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代九刺法的介绍与临床应用

时间:2022-10-29 02:11:45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代九刺法的介绍与临床应用

  九刺是运用不同的选穴方法及针刺手段以适应九类不同性质的病变的一种针灸手段。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九刺法的介绍与临床应用,希望大家喜欢!

  1、焠刺

  方法

  “焠刺者,刺燔针则以痹也。焠,火灼之意。燔针,即火针,是用烧红的针,迅速剌入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焠刺的操作是先在患处皮肤消毒,左手固定所取腧穴部位,右手持针,将针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刺入,然后立即退出,随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临床应用

  焠刺法,主要用于治疗瘰疬和疖、痈、疽、皮肤病及风寒湿痹等证。

  2、巨刺

  方法

  “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也。巨刺是根据经络气血阴阳相贯,左右倾移,上下互调而采用的一种选穴针刺方法。巨刺时,一般在与患侧相对应的健侧,部位相应,经络相应,经穴相应的部位取穴和针刺。另外,《内经》所载缪刺法,也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法,所不同的是,巨刺是刺其经,而缪刺是刺其络。一般而言,巨刺法为,左侧有病,取右侧的经穴;右侧有病,取左侧的经穴。缪刺法:取各有关的经脉在四肢端的井穴(四末为阴阳之大络)及皮肤部出现郁血的络脉。

  临床应用

  巨剌主治肢体疼痛及功能障碍,如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肩凝症、偏头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缪刺主治中风、中暑、昏厥、急性热病等。

  3、毛刺

  方法

  “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是以针浅刺皮肤的一种刺法,现代用皮肤针。刺时宜如雀之啄食,连续轻叩,根据病变大小,反复刺至皮肤轻度充血即可,不要使其出血。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慢性病和皮肤病,如头痛、高血压、近视、痛经、肋间神经痛、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着痹、扁平疣、斑秃等。

  4、大泻刺

  方法

  “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是以针代刀,切开引流,破痈排脓的刺法。目前已为外科手术刀所代替。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脓肿的切开引流、排脓放血、泻水等

  5、分刺

  方法

  “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是指针刺肌肉之间,以治疗肌肉病变的一种刺法。由于古人将深部近骨处的肌肉叫分肉,故称“分刺。其操作方法是将针深刺入肌肉之间,使之得气。此外,用圆针揩摩分肉,也属分刺。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肌肉的痹证、痿证,如肌肉萎缩、痉挛、肌纤维颤动、肌筋膜炎、肌肉外伤等。

  6、络刺

  方法

  “络刺者,刺小络之血也。是浅刺体表细小络脉,使其出血的方法。又称“刺络。工具有三棱针、皮肤针等,具体针刺方法有点刺法、散刺法、束刺法等。

  临床应用

  一、清热泻火: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实热内结之急证、中风、中暑等。

  二、祛瘀除痹:用于治疗外伤、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活动障碍、肢体麻木等。

  三、开窍通闭:急救复苏。

  四、拔毒消肿:治疗各种毒热内结之症,如急性乳腺炎、腮腺炎、急性结膜炎、虫蛇叮咬等。

  7、经刺

  方法

  “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经脉有病,可出现瘀血,硬结、压痛等结聚现象,索而刺之,可通调经气。因其直刺大经,又是依经络取穴的方法,故称为“经刺。

  临床应用

  经刺主要是在患病本经取穴,治疗经络之间结聚不通病证,如疼痛、硬节、瘀血、瘙痒等证。取穴时常随病之所在,如腕痛取阳池、外关;胃痛取中脘、下脘等。

  8、远道刺

  方法

  “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输也。远道刺是一种病患在上,取穴在下,上病下治,引而竭之,以治疗腑病的配穴方法。后世医家则把下病上治,内脏病取肘膝以下穴位,也称为远道取穴法。

  临床应用

  远道刺法临床应用上相当广泛,由于其有以旁治中,以上治下,以下治上的特殊作用,所以不仅可治疗腑病,而且可治疗脏病,头面身形诸症。如灸至阴治疗胎位不正,阴郄治心绞痛,长强治癫痫,疳四缝治泔积,内关治胃痛等。

  9、输刺

  方法

  “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输也。输刺,是刺诸经荥输、脏输的一种配穴刺法。“诸经为十二经脉之称。“荥输是指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穴。“脏输是指背部的五脏之俞穴。操作时应外取手足之荥输,内取背部之脏输,内外配合针刺。

  临床应用

  1、治疗脏腑病:五输穴是人体经络之气上下出入的部位,有其特殊功能;背部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的部位,配合起来应用,对脏腑病证有特殊疗效。如肺病咳嗽取鱼际、太渊配肺俞。

  2、治疗全身性疾病:可结合辨证,选穴配伍。

  10、拓展:九刺是运用不同的选穴方法及针刺手段以适应九类不同性质的病变。

  1、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荣输藏腧也。”是一种治疗脏腑病变的选穴方法。如果脏腑有病,可以选取相关经脉在肘膝以下的荥穴和输穴,及背部相关的背俞穴。《素问·咳论》所载“治藏者,治其俞。”亦是此意。

  2、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这是一种上病下取,循经选取远道穴位的选穴法。“府输”是指六腑的下合穴而言,即所谓“合治内府”。六腑居于躯干,而其合穴皆在下肢部,故曰“病在上,取之下”,另外还指六腑的病变可取其相应的五输穴中的“输穴”治疗,故称之为远道刺。凡头面、躯干、脏腑的病证皆可取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治疗。例如:头痛取太冲、至阴;齿痛取合谷、内庭等。

  3、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是决定针刺部位的方法。即针刺经脉所过部位中,气血瘀滞不通,有结聚现象(瘀血、硬结、压痛)之处。主要用于治疗经脉、络脉上的病证。

  4、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是属于浅刺体表细小络脉,使之出血的一种针法。《素问·调经论》说:“病在血,调之络。”此种针法即刺络放血以治疗实证、热证的方法。三棱针放血、刺络拔罐均属此类。

  5、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是指针刺深度直达于肌肉部位的一种针法。“分肉”即肌肉丰厚而有界限可见之处。凡治疗邪气藏于肌肉的痹证、疼痛或陈旧性损伤,需深刺直达病所,以调其经气,蠲除邪气。

  6、大泻刺:“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是一种切开引流、排脓放血、泻除火邪的方法。

  7、毛刺:“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一种浅刺皮肤的方法。“浮痹皮肤”是指皮肤麻木不仁或疼痛的病位。因其邪居于浅表,故可浅刺治疗。现所应用的皮肤针可说是毛刺的改进,且扩大了其治疗范围。

  8、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这是一种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的取穴法。由于人体十二经脉皆有左右交会的腧穴,例如手足三阳经均左右交会于督脉的大椎穴;足之三阴经,也都左右相交会在任脉的中极穴、关元穴,所以其经气能够左右交贯,故左经有病,取右经之腧穴能得到治疗,右经有病,取左经的腧穴也可有效。

  9、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是将针烧红后,刺入机体,治疗寒痹、瘰疬、阴疽等病证的一种针刺方法。

【古代九刺法的介绍与临床应用】相关文章:

古代刺法介绍12-24

古代寓言故事:管庄子刺虎04-23

古代服装介绍01-17

古代砚台介绍08-31

古代印章介绍03-24

刺猥06-05

刺鸟07-12

芦荟的刺05-08

古代铜印的简单介绍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