“蚕头”,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极富力度,如唐寅作于弘治乙丑(1505年)三十六岁时的《落花诗册》。
第三时期是三十七岁至四十五岁,唐寅正值壮年,居住在桃花庵,专心从事诗文书画,创作达到顶峰。其时书法重又归返赵孟頫,并上追唐代李邕,遂形成了自身的成熟风貌,以结体俊美婉媚、用笔娟秀流转的赵体为根基,并融入了李邕斜长的字姿、有力的笔法和生动的布势,于秀润中见遒劲,端美中见灵动。这类风格作品甚多,作于正德元年(1506年)三十七岁的《七言律诗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三十余岁的《山路松声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款题和《行书三绝卷》(丁念先藏)等作品,均呈赵孟頫与李邕相融合的面貌。
第四时期是四十六岁至五十四岁去世,已属唐寅晚年。自江西宁王处装疯逃回,进一步看透世事,书法亦变为率意,并吸取了米芾求意取势的书风,用笔迅捷而劲健,沉着痛快,八面出锋,率真自如,追求力量、速度和韵味;同时又融诸家笔法于一体,使结体、用笔均富于变化,并达到了挥洒自如的境地。代表作品有五十岁以后作的《西洲话旧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款题、《看泉听风图轴》(南京博物院藏)上款题等。
文学
唐寅诗文以才情取胜。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早年作品工整妍丽,有六朝骈文气息。泄题案之后,多为伤世之作,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常含傲岸不平之气,情真意挚。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诗作有《百忍歌》、《上吴天官书》、《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闲中歌》等六百余首。诗集中有为歌妓而作者,如《花酒》、《寄妓》、《哭妓徐素》、《代妓者和人见寄》、《玉芝为王丽人作》等。陈继儒《太平清话》记:“唐伯虎有《风流遁》数千言,皆青楼中游戏语也。” 是书已失传,无以为证。
除诗文外,唐寅也尝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于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雅俗共赏,声名远扬。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2
几百年来,唐伯虎已经成了风流才子的代名词。一出“唐伯虎点秋香”不知倾倒了多少人,而唐伯虎的风流故事也不知被演绎了多少次。在我们的眼中,他永远是那么的机智、有才、幽默、风流、帅气、乐观,可事实呢?
历史上真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是什么样的?
少年命运多坎坷
很多影视剧里都说唐寅生长在一个富贵之家,是个典型的高富帅,这应该算是一半真,一半假吧。确实,唐伯虎出生在苏州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从小衣食无忧,家庭教育也很好,加上唐伯虎本身的天资聪颖,很小便才名显露。十几岁时他又先后认识了祝允明、文征明、张灵等人,他们一起交游玩乐、谈诗论文,可以说是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可是,快乐的生活总是短暂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变故与挫折。就在唐伯虎24岁这年,他的父亲去世了,唐家一下子就没有了支柱性的人物,这对唐伯虎的打击是巨大的。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有时候厄运总是接二连三的到来,仿佛天公是故意来考验凡人的。在唐父去世后的不到两年之内,唐伯虎的母亲、妻子、儿子、妹妹相继去世,这世间就只剩下唐伯虎这个孤家寡人了。我们可以想知,这对于唐伯虎来说该是多么大的打击啊,所有的至亲之人,上至父母、下至妻儿,在两年之内相继离开了他,二十几岁的唐伯虎遭受着人世间最大的痛。
唐伯虎毕竟只是个读书人,他并不善于打理家庭事务,因此在其父母妻儿相继去世之后,唐家也渐渐的衰落了下去,唐伯虎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他一度对人生也失去了希望,终日愁闷悲伤,甚至放弃了他的学业,不打算再读书了,也不打算参加科考了。他的好友祝允明看到他这个样子,便日日规劝他,终于使唐伯虎重新拾取了对生活的信心,又开始潜心读书,准备科考。
唐寅《孟蜀宫妓图》
壮年科场多挫折
唐伯虎在二十七岁那年,参加了录科考试,本来以他的才华不仅会被录取,而且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就是一件意外,却让他差点名落孙山。唐伯虎在考试期间曾与好友张灵一起到过青楼,并喝酒留宿。其实这在当时本来也是正常的行为,可唐伯虎偏偏遇到了一个极其厌恶这种行为的考官方志。方志知道唐伯虎宿妓喝酒的事情后,非常不满,就没有把唐伯虎录取。但是此时的唐伯虎还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贵人。当时的苏州知府曹凤非常爱惜唐伯虎的才华,就亲自向方志求情,希望给唐伯虎一个机会。方志最终也答应了曹凤的请求,将唐伯虎以最后一名的成绩录取了。唐伯虎这才得以参加之后的考试,可谓是有惊无险。
次年,唐伯虎参加应天府的乡试,以其出色的才华最终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是为解元,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人把唐伯虎又叫作“唐解元”了。得中解元之后,唐伯虎自然是非常高兴,大有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进长安花”的激动与兴奋,他也因此写下了《领解元后谢主司》、《金粉福地赋》等诗赋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
可是命运总是要捉弄人的,尤其是对唐伯虎,命运紧接着就又重重地打击了他一下,这一下,也彻底把唐伯虎打在了谷底。唐伯虎得中解元之后,次年便信心满满地去京城参加会试。在途中,他结识了江阴巨富徐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徐霞客的曾祖父。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童,事先得到了试题,因此试卷答的非常好。而当时的主考官程敏政试题出的非常冷僻,很多人答的都不好,唯有唐伯虎和徐经两份卷子答的好。程敏政早就知道唐伯虎的才华,便高兴的对人说:“这一定是唐寅的卷子”。结果就这么一句话,就被人抓住了把柄,就有人向皇上报告说这次的考试有假,唐伯虎和徐经事先贿赂考官得到了考题。皇帝震怒,将唐伯虎、徐经和程敏政押入大牢。在严刑拷打之下,徐经承认了自己贿赂程敏政家童得到考题的事情。于是皇帝让程敏政罢官,徐经和唐伯虎取消名次,但鉴于唐伯虎不知情,就将他贬到浙江当一个小吏。唐伯虎非常愤懑,拒绝了浙江小吏的任用,回到家中,发誓此生再不出仕。这就是非常有名的“会试泄题案”。
关于“会试泄题案”的说法不一,但是唐寅受到牵连是事实。这是唐伯虎人生最大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之后,他对人生更加的失望了,在花酒诗画之间度过了余生。
唐寅《秋风纨扇图》
晚年人生多悲凉
回家后的唐寅生活越来越困窘,此时他续娶的妻子也离开了他,唐寅失意之余游历闽、浙、赣、湘等地,企图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解脱。他游历回家后又得了重病,医治休养了很久才渐渐好起来。随后,他的弟弟唐申也跟他分了家,他的生活越来越困顿。不久,唐伯虎也因为一些事与文征明也失和,他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他生活拮据,只能靠卖字卖画为生。可是每当卖来了钱他就纵情于酒色之间,其孤独落寞,令人惋叹。
后来唐伯虎在苏州看上了一处废弃的房子,这处房子非常僻静,唐伯虎就打算买下来。可是他没有钱,就以自己的藏书作为抵押借来钱买下了这处房子,修缮之后,名为“桃花庵”,后来经过两年多的卖字卖画才还清了借款。在“桃花庵”里,唐伯虎颇感到一些惬意,他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势,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是落寞才子的自遣之作,又何尝不是在极度失望愁苦之下的自我安慰呢?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看不穿的是什么?我想就是唐伯虎内心极度愁苦又极力想逃避痛苦的心境吧。他晚年的人生太悲凉,悲凉到他无法放下,却又时刻想放下。
正德年间,唐寅迫于生计,答应了宁王朱宸濠的聘请,在宁王府任职。可是后来唐伯虎渐渐地发现了宁王的种种谋反行径,他深感到一种危险,于是在正德九年装疯卖傻,迫使宁王放还了他。后来宁王起兵,被王将军击败活捉,唐伯虎多亏当时的机智,才不至于受到牵连,从而捡回了一条性命。回家后的唐伯虎依然生活困顿,只能依然四处给人家写诗、写文章、写墓志铭以及卖字卖画为生。他的后半生,就一直在这样的.孤独、困顿、落寞、悲伤之中度过,这还是你所熟知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吗?
或许是后世人不忍看到唐伯虎如此落寞的一生,于是就给他附会了那么多的风流故事,于是他真实中失意的、落寞的、愁苦的一生就渐渐被隐去,留给后人的则始终是那个机智幽默、玉树临风、乐观积极、才华横溢的风流才子唐伯虎。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3
明朝著名画家唐伯虎,出身于穷苦人家,他父亲是苏州一个开热洒店的。唐伯虎小时候经常和穷苦人打交道,热爱劳动人民,他成名之后,也经常为老百姓作画。一天晚上,唐伯虎到一家山村客找投宿。
睡到半夜,忽然听到老板和他老婆哭哭啼啼的。唐伯虎听了实在心酸,就起来问老板:“你们夫妻俩深更半夜啼哭,有什么苦楚?”
老板把房门一开,愁眉苦脸地说:“不瞒你相公说,小店旁边驻扎了军营,当兵的天天来吃喝吵闹,吃酒不给钱,吓得老百姓都不敢上门。我们是做小本生意的,赚得起亏不起,想想往后的日子,就难过起来了"
唐伯虎一听,呵,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他想了一想,说。“不要怕,我有一个办法,管叫那些白吃的兵不敢上门。”
唐伯虎说完,走到店堂里的一张桌子旁,拂开一张白纸,画了一只吊睛白额的猛虎,可威风呢卫他叫老板把画挂在大门口柳树.上,老板也不晓得是什么意思,就照唐伯虎的话办了。
过了一天;那些爱白吃的兵又来了,离店很远,就看见一只吊睛白额的大老虎蹲在门口,吓得转身就溜,鬼叫着:“老虎来啦,老虎来啦!”
来也奇怪,这画上的老虎见到老百姓来店,却非常乖,给人一看是幅画,见到白吃的兵来店就威风凛凛,吓得那些想白吃的兵再也不敢来了。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唐伯虎在画的虎眼上点了三个小字:“见兵威”。
一次,唐伯虎和祝枝山一起在路上走着,看见一个穷人背了一包破衣裳,从一家当铺里哭着出来。唐伯虎走上去问:
你哭什么呀?
“我妈妈死了,拿这包衣裳去当,当铺说不值钱,不肯要,没钱替妈妈买棺材。”
唐伯虎说:“唉,’有钱人那肯行好心呢,我替你画幅画拿去当。”于是他拉着祝枝山,叫那个穷人跟着他一起回家。回到家里,他提起笔在纸上画了一幅山水,高处还画了一个大月亮。画好以后,祝枝山又在上面题了一句词:“一轮明月照九州。”
两人落了款,盖了章就交给穷人说:你拿去当吧!”那穷人又跑到当铺去。当铺老板一看,嗨,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往常想尽办法也弄不到,这下一幅画上全有了,当下起了黑心,对穷人说:“这幅画不值钱,当5两银子算了”
那穷人没想到一块纸头竞能当5两银子,高兴得接了银子就跑。跑出当铺不远,那穷人又碰到了唐伯虎和祝枝山。祝枝山问:
“当了多少?”
“5两银子哩,”
唐伯虎一听,气得不得了:“我一幅画就只值5两银子?还是祝老兄题的词勒,今朝十六,过几天再去赎当。”
那穷人说:“这银子就买了棺材,我赎不起了。”
祝枝山说:“不要紧,银子你照常用,到时候我出银子去赎。”
过了半个月,到了初一,祝枝山送了5两银子给那穷人,说:“今朝去把那幅画赎回来吧,拿画的时候要仔细看看,看画上是不是少了什么东西,那怕是少了一样。也要罚他赔500两银子,少一两也不要答应。”
那穷人拿了银子去赎画。当铺老板原以为他赎不起了,便可吞吃这个便宜货,没料到他竞来赎了,就只得把画拿了出来。那穷人仔细一看:怪了!别的一样不缺。却独独少了一个大月亮,就吵着要当铺老板赔,老板急了,想赖账:“原来你当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
那穷人不答应,一吵,好多人都围了上来。有人说:“分明是老板赖账,要是画上原来没得月亮,祝枝山为什么在画上头题“一轮明月照九洲”?大家都说这话有道理。
当铺老板没话说了,只好赔了500两银子。让那穷人把画拿回去了。
一回到家,那穷人就把画挂在了家里的墙壁上。过了两天,只见那幅画上竟长出了一个月亮。到了十五,那月亮变得又圆又大!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4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的人们似乎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了唐伯虎风流成性的评价之中。然而,真实的唐伯虎却并不是像影视剧中所描述的那般,也不是像人们所津津乐道传颂的那般是一个妻妾成群、腰缠万贯、荒唐风流的富豪。实际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歪曲了唐伯虎的本来面目,也可以说是杜撰,或者说是给名人制造绯闻,真实的唐伯虎的确很有才华,但他却并不风流,而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悲情才子。他仕途受挫,穷困潦倒半生,妻子弃他而去,红颜知己又先于他香消玉殒,最终他在孤独与贫困中终老一生。
历史真实的唐伯虎,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公元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公元1524年1月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亲为唐广德,母亲是邱氏,自幼聪明伶俐,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参加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他的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而家境也从此衰败下去,后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苦读诗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心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仕途心灰意冷,后期以卖画为生。正德年间曾应宁王朱宸濠的邀请赴南昌为其效力,但后来却发现宁王有不轨之心,于是装疯卖傻,而后离开了。唐伯虎晚年生活十分穷困,有时甚至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54岁即病逝。
那么,我们为什么说唐伯虎的一生充满悲情呢?
上文中,我们说唐伯虎在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解元”是中国唐代对乡试第一名的称谓),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可谓是人生得意。然而,在他得意之时,人生的挫折也相对伴随而来。
在唐伯虎参加乡试时,文章写得非常出众,当时的主考官梁储对其十分欣赏。后来,梁储拿着唐伯虎的文章给礼部侍郎、学士程敏政欣赏。程敏政读完后也觉得文章写得十分精彩。而赶巧的是,在朝廷举行的会试中担任主考官的官员也正是程敏政。唐伯虎与江阴富商的公子徐经一同赴京赶考,两人多次前往程敏政家去拜访。然而,徐经却趁此机会收买程敏政的家童,考试之前就得到了会试的考卷。然而,巧合的是,那一年会试的题目出得极为冷僻,除了唐伯虎与徐经两人之外,考生们都难以答出考题。据说,程敏政拿到这两份出色的答卷时,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这必是唐寅与徐经的。”结果,这句话被一些平时忌恨程敏政的人们听到,于是纷纷启奏皇上,均称程敏政受贿泄题,若不严加追查,将有失天下读书人之心。皇帝听后大怒,将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打入大牢。徐经入狱后经不起严刑拷打,招认买通程敏政的家童泄题一事,并说将窃取试题泄露给了唐伯虎。后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自己的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旨“平反”,将程敏政和唐伯虎释放出狱。唐伯虎出狱后,被谪往浙江为小吏。然而,唐伯虎感到十分不耻,于是没有上任。而在此时,本以为可以飞黄腾达成为官太太的妻子一听说此事,希望落空,与唐伯虎大吵一场,拂袖而去。
不利的事情总算是过去了,但这件事在唐伯虎心中留下了长久的印记,他对仕途感到十分绝望,遂决定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情山水,游历名山大川,决心以作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正德九年,明宗室宁王朱宸濠以高薪聘请唐伯虎到南昌为其效力,宁王的此举唤起了唐伯虎进取的一点政治理想,于是唐伯虎前去为其效力。然而,令他想象不到的是,宁王之所以以优厚的俸禄聘请他,并不是因为他不可多得的才华,而是为自己以后的谋反网罗人才。此时,唐伯虎意识到,自己无论怎样也不能卷入这场斗争中,弄不好会成为殉葬品,于是,在别无他法之下,唐伯虎开始装疯卖傻,露其丑秽,宁王不能忍受自己招来的人才竟如此粗俗不堪,于是,便将他解雇了。终于,唐伯虎逃脱了这场斗争的旋涡。
优厚的俸禄不能拿,唐伯虎没有其他谋生之路,最终还是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靠卖字画为生。依靠自己的才子之名,字画也能卖得好价钱,小有积蓄的唐伯虎此时在一个山水秀丽的地方盖起了一座简陋的栖身之所——桃花坞。
唐伯虎一生仅娶了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因难产而死,第二个妻子弃他而走。他的一生中还有一位红颜知己,名字叫沈九娘。
就在唐伯虎最困难的时候,沈九娘在精神上慰藉了他。但不幸的是,沈九娘早早病逝,这令他十分悲痛。然后,民间有人杜撰说唐伯虎娶了9房妻妾,这纯属虚构。试想,一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人又如何能娶得起9房妻妾呢?
自仕途失意后,唐伯虎一度以“酒仙”李白为榜样,常常酗酒,使得他在晚年时期身体每况愈下,在身体状况不好的情况之下,他也难以工作,所以生活十分穷困,常常借钱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一首《七十词》: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唐伯虎对其一生的感悟。然而,从这首略有哀叹的诗中,我们更能体悟到一直以来被后人冠以“风流才子”之称的唐伯虎一生究竟是悲哀还是风流?
唐伯虎晚年精神空虚,笃信佛教,以寻找精神寄托。公元1532年,唐伯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享年54岁。唐伯虎身后很萧条,家中经济十分困难,还是他的好友祝枝山慷慨相助,将其埋葬在桃花庵附近。
历史上的唐伯虎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贫困凄怆,但在后人的印象之中,他却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然而,在其风流倜傥的背后,更直击人心灵的应该是他那悲情的一生。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5
明弘治年间,巴城龙潭村有一位武举人,名叫钱明法。他武功超高,智勇双全。当时,官场中争名逐利,贪赃枉法成风。苏州郡守多次推举他出仕,均被他婉言谢绝。
“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性情疏放、博学多才。他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以仕女作比对自己身世的感叹。钱武举“谢绝推举,出仕为官”之事传入唐伯虎耳中,即日,他从苏州坐船来到钱武举故里。两人志同道合,真是相见恨晚。从此,他们往返于苏州、巴城,成为知己。
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唯亭有一名名震四海的武林高手到戳顿山摆擂台。钱武举一举击败擂主,赢得数金,在龙潭村建“钱家厅”。并立碑记事,“钱武举者,乃巴溪人也,其性勇猛,武功卓绝,获之盈金,造钱氏家厅,荣祖耀足也!”由于钱武举和唐伯虎的精心打造,“钱氏家厅”成了一座出类拔萃的明居。
该厅占地十二余亩,四面环水,东倚龙潭湖,南傍傀儡湖,水乡胜景,尽收眼帘。从前厅到后厅,前后“三进”,大小三十余间。第一进是前厅,两侧是马房。第二进是茶厅,是主人接待一般客人的场所,前厅和茶厅中间是天井,两侧是厢房,为男仆女佣起居之处。第三进是后厅,厅内陈设红木家具、石景摆设、名人字画,古朴典雅,该厅为钱府计议大事之处。茶厅和后厅之间又是一个天井,两侧建有小堂楼,平屋为伙房、什物房,东侧亦是小堂楼,小堂楼为眷属日常生活居所。东侧小堂楼北边是一座花园,有假山,观鱼池,有亭、廊点缀,典雅幽静,凝聚钱武举和唐伯虎精巧、独特的构思。
风靡一时的“钱家厅”宾客如云、门庭若市。伴随着悠悠岁月,直到70年代拆除,翻造了两所村小。但遗留在东旁北边的平整而宽大的河沿石及“后厅”的方砖、5米长的阶石、一百来斤重而细腻而圆正的石柱墩,反应出当时“钱家厅”所具备的规模和鼎盛。
钱武举一举击败武林高手,所得盈金建造名震江湖的“钱家厅”,一时名声大噪。据钱氏后人钱惠祖叙述:一次常熟有一名武士雇人划船前来比武。钱武举推说家主不在家,让我到河里抓条鱼爆一爆款待你们。他走到河滩,拿一把麦皮往河里一撒,脚往水里甩几下,鱼游过来了。他左手拿一只碗,右手拿一双筷,只见他敏捷地把河里的鱼夹住往碗里收。想来比武的武士看得目瞪口呆,急忙划船离去。
还有一次,有一个少林和尚想过河来化缘,实际也是来比武。那位和尚等了几个时辰,没有人渡他过河。他拿起木鱼的木椰在一块条石敲了一下,那块石顿时敲成两段。这时钱武举牵着一头牛慢悠悠地走来,他抱起牛给牛洗脚。
对一旁的那位和尚说,自己是钱家的一位伙计,等他把牛脚洗好后,再摆他过河。那位和尚一看钱家的伙计有这样的本领,自己哪里是钱武举的对手,就灰溜溜地走了。
钱武举为人正直,虽武功超群,但武德高尚,从不欺压平民。正因为如此,唐伯虎与其常来常往,成为至交。唐伯虎是画仕女画、山水画出名的。那年是钱武举五十寿辰,唐伯虎破例泼墨为钱武举爷孙画肖像。画面是一位身穿长袍、威武的老人端坐在藤椅上,旁边站立的是头留桃子的孩童。
钱家把这幅画作为镇宅之宝,钱家的后人逢年过节,操办红白之事,都要把此画挂在堂前,画像前摆放各种祭品,跪拜祷告。象征钱武举和唐伯虎的深情厚谊的画像,钱氏后人一直珍藏到文革前。进驻该村的工作队,把此画作为“四旧”没收,后不知去向。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相关文章: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01-15
最晚的朝代是哪个朝代01-17
射雕是哪个朝代04-14
祝英台是哪个朝代的04-14
贾谊是哪个朝代的04-14
商鞅是哪个朝代04-14
和氏璧是哪个朝代01-14
程颐是哪个朝代的04-14
骆宾王是哪个朝代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