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飘香》语文教学反思5篇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下面我们来看看《花瓣飘香》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借鉴。
《花瓣飘香》语文教学反思1
今天是圣诞节,校园里一派节日的气氛。早晨孩子们一个个满脸兴奋地走进教室。我刚走进教室,好多个孩子立刻将我围了起来,一个个手上都拿者美丽的鲜花。他们将花送给我,并祝我“圣诞新年快乐”。看着他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听着他们一句句稚嫩的祝福声,我的眼眶湿润了,此刻,我真的体会到了做教师的幸福。这种幸福是那么的甜蜜、温馨,“谢谢你们,孩子们,也祝你们圣诞快乐”,我微笑着说。上课了,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我捧着书本走进教室,望着讲台上那一束束鲜艳的花,想到与其让那些花儿慢慢枯萎,不如将这些花儿作为礼物奖励给小朋友们,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于是我灵机一动,拿起那一束束芳香四溢的鲜花,微笑着对小朋友们说:“孩子们,你们希望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吗?”孩子们立刻回答:“想”。我顿了顿嗓门神秘的说:“老师听圣诞老人说,只有上课遵守纪律,积极动脑筋的孩子才能得到圣诞礼物,这堂课老师也会有礼物送给你们,这些美丽的花瓣就是一个个快乐的精灵,希望这些带着老师爱的美丽的精灵将老师的祝福与欣赏都送给你们”。
孩子们听了,一个个都非常的激动与兴奋,一个个正襟危坐,听得特别认真,都希望得到一片花瓣,就连平时最调皮的尤琦也比以前进步多了,这堂课上的特别顺利,孩子们的表现特别好,只要他们举起小手回答问题,我都会摘下一片芬芳的花瓣奖给他,孩子们收到花瓣后,一个个高兴的放在小鼻子上闻了闻,有的还用小嘴亲了亲,又小心翼翼的将花瓣夹到了书中。
看着他们兴奋的小脸,我觉得我就象一位手拿魔术棒的仙女,将爱的花瓣洒落到孩子们的心田。愿这一片片芬芳四溢的花瓣能成为爱的精灵,永远陪伴孩子。我想许多年后,孩子们和我都会记得那个圣诞节的语文课,那个花瓣飘香的课堂。
《花瓣飘香》语文教学反思2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反思整个教学,因为我注重了情感在此文中的渗透,让学生精读感悟显性的语言文字,更让学生领会到文字中隐性存在的情感、精神,所以才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又有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很多人重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所以常听人说,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吸住学生,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起求知欲。但这“教学的一开始”是从何开始,是一堂课的开始吗?
在此次教学之前,我就布置作业,让学生去逛逛花店,闻闻花香。教学当天的到校后,我把自己准备好的几朵美丽的玫瑰花放在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摆放在了讲台上,只觉得教室顿时因这花的存在有了生气。课前,我早早进教室,站在讲台旁摆弄那几朵花,立刻有许多学生围拢来,“老师,这花真美!”“那我以后经常带花来放在教室里,好不好?”“好的,好的!”“老师,这花香不香?”“你闻闻看呢?”学生立刻你挤我,我挤你地凑了上去,小心翼翼地闻着。“香的!”“很淡的。”……不知不觉铃声响起,孩子们还沉浸在花的幽香之中,满心装满了对它的喜爱。此时揭示课题,进入文章中的学习,可谓是水到渠成。
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高尔基也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可见只有品味语言才能真正地揣摩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虽然阅读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实践,但学生的自主阅读往往浮在文字表面,如果缺乏教师的引领,以及相互间不同阅读体验的启示,这种浅尝辄止的读书很难进入到更深的层次。所以,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阅读文本后,就应该开始设置一个提升阅读水准的环节。
我请学生自导自演,巧妙地使孩子们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形成强烈的“角色意识”。兴趣盎然地读书、表达,自然而然地把握了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感受。以“与小女孩相比自己对妈妈怎么样?”的话题展开去,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谈说之间,逐渐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进一步感受到了母爱的魅力,从而感悟到:爱自己的妈妈不是挂在口头上的空话,而应该像课文中的小女孩那样,为妈妈做点什么。这样一来,一方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朗读、感悟课文培养、积蓄了情感,另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母亲之间的距离,把母爱的种子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里,生动的亲情教育在语文的课堂上活跃。
《花瓣飘香》语文教学反思3
《花瓣飘香》这课没有明确说出“我”是什么性别,这篇课文的下面也没有注明这篇文章是谁所写,但反复阅读,让我作出作者也可以说文中的“我”是个男性的决定,也许我的判断是个错误,但我很想用这种错误来教,因为这样能够让顽童变得细腻,特别是让班级中那些调皮的孩子变得细腻。李大钊曾经这样教育自己的女儿,即让自己的女儿有点野性,并且还专门撰写文章让男孩子有点柔性,因为这样男孩子、女孩子才会有更大的创造力。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小女孩”是很有创造力的,虽然这个小女孩没有表现出野性,但“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却展现给我们的应该是这个小女孩的创造力,因为她的做法影响了“我”,改变了“我”。
这篇文章可以说分为三个非常明显的层次(这不是引导学生分段或者分层):一是“我”的发现;二是“我”与“小女孩”的对话;三是“我”的感悟。当然核心层次就是“我”与“小女孩”的对话。
“我”与“小女孩”的对话,对于女学生来说,她们读读就会受到感动,而对于那些男孩子,还有一些调皮的女孩子来说,这种感动可能会有,但很难保持。因此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应该让男同学及班级特别调皮的女孩子,好好的.对话,真正的对话,促使他们有着柔的世界。读“为什么只摘花瓣?”是轻轻,柔柔的;读“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低着头、不好意思,是低声的,也是柔的,轻轻的;读“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是低声中带有着女孩子的创造性思考,她尝试摘花是轻轻的、柔柔的,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的的感觉,也是柔柔之中的体会,那淡淡的清香也是轻轻的、美美的,妈妈高兴是微微的;读“你爸爸呢?”是轻柔中的一次感动,是继续对话的细声询问;读“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闪动的泪花,是静静的……我个人想,老师如此艺术的引导感悟,一定能够让那些调皮的男孩子、女孩子,不懂得关心的小朋友,在轻柔之中,在静悄之中,流下那感动的泪水,以像“我”一样买上两盆花,最重要的一盆,最有价值的一盆是送给自己的母亲,让她也能够高兴。
《花瓣飘香》语文教学反思4
《花瓣飘香》主要讲了一个小姑娘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文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的渗透,让学生在精读感悟中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中,我主要是围绕以下几点展开教学的:
1、反复诵读,注重实践。
本文情节简单,语言生动,情真意切,有很美的意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再读课文理清脉络,逐层研读品味语言,通读全文升华情感,在反复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着眼开放,给予空间。
新课标的实施策略,更注重设计的开放性,体现其弹性、空间和发展。所以,我在本课的设计上,没有环环相扣的问题,没有精雕细琢的分析,甚至也没有统一的答案,而是给予了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让孩子自主研读思考,自由表达交流,力求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比如在教学中我抓住“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这句话展开教学,让学生按照自读要求读课文,找找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女孩懂事。孩子认真再读课文后纷纷回答,我则根据他们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关语句。让他们说说原因,或者从中读出的点滴体会。在读到第二自然段中的“小女孩捧着花瓣飞快地跑远了。”这句时,有的孩子说:“我感觉到小女孩很紧张,因为是人家的花瓣,她怕被人家发现,所以飞快地跑。”有的孩子说:“我感觉是小女孩想让妈妈早点看到这美丽的花瓣,所以飞快地跑。”
再有,在孩子说到课文第九自然段中“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时”,有的孩子说:“小女孩想爸爸了。”;有的说:“因为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所以小女孩难过地哭了。”等,孩子们的分析稚嫩、有趣,充满童真。不是用对错可以判断的。
在教学第七自然段时,在孩子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拓展了一个说话练习:花瓣送给妈妈后,妈妈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有的孩子说:“妈妈会抚摸我的头说‘孩子你长大了’”。有的孩子说:“妈妈会高兴地笑了。”有的孩子说:“妈妈会亲亲小女孩说‘花瓣真香,摸着真舒服’”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小女孩对妈妈的爱,以及妈妈对小女孩的爱已经牵动了孩子们的心,这种温馨的场景离他们是如此的近,又是如此的熟悉。学生的内心世界受到了撞击,那种对父母的爱从心底升起。此时,我抓住这一契机,趁热打铁,问孩子:“你们爱妈妈吗?你们是怎么爱的呢?以后还打算怎么孝顺你的父母呢?”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
《花瓣飘香》语文教学反思5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的事,赞美了小女孩爱惜花草,体贴妈妈的美好心灵。在教学中,我通过这几个方面展开了教学:
一、想象说话,感悟事物之美
我在第二课时开始,就请几位孩子上台写了“红艳艳 露水 绒布 清香 露水”这几个词语,并让学生用这些词语中的任何几个词把这朵月季花描述一下,让学生感受月季花的美。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也为后文的教学做下了铺垫。
二、紧扣文眼,领悟心灵之美
在教学中,我抓住本文的文眼“懂事”展开教学:自读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相关的语句,在交流中,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我让学生自己说说对这些语句的感悟。并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下,抓住小姑娘舍不得摘花却忍不住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的原因,创设了小姑娘双手捧着带露水的花瓣来到妈妈病床前,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妈妈又会有怎样的表现?通过学生的回答,体会小姑娘的“孝顺”难怪作者要夸她是人懂事的好孩子。妈妈生病,孩子的爸爸怎么不在她身边?引出小姑娘的爸爸,你会和爸爸说些什么,让爸爸放心呢?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小姑娘的“听话”,怪不得作者要夸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在想象交流中,一个爱花、爱妈妈的小女孩就生动地站在了我们面前。
三、理解题意,升华情感
在教学的最后,学生已被小女孩那种品质所感动,但是对于题目的理解却还是停留于浅层次“像绒布一样的花瓣散发这淡淡的清香”,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题意,我出示了一首小诗《花瓣飘香》: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表一份心愿,道一声祝福,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小小的花瓣,像绒布一样柔软,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小小的女孩,像露珠一样透亮,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我深情款款地读时,学生也陶醉其间,再让他们关注课题“花瓣飘香”,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课文以“花瓣飘香”为题实际也指小女孩的心灵有着花瓣那样的美,那样的香。
【《花瓣飘香》语文教学反思5篇】相关文章:
语文《花瓣飘香》教学反思01-31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教学反思02-04
《花瓣飘香》阅读练习及答案01-18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花瓣飘香说课稿04-27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优秀教案花瓣飘香教案08-16
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导学案设计03-05
语文辅导教学反思02-06
语文gkh教学反思02-02
语文《赶海》教学反思01-29
语文教学反思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