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的小老师》语文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讲讲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了解了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称为老师之后,就“在你的心目中,小姑娘和萧伯纳分别是怎样的人?”这个问题进行读与悟。
片段一:
放,张扬个性
师:娜塔莎是一个漂亮可爱、人见人爱的小姑娘。(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句话和课文插图感悟)那么,除此之外,在你的心目中,娜塔莎还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为什么?
生:她非常聪明,因为“可是,出乎预料的是,……”她听出了萧伯纳非常骄傲,就用同样的方式来提醒教育萧伯纳。
生:我也觉得小姑娘很聪明,她是学着肖伯纳的口气说的。
师:如果是你的话,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对肖伯纳说?
(几位同学读得严肃又不失俏皮)
师:真聪明的小姑娘,竟然会用这样的方法来提醒萧伯纳。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老师,我觉得小姑娘很淘气。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是呀,也许这才是女孩子最真的表现。教参上不也提过这一点吗,我正愁不知如何开启他们说出这一点呢。我抓住这一异议,紧追不放)
生:因为小姑娘可能听萧伯纳这么说了,就学着他的口气说的。
生:我也这样想。我觉得小姑娘淘气透了,大作家这么说,她觉得好玩,就故意学着萧伯纳说的。
师:对呀,也许小女孩只是好玩才跟着说的,真是个淘气的小女孩。你能学着她的口吻来对萧伯纳说一说吗?
(几个淘气的孩子有声有色地读起来了)
师: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对萧伯纳说吗?为什么?(问题刚提出,有些学生就开始不自在起来,你瞅瞅我,我看看你。在我的再三鼓励下,终于举起了六七只手)
生:我不会,因为萧伯纳是一个大作家,我们应该尊敬他。
生:我不敢,因为萧伯纳是世界有名的大文豪。
师:难道他错了,你也——?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有的说是呀,萧伯纳太自夸了,就应该教育他;有的说,要是我,我还是不敢……)
师:小姑娘面对世界大文豪,竟然敢这么说。你认为小姑娘是怎么想的?
生:小姑娘认为,萧伯纳跟她是好朋友了,可以这么提醒他。
生:也许小姑娘认为,萧伯纳不过是跟她一起玩的伙伴,玩的时候谁还在乎他是什么大作家。
生:我认为,虽然萧伯纳是个大作家,但也是个人。
生:是呀,不管他地位多高,他和我们一样,是个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孩子们越说越来劲,胆子也更大了,好多憋在他们心里的话终于都说出来了)
师:那现在你觉得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勇敢的孩子。
生:敢说真话的孩子。
生:能说真话,就是诚实。可以说是诚实的孩子。
生:心地善良的孩子,因为她是为了肖伯纳好。
师:孩子们,你们说得很有道理。小姑娘就是这样一个正直、勇敢、真诚的人。我们也应该像她一样:无论在什么人面前,地位比我们高的也好,低的也罢,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既不奉承拍马屁,也不歧视小瞧他人。
(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没有了刚才的忸怩,没有了刚才的拘谨。)
收,突显共性
片断二:
根据第二自然段的话,学生们确信萧伯纳当时很自夸,觉得他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
师:萧伯纳真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吗?
(突如其来的诘问使学生一下子有点愕然,教室里出现了短时的沉默。不一会儿,就有几个学生好似一下醒悟过来,自信地举起了手。)
生:老师,我认为他是一个谦虚的人,因为他认小姑娘为老师。
师:是呀,大作家把一个小姑娘称为老师,可不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能做到的!
生:我认为他是个知错就改的人,因为课文里说:“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他已经意识到太自夸了。
出示: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自己太自夸了。(指名同学读)
师:“为之一震”,“震”是什么意思?萧伯纳为什么而“震”?
生:“震”就是“震动”,就是心里有点震动。
生:“震”就是震惊的意思,他为小姑娘说的话而震惊。
师:对于一个小姑娘的话,萧伯纳就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他应该是一个……
生:一个非常虚心的人,因为一个小姑娘的话他也会接受。
师:是呀,一个大作家,能接受小姑娘的提醒,这是一种多么谦逊的精神。(板书:谦逊)
生:他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因为他竟然容忍小姑娘这样说他,还认为自己错了,真了不起。
师:看来,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我们送给他一个词:“严于律己”,也可以说“十分自律”。(板书:自律)
生:他十分尊重小姑娘,他能平等待人。
生:他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因为小姑娘也许是跟他开玩笑,可他却这么当真。
师:对呀,如果小姑娘是故意学着他的口气说的,这样一个大作家竟然能接受这种批评或者说是善意的提醒,这需要多么博大宽广的胸襟,可见他是一个极其谦逊自律的人;如果说小姑娘只是开玩笑说的,萧伯纳竟然为这样的一句玩笑而震惊,还马上认识到刚才的失言,更足见他是一个极其严格自律的人。
生:我觉得最后一段也说明他谦逊自律。
(引入读、悟最后一段)
教学反思:
目标,在个性与共性的整合中达成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然而在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有时老师片面理解“个性”或对“度”的把握不当而导致迷失教学方向,最终丢失或偏离教学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个性化阅读,作为教师,就应十分注意“放”与“收”,可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放”,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悟、自得;“收”,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放手让学生畅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加以点拨、引导。使学生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由肤浅到深入,表面到实质。
在上述案例中,执教者基于通过课文语言使学生感悟大作家的谦逊自律的人格美、宽广的胸襟以及文本所透露的一些人文精神这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围绕“在你的心目中,小姑娘和萧伯纳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通过读读、悟悟、议议再悟悟展开个性化的阅读教学。问题的开放性为学生的多元理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小姑娘聪明极了”和“小姑娘淘气透了”两种好似截然矛盾的论点在课堂上汇成了和谐的交响乐。“聪明极了”为大家展现的是一个超乎同龄人的、很理性的小姑娘,一个非常善良、懂得自尊自爱的小姑娘;而“淘气透了”为大家展现的是一个天真、纯洁又顽皮的小姑娘。在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文本作出了个性的反应。然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依据个性化的`理解,顺势推舟,从正反两方面人士萧伯纳的高尚人格。同时,教师不是一味地认同,当孩子们的倾向文本的焦点之处发生偏差——觉得萧伯纳自夸时,教师以疑激思,利用孩子思维的焦点——矛盾点,充分激发了孩子读书的欲望,明确读书的目的,在读中感悟;激发了孩子讨论的兴趣,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大作家宽广的胸襟,伟大的人格,学会做人的道理。在探究研读文本中教学重点得到突出,教学难点得到突破。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既大胆放,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空间,同时又注意了教师的点与拨,使个性归于共性的目标。因而,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读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获得了极大的审美享受。阅读真正成为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生命,在个性与共性的整合中溢彩
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堂课中,不仅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提供了平台;同时,教师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更是对“平等”的最好阐释。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能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不武断地下结论。例如,当孩子们在理解小姑娘的话时产生了两种矛盾的答案时,教师没有主观地倾向哪一种,而是引导、鼓励,不仅使学生能大胆、自由地作出不同的回答,还能讲出所以然。不管是“聪明极了”还是“淘气透了”,句句幼稚的话语里流淌着孩子们真实的情感,
“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对萧伯纳说吗?为什么?”这样一位世界大文豪,你该如何去面对?角色的转换,使孩子们面临的是“做人”的抉择。“难道他错了,你也?”一引一激,学生茅塞顿开,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多彩的回答进行小结。利用文本隐性的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实实在在的做人的原则教育。学生在与文本积极地对话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以及心灵的洗涤,从而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张扬。
总之,在weixiu6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者更应关注的是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并由此焕发生命活力,这样的教育才会让生命溢彩。
【《大作家的小老师》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有关《大作家的小老师》的语文教学反思01-30
《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语文老师的教学反思01-30
《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03-05
大作家的小老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练习题05-27
语文掌声的教学反思02-02
语文雾凇的教学反思01-30
语文翠鸟的教学反思01-30
《天马》语文的教学反思01-22
语文泉水的教学反思04-03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