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0-12-22 12:35:37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同一篇课文,某一段文字,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体味,正如鲁迅评不同的“家”们看《红楼梦》得出的不同结论一样。同一道理,在语文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肯定其见解,并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育求异能力,个仅可提高学习效棠,还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发展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同中求异。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便现存的考试制度及统考形式,却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见膜的发挥。老师按照教参上的“标准答案”施教于学生,不允许有“百花齐放”只能是“百家齐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一种惰性,依赖子老师所教的“正确答案”,而自己则被动的加以接受,潜意识中的“自我”被扼制。

  语文教学中,应以教委为纲,学生的理解为目,尽量尊重肯定学生的见解。如《穷人》一文。如按“标准答案”来说,主要突出桑娜对穷人的同情心和善良的本性。在教学时,有的同学提出:文中的桑娜不仅仅只有这一点,强烈地是促使她救助两个孤儿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理由是,文中开头一段描写她对生活没有过高奢求,惟求孩子健康。而目着重提到桑娜看五个熟睡的孩子时的神态及心理活动。有着如此强烈母爱的桑娜,当她青到西蒙死后,两个幼儿还在母亲身边熟睡的情景,怎能不激动她那颗母爱之心!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抱回了两个孩子。许多学生出持自这种见解。经过分析,这种见解是合理的。我结予嘉许,这医学生兴致大增,自信心提高了。又如《赶花》中学生对“赶”的体会:文章不仅仅从人的方面突出“赶”,而自从蜜蜂方面地突出了“赶”──顾不着蜇人,舍不得时间。由此皋出“赶”的精神。这样不仅加深了理解,而目开拓了知识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求异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切鼓励各种思维结果的存在。便学生体会到自己思维的意义。自己见解的价值。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求的欲望。所以兴趣是来异的'前提,又是求异的核心。如《凡卡》一文凡卡给爷爷的信中叙述了自已悲惨的境遇和非人的生活,末尾──问候了乡构中熟识之人,这是为什么?如果自己是凡卡,自怎样想?学生特别感兴趣,设身处地“扮演”凡卡。结里答案竟自十多种:怀念家乡、想念同伴、渴望关怀、反衬现实……只要能自圆异说,并有一定道理。就加以肯定,而不必将自已的意见强加于他们。

  三.同中求异要加以正确引导,不能导致漫无边际,甚至于一些错误思想的出现。作文方面也应该坚持求异,让学生写自己所喜欢的,所经历过的内容,追求文章的魅力所在──真情实感。而且对同一问题容许几种观点的存在。如学生或阐述电子游戏机的好处;或说足球的意义;或叙任高楼的烦恼;或绘邋遢的乐趣……这都有可取之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同学在作文中对自己干坏事的津津乐道;耍小聪明的真乐无穷;阴坏点子的精妙所在……这就要加以正确引导:真情不能沉溺于庸俗,实感不能流于错误低级。有些同学对自己所接触的现实不甚了然,对错综复杂的社会一知半解,一味地描写社会的一些阴暗面,透露出悲观、厌倦的思想,这就要及的加以“校正”。

【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浅谈电教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04-25

关于设问在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中的作用11-03

语文《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02-13

语文《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01-31

在山的那边语文教学反思01-30

山谷中的谜底语文教学反思01-21

语文课文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01-30

群众也在淋雨语文老师教学反思02-04

初二语文诗文综合运用04-21

在急流中的六年级语文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