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代印章介绍
介绍指相继传话;为人引进或带入新的事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印章介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通远军防城库铜朱记”印
“通远军防城库铜朱记”印,北宋,印面5.5×5.3cm,通高4.9cm。
印铜铸,柄钮,印文字体出现重叠笔画,朱文,右上起顺读。宋代地方政区划分为路、州、县三级。军的级别有两种,一与州同级而隶属于路,一与县同级而隶属于州,通远军防城属后者。此印即北宋通远军防城管理库藏物资的官署印。
“元城王章”玉印
“元城王章”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8cm。清宫旧藏。
印青玉质,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元城王章”四字。此印印体极为方正规整,印材绿黄相杂,青绿中黄斑点点成片,如秋雨中飘落的黄叶。
此印为明代托名三国时魏国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元城王”本为曹魏政权封王,名曹礼,曹操之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政权,建元黄初。黄初二年(221年),曹礼被封为秦公,以京兆郡为国,三年(222年)改封为京兆王,六年(225年)改封为元城王,太和三年(229年)薨。太和五年(231年),以任城王曹楷之子曹悌嗣曹礼之后,六年(232年)改封梁王。
“东武城攻师鈢”鉨
“东武城攻师鈢”鉨,战国·齐,印面2.3×2.3cm,通高1.2cm。
鉨铜铸,鼻钮,印面有阴线界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鉨造型与文字具有齐国官印的明显特征,鉨文“攻”作上下结构,“师”作“帀”,均是齐鉨文的特殊写法。《史记·平原君传》载:“平原君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赵地东武城与齐国接境,可能此地一度属齐。“攻师”即工师,《孟子·梁惠王下》载:“为巨室必使工师求大木。”赵歧注:“工师,主工匠之吏。”所以此鉨应为齐国负责管理东武城工匠之吏的职官鉨。
“无咎周甲后作”石章
“无咎周甲后作”石章,近代,王褆篆刻,通高4.3cm,印面边长2.1cm。
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无咎周甲后作”六字。边款阴刻楷书体“叔平社长六十寿。辛巳春日福厂刻寄奉祝”。
“无咎”见于《易经》,意为无过失或灾祸,古人多以之作名号,此处为马衡先生之别号。王褆于此印款中称马衡为社长,所谓“社”即圆台印社。辛巳年为马衡周甲(60岁),时圆台印社已成立13年。
“海燕廔”石章
“海燕廔”石章,近代,齐璜篆刻,通高5.4cm,印面边长2.6cm。
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白文两行,右上起顺读“海燕廔”三字。边款楷书体阴刻“仲子先生为艺术院长,事不悠然,便求之不返,不耐烦难,真吾友也。属刻此印并记钦佩。齐璜时辛未秋九月同客旧京”。
杨仲子曾寓长街红楼一角,榜曰“海燕楼”,小石书额。此印印文“海”字偏旁三竖并齐贯通,“燕”字中下部分成剪叉形,“廔”字中竖笔贯通下曳,皆表现出力度感。
“马衡”石章
“马衡”石章,近代,马衡篆刻,印面边长4.9cm,通高4.9cm。
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顶款。印文篆体,白文,右起横读“马衡”二字,印面有阴线界栏。顶款阴刻楷书体“余于印石中最爱青田,见即收之,朋好中亦有效尤者,因之年来石愈少而直愈昂,此诚庸人自扰也。此石为八年前所买,亦百年以上物,以有人属题榜,无适当之印,遂仓卒成此,叔平。廿年十月。”
马衡先生的名印、室名别号印及收藏印多是自行篆刻,风格多样,且青田石材少有劣者。此印印面施以阴线边框,中有竖向界线分隔印文,字口与阴线边栏等宽,是古玺印面形式的借用。印面工整中见气魄,有铸印的效果。印款以切刀法刻长铭,或以记事,在其作品中常有表现。
【拓展】古代印章简单介绍
“晋蛮夷率善仟长”印
“晋蛮夷率善仟长”印,晋,印面2.3×2.3cm,通高2.3cm。
印铜铸,驼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从此印钮的驼首与驼胸细部仍可看出是简略的驼钮,驼背简化为平背,无驼峰,驼首回视。古代官印被简略处理多为两种情况,一是用于殉葬的印,一是由于事出仓促临时铸刻的印。此印殆属后者,或许同东晋朝廷的飘摇有关,工艺未能尽美。
晋政权颁给各少数民族的官印,在印文格式与印的形制等方面皆继承汉、魏传统。汉、魏、晋政权颁给南越及北方各地少数民族的官印,其印文皆铸有具体的族名,并无泛称“蛮夷”者。此印中所称的“蛮夷”应是指当时以荆州地区为主要聚居地的蛮族。魏晋时期,荆州诸蛮政治地位低下,被征赋征兵,备受压迫,诸蛮的反抗引起地区不稳,所以管理、笼络蛮族首领对于晋政权统治区内的稳定十分重要。此印即晋政权颁发给蛮族首领的官印。
“晋率善氐佰长”印
“晋率善氐佰长”印,晋,印面2.2×2.2cm,通高2.7cm。
印铜铸,驼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
三国时期,各方征战不断,晋以武力统一,但社会经济已遭到巨大的破坏,政权的社会基础薄弱,五胡十六国相继而起。出于政治考虑,晋沿用曹魏的政策,对各部族首领多行册封。存世的汉、魏、晋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官印以晋所颁者数量为最多,内容几乎涉及当时此类官印的各部族与称号。此印即晋政权颁发给氐族下级首领的官印。
角纹三足水盂(西晋)
西晋 角纹三足水盂
敛口,扁圆腹,底部边缘分置三兽形蹄足。肩腹部刻有三角形纹饰。施青釉,釉水光亮。造型美观。此盂也是盂中之怪!
越窑点彩水盂(东晋)
东晋 越窑点彩水盂
敛口,扁圆形腹,平底微内凹。内外施青釉,釉偏黄色,底部不施釉。器外壁满饰竖状褐色大块点彩,极富美感。
西晋青釉蛤蟆水丞
西晋 青釉蛤蟆水丞
高3.6厘米 口径5厘米 底径4.5厘米
器直口,身部作蛤蟆形,平底。现今出土的两晋瓷器中,蛤蟆水丞甚为多见,但西晋制品较东晋更精致。
东晋青釉龟形砚滴
东晋青釉龟形砚滴,高5.8cm,口径2.4cm,腹径4.9-4.7cm
砚滴为乌龟形状,龟首昂起,颈部刻划螺旋纹。龟背前小后大,有圆形的小直口可以盛水,龟腹平坦,刻划十瓣莲花装饰,通体施青釉不到底。
这件砚滴为东晋时期所制,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造型生动,工艺精湛,不失为一件精美的古代文房用具。
【古代印章介绍】相关文章:
六种古代印章的简介08-02
盘点近年来出土的中国古代印章02-02
古代服装介绍01-17
古代砚台介绍08-31
古代刺法介绍12-24
古代铜印的简单介绍07-26
古代五音介绍10-19
古代五帝介绍08-03
关于古代的文化常识介绍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