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晋国灭亡后是哪个朝代

时间:2021-04-13 11:17:41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晋国灭亡后是哪个朝代

  自古以来,朝代的更替都是不可避免的,就像《三国演义》中说的,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晋国灭亡后是哪个朝代,欢迎阅读。

  晋国灭亡后是哪个朝代

  晋朝之后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265年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东西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晋朝灭亡,享国155年,共有15任皇帝。

  晋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晋国是周王朝姬姓诸侯国,也是曾经的中原霸主、是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是这样一个综合实力强国最终“三家分晋”,走上灭亡之路,这是为什么呢?

  晋幽公元年(前433年),幽公立,此时晋公室独有绛、曲沃两邑为奉祀,馀皆入韩、赵、魏三家之手,幽公反朝韩、赵、魏三家。晋烈公十二年(前404年),晋烈公会诸侯于任,晋师大败齐师,晋烈公献齐俘馘于周王,遂以齐康公、鲁穆公、宋休公、卫慎公、郑繻公朝周王。晋烈公十三年(前403),周威烈王赐赵、韩、魏为诸侯,从名义上承认了赵、魏、韩的诸侯地位。晋国名存实亡。

  晋桓公二十年(前369),赵成侯、韩懿侯迁晋桓公于屯留。晋桓公三十年(前359年),赵成侯与韩昭侯分晋,迁晋君于端氏。晋静公八年(前349年),赵国夺取晋国的端氏,将晋君迁往韩国的屯留,《竹书纪年》言此年韩玘杀君悼公,疑此君主即晋静公,晋国最终灭亡。

  因为晋国自中后期开始,卿大夫的势力越来越大。前453年,晋国卿大夫赵氏联合韩氏、魏氏击败智氏,史称三家分智。前403年,周天子册封晋国三位卿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晋国名存实亡。前349年,末任晋侯晋静公被杀,晋国最终灭亡。

  晋国是春秋时期的一大霸主国家。但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另外还包括郤、栾等大家族。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范、中行)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后来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瑶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这一事件史称“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打那以后,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晋国简介

  历史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前651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哀公四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知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晋国在春秋史上的地位

  晋国是成王母弟叔虞的封国。从《晋公盆》铭文“我皇祖唐公虑受大命,左右武王。燮百蛮,广司四方。至于大廷,莫不来王”(《集成》10342)来看,晋国在起初受封时就是一个大国。《国语周语中》记载周襄王因郑伐滑。欲兴师问罪于郑国,富辰进谏说“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左传隐公六年》亦有“周之东迁晋郑依焉”的记载,说明晋国在平王东迁时曾经勤王有功。晋国能在这个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发挥“以藩屏周”的作用,说明晋国的实力应当不小。从公元前745(晋昭侯元年)年,晋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在当时是晋国的大邑。到晋侯缗二十八年(前679年)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晋献公即位后“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文公即位后,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拉开了晋国争霸的序幕,继文公之后、襄公继承父业,保持霸权。中经灵公,由于年幼昏聩、君臣不和,晋在对楚的之战失利,但并未损伤晋国元气。在景公、厉公、悼公、平公时,又开始长期致力于争霸战争。直到公元前546年弭兵之会。此后,由于晋国内部卿大夫争权,霸业逐渐走向衰落。

  事实上,晋国大国地位的形成在西周末年就已见端倪。《国语郑语》记载史伯与郑桓公论兴衰的史实。身为周幽王司徒的郑桓公认为“王室多故”,史伯也认为“王室将卑”。桓公继续问:“若周衰,诸姬其孰兴?”对曰:“臣闻之,武实昭文之功,文之祚尽,武其嗣乎!武王之子,应、韩不在,其在晋乎!”由此可见,晋国的正统地位是包括郑国在内的列国从内心认可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叔孙豹与范宣子谈论“三不朽”时,范宣子追述其家族历史,列举了虞夏商周四代之后,提到“晋主夏盟”。《国语—晋语》八亦载有此事。范宣子能在外交场合直接称“周卑,晋继之”,可见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晋国就是东周时代的正统政权,衰微的东周王室有名无实,甚至周王室发生内讧,还得依靠晋国调解、戡乱。而且晋国从晋文公开始,一直到晋平公十二(前546)年晋楚掀起弭兵运动,表明二大强国的霸业平分秋色。但是晋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相对先进的用人制度,先后实现“三强服矣”的局面,而且多次打败觊觎霸主地位的楚国。一直到春秋后期,晋国霸业虽然已经开始衰落,但依然是盟主,是继承了夏商西周三代的正统政权。郑国子产出使晋国,韩宣子问晋侯之疾,子产对他说“晋为盟主”,就应该祭祀三代的神灵。

  实际上,在城濮之战后,晋国的地位由原先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一跃成为周天子册命的诸侯之长――元侯。城濮战后,晋文公向周襄王献捷,周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册命晋侯为侯伯。杨伯峻注:侯伯,为诸侯之长。童书业先生也曾论及。笔者发现《国语鲁语下》有关于周王朝设立侯伯的规定,“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诸侯有卿无军,帅教卫以赞元侯。自伯、子、男有大夫无卿,帅赋以从诸侯。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可以得知,侯伯就是元侯、方伯。

  另外,从文化心理上中原诸国比较拥戴晋国。多数诸侯国又是由周王室的分封或者承认得以建立,在西周的整治活动中贯彻“周之宗盟,异姓为后”的规定,晋国是武王的后代,与王室同姓。楚国虽多次与晋国争夺霸权,但是人们多视楚为蛮夷。加之,当时人信奉“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的说法。在这个观念的支配下,与其他大国楚、秦、齐相比,晋国无疑在文化心理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

【晋国灭亡后是哪个朝代】相关文章:

东周灭亡后是哪个朝代06-14

隋朝灭亡后是哪个朝代01-17

西晋灭亡后是哪个朝代01-15

晋国是哪个朝代07-02

晋国前面是哪个朝代06-28

三国灭亡后是哪个朝代01-15

北魏后是哪个朝代06-13

战国后是哪个朝代06-19

唐代后是哪个朝代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