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通用11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卷,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究竟学到了什么?需要试卷来帮我们检验。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1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高三语文试卷,总分150分,各种试题的题型、题量、赋分值完全与浙江省2015年高考试题接轨,可以说试卷中规中矩,没有偏题与怪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是一份现代气息浓、时代色彩强、人文内涵广的较好试卷。
二、试题具体特点
(1)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文言文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理解文言实词、虚词,辨别与筛选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些试题的设置都强化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2)侧重于对学生文化积淀的考查。如名句名篇的默写8分完全选用高中要求背诵的21篇古诗文,仿写4分也与古诗词直接相关,古诗鉴赏10分更是直接命题,涉及古诗词部分竟达22分之多,可以说有力地考查了古典文化的.积淀。
(3)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无论是成语辨析,还是现代文阅读,都显示了命题人的特点风格和文化底蕴,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再也不能在语文的试场上成为佼佼者了,这也就为高三复习时要关注热点﹑焦点指明了方向。
三、我校考试情况分析
我校参考人数,文科160人,最高分111分,总均分86.18分,在十校联考中排名倒数第一,与第一名乐清二中平均分100.9相差14分多。理科442人,最高分110分,总均分84.31分,在十校联考中排名倒数第二,与第一名乐清二中平均分95.8相差11分多。
各班级的状况也参差不齐,重点班均分差距不到2分,在允许值范围之内,普通理科班之间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近6分,文科普通班差距达2分之多,这反映出各班学生备考的状况不平衡,需要教师善加引导,全心投入,把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
四、暴露出的问题
(1)学生文化积淀较薄弱,语音、成语题普通班据不完全统计,正确率不会高于20%,名句名篇默写平均分只有5.6分,难度系数0.7,全校重点班班平均分未达到6分,而理专平均分竟只有3分多。如此低难度的题目考试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原因是一方面教
师检查背诵的力度不大,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态度存在功利性,不肯下功夫背诵,对语文学习总的时间投入不多。
(2)学生鉴赏能力不强,表述欠规范、欠准确,特别是古典诗词中“炼字题”怎么应对,无所适从,学生既不懂如何鉴赏诗词,不懂诗词本身的内容和情感,更不懂按照什么步骤组织语言,有没有具体的套路,这道题均分1.1分,有的班级只有0.5分、0.8分。学生头脑中没有积淀诗词鉴赏必要的专业术语,不会说行话,下笔多正确的废话,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3)应试技巧掌握不够到位,如选择题不少同学选中某项,一见钟情后不再用别的选项来检验,以致出现差错。现代文阅读解题时不知道"回到文中",尽量用原文有关词句回答问题,即使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也要从原文找根据,有文本意识,不可脱离文章。
(4)文言文翻译能力不强,或翻译与原文大相径庭,或翻译出的句子有明显的语病,达不到“信”、“达”的基本要求,该题得分率不到40%,提升空间很大。
(5)现代文阅读答题时或空对空,理论一大堆,不顾及文本具体内容;或抓不住要点;或要点不全;或不懂分点回答。比如结构作用题不知从内容、结构、写作手法三个角度思考,往往遗漏写作手法。
(6)作文结构意识不强,仍有学生用“首、腹、尾”猪式结构,也有学生不顾应试作文的特点,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结果大大超出了800字的范围,叫人产生视觉疲劳,反而出力不讨好。作文书写也仍有几例字迹潦草,与整洁美观的卷面要求相差甚远,不仅扣掉显性的卷面清洁分1—2分,而且隐含的文面印象分也大打折扣。
(7)学生应试的速度明显跟不上,不少学生写作文的时间不足,这反映出平时在规定时间内综合练习的力度不够,有待规范和加强。
五、今后的打算
(1)继续强化集体备课,更细化明确组内成员分工,凝聚团队力量,提高整体效益。
(2)语音、成语继续利用早读积累,紧抓《32》,并补充两用成语40例和易用错的成语151例。
(3)古诗文继续夯实背诵默写的基础,力求学生背得出、默得上、写得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适当由课内拓展延伸到课外,利用课堂教学将繁杂的课外名句200句分解到平时的每节课中。
(4)现代文阅读复习思路作适当调整,先按考试说明上的考点顺序一一复习,不留知识的死角,构筑知识的网络系统,课后配套训练相应的四大模型试题;然后再按文体类别梳理各个知识点,夯实能力点;这样就能为第二轮复习打下坚实的根基。
(5)文言文板块继续加强练习,素材以近几年高考试题为主,训练时注重学生整体阅读时“以文解文”、“以题解文”、“以注解文”、“以史解文”的四大意识的强化,并重视选择适量的文言短文做翻译的训练。
(6)每周一至二份语基题,继续强化小题训练,试卷讲评时要注重对学生易错题的讲解点拨,跟踪训练相应的高考试题,力求通过少而精的高考真题演练,让考生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切实领会解题方法,努力提高解题能力。
(7)每月自主学习时完成一份综合练习,让学生时刻贴近高考,把准高考的脉搏,为提高解题速度练兵。同时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的应试技巧,避免出现不应有的失误,不留下不必要的遗憾,有时要学生甚至不懂装懂。
(8)重视作文教学,精批细改,尤其面批,注意引导学生书写规范,清洁卷面,求得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最好一见钟情,产生偏爱。
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2
本次考试的语文试卷难易适中,命题人既考虑了高三第一轮复习语文教学的现状,同时还顺应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从全卷看,注意了语言新材料的应用,命题也在“稳中求变,强化思维,注重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特点。
考试情况分析
一、语言基础题
第1题字形,没有生僻字,全是课本上出现过的,而且大多属于《咬文嚼字》整理的100个易错词之列,学生70%选对了答案。第2题成语题,虽然都是常用词语,但因为题干多了一个“不”字,所以答案不是唯一的。第3题病句题学生做得较好,说明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对病句的识别能力大为增强。第4题难度较大,学生选对的占30%。从整体上看,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呈进步态势。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
科技说明文的阅读虽然还没有进行专题训练,但因为每次考试都出题,学生对答题技巧比较熟悉,推断能力较强,所以答题的正确率较高。
三、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客观选择题难度不大,但如果没有经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和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的积累,没有结合语境的推敲能力,要选出正确的答案还是不容易的。例如第8小题对实词的考查,好像只考四个词语,其实涉及到对每个词所在的句子的理解,涉及到对所在句的前后句子的理解以及对词语本身的诸多义项的把握,所以,要选出正确的答案并不容易。但这次学生选对的达到70%,可见本阶段的.文言文阅读复习还是较有成效的。
相比较而言,第10小题不容乐观。这道题出题的思路较固定,往往通过细节错置、细节错误、张冠李戴、因果关系错误等方法来设置选项,错误比较明显,但要求学生必须对照原文认真审题,同时正确地理解原文,在比较后做出判断。这道题的选项有两处错误,答案很明显,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但没有达到理想的数字,说明学生做题时还不够从容,对这类题还有恐惧心理。
文言语句翻译分值10分,全年级平均得分8分。大部分学生能坚持直译的原则,给分点遗漏较少,说明复习比较到位。
四、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难度适中,考查对景物的描写角度和思想情感的把握。第二题失分较为严重。存在的问题:
1、没有真正读透诗歌,感情基调把握不准。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如:乐景写哀情,表达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无奈之情。
2、缺少审题意识,不会按题干要求准确答题。如:“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些角度描绘景物的?”很多同学不知如何下笔,不会准确理解“哪些角度”,不知道写景时一般的角度是什么。
3、没有学以致用,没有把平时练习的规范答题运用到考试中,导致失分。
名句默写本次得满分较多,是个可喜现象。
五、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共四道题,其中14、15题属信息筛选和概括要点题,得分率很高,80%的学生能得10分(满分13分),学生能够明确题干中所提到的概念,并准确的从文中找到了答题依据,这说明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筛选能力和概括能力。16、17题相对得分较底,这两道题考察的是理解文句的含义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有些学生没能抓住要点,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思考”中的“角度”理解有偏差,答错或不答此问的较多。但进行具体分析时,对于参考答案中提到的几个要点还是能准确答出的,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把握准确。
2、学生没有结合全文对文中的两位老人的形象进行赏析,深挖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只谈了主观理解。如:深刻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升华了主旨。17题问“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很多学生答成了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留于表面。
六、语言表达题
第18题是2007年高考湖北卷第21题,考查综合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对课本相关内容熟悉,并且对人物形象理解准确,能够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审题:题干共五个句子。第一句暗示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主要依据课文内容,而不是其他内容。第二句要求“各用一个单句对这两个形象作简要概括”:其中“单句”的要求由于答题格式的规定学生不会出太大问题;而“简要概括”就不能是生动具体的语言,说杜十娘“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之类的表述是不合适的。第三句强调“对形象的理解正确”正是基于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要求概括的形象特点具有典型性。林冲的特点不能等同于鲁智深、武松、宋江,也不能等同于杜甫、辛弃疾,“武艺高强、疾恶如仇、仗义疏财、壮志难酬”之类词语不足以体现林冲的个性。同样,杜十娘也不是杜丽娘、孙二娘、祥林嫂,仅仅有“美丽善良”或者“爱情忠贞”也是不够的。第四句要求“表达简明通顺”,第五句要求“每句不超过25字”,就是说学生填写的内容不能过多,但只填四五个字而得满分是不可能的,以20到25字为宜。
评分标准:每个形象2分,特点不具典型性酌情扣分,有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扣1分。
举例:
林冲:英勇、豪爽而武功高强的武林英雄(1分)
林冲:聪明、坚强又勇敢执着的谋士(0分)
杜十娘:善良、机敏而又聪明的红尘女子(1分)
杜十娘:特别小心眼,把自己的事情藏在心里的女子(0分)
第19题考查变换句式,考查学生把短句变换为长句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长短句互换的方法,特别是对长单句的语言组织。
审题:题干包括括号内容共五个句子。第一句明确要求把“几个短句改写成长单句”,这就要求改写后的句子主干只能有一个谓语。“可调整语序”的要求暗示四个句子主要内容的顺序应当重新调整才能语句通顺。“适当增减词语”的要求暗示改写后的语句要有词语的增添或删减才能语句通顺,第五句又要求“语言简明”,可见,对原句的合并和删减是主要的。第四句要求“保留全部信息”则表明只要是不影响语句通顺的词语都不能随意删减。
评分标准:考虑到还没有进行相关专题复习,评分时标准从宽。改写成1个单句且保留全部信息,语句通顺的,5分;改写成1个单句但有遗漏信息,语句不通顺的,4分;改写成2个单句的,不超过3分;改写成3个单句的,不超过2分;改写成4个单句的,不超过1分;改写成5个或5个以上单句的,0分。
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3
一、学生问题:
客观题方面:学生客观选择题准确率总体有所提高,但也有学生错误率较高。
主观题方面:不能紧扣文本作答,不能根据题干要求筛选相关信息,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较差。理解不到位,要点不全。诗歌鉴赏考表达技巧,学生却答具体表现。文言文没有做到字字落实,重点词语解释不准确。名句默写出现错字、顺序颠倒、选填内容错误情况。20题仿写一部分学生并未写出对偶句式,21题有的学生只写两个材料的内容,并未构成排比。作文方面优秀作文不多,有偏题或跑题现象,有的学生作文思路不清晰,说理不透彻,思辩能力差。
二、教师问题:我们老师很认真地进行高考复习工作,讲得多、讲得全、讲得细,但也难免越俎代庖,学生主要负责听和记了,思考的空间变少了,这不利于学生思辩能力的提高。还有,我们老师认为我讲得挺清楚,学生能明白。主观认为学生会了,实际上老师讲的内容,每一个学生接受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老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做实地调查,看看学生是不是真正学会了。
三、解决方案:
1、针对客观选择题不定期进行小题狂练,提高准确率。
2、针对现代文阅读题,强化整体阅读文本意识,防止信息遗漏,养成多读多悟的习惯,提高学生对此类题目的灵敏度,在平时现代文阅读训练中要引导学生读进去走出来,教给学生在勾画文段重点的方法,我认为用抓重点的方法理解文段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3、针对古诗文阅读题,加强诗歌鉴赏主观题训练,让学生审题找考点,明确答题模板,规范答题语言。文言文多读多练,平时翻译文段时就夯实基础,按文言文翻译原则进行翻译。教师精选文言文和诗歌鉴赏题,进行有效指导,比如文言文,我让学生做题时勾画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句子,等老师讲课时,重点研究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耗时少,收获大。学生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能力差,所以要高度重视,每天布置小作业,文言文阅读题和诗歌鉴赏题交替进行,每天必做训练。名篇名句背诵,已做出计划,落实到每一天,高考之前能进行两遍,利用早课进行名篇名句考查,加强书写,写对字,写好字。
4、针对作文:充分利用好《读者》和《素材魔方》,每天课前读其中的素材或一篇文章,进行积累和学习。晚自习前观看近几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颁奖词非常精彩,可以有选择地背诵。二模考试汤玉涵的'作文,大量使用了老师平常帮助积累的作文素材,足见这种做法是有效果的。进行作文指导,按“精细审题、立意深刻”“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打造亮点、突破高分”“热点素材、精彩时评”四大部分的顺序进行讲解。进行作文限时训练,提高写作速度。
5、每周做两套综合题,抽查学生的答题卡,找出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丢分多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学生会的地方不必占用时间。
总之,我们高三语文团队,精诚合作,定有收获。
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4
一、试卷的特点分析
从整份试卷看,xx年温州市二模语文卷题目设置科学、规范,没有出现偏题、怪题;有机融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维”培养目标,重视引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精神。试卷结构和形式符合参考卷体现的精神,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要求,能较好地考查该阶段学生的学业情况。
从试题语料看,这份试卷又具有生活化、文化味、创新性等特点。语言文字应用的语料涉及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新“国八条”、“离岛免税”、新版《水浒传》、碘盐抢购事件等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传递出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要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
二、我校学生客观题得分情况(945人)
9道题,共27分,平均分15.8分。
题号答案正答率%答A人数答B人数答C人数答D人数
三、学生答题的主要问题
从答题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审题意识不强。如第7题第1小题,题目要求是“请描述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学生却无视“描述”“内容”等关键词,大发议论。再如第14题,问的是“小说以此结尾,有何用意”,要求回答的应是作者这么安排情节有何用意,不少学生则理解成沃兹沃斯对“我”说那些话的用意。
2、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体现在前3道字音、字形、词语和第16.17题文言实词、虚词的.得分情况上。
3、缺乏语境意识。如第6题,部分学生答题时则未能结合上下文。第22题的句子赏析部分学生答题时亦未能练习全词,而是就句子作字面的分析。
4、学生回答主观题不够规范,随意性强。有的学生答题时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缺乏层次,语言逻辑性差,不懂鉴赏术语的运用,口语化严重。
5、答题时间紧张。主要是在语用题和论述类文本阅读耗时过长。
6、少数学生还存在漏题(主要是断句)、客观题答案涂错位置、默写题得分偏低等问题。前面两种情况主要是考试心理未调适好,过于紧张;后者最主要还是由于学生思想上重视不够,对自己要求不高。
学生问题不少,但应该说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基本还是在我们的预料范围之内,也是体现目前的复习阶段的学业水平的,总的来说高三前一阶段的复习还是有效的。
四、下阶段复习策略:
1、不断地滚动复习,夯实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浙江省高考试卷中的试题分布特点及其考查要求,狠抓基础,回归课本,狠抓落实。
2、在专题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和语境意识。
3、在板块限时练、整卷综合练中强化学生合理安排各部分答题时间的意识。语文试卷阅读量大,书写量更大,只有这样在练习中反复强化学生合理安排各部分答题时间的意识,才不至于让学生在高考考场顾此失彼。
4、抓好学生的规范化训练。
细节决定成败,规范成就未来。后期的复习应针对评分标准加强训练。狠抓答题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求学生做到准确使用相应术语,答题序号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引导学生调整心态,认真而又从容地面对高考。对于态度不认真、马虎的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并予以严格要求,对于过于紧张的学生则尽可能运用各种方式帮助其缓解压力。
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5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的重要性毋庸置言。对学生来说,期中考试是自己进入高三以来第一次正式的阶段性测试,是学生确定自己高三起点的标志。对于高考来说,期中考试具有路标作用,是高考改革的风向标,透露出xxxx高考改革的基本趋向。学生必须利用期中考试,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弱点,确定自己的起点,调整学习的方向。下文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高中语文组郑宪新老师就期中考试题进行相近分析,以期给考生更多的学习参考。
本次期中考试,沿袭了xxxx高考真题的出题方式,在细节上又有很多改变。具体如下:
第一大题依然是社科长文本阅读
总分29分,比高考多了7分。文本选择了李建军的《经典的律则》,这是一篇有关“经典”的科普性读物。选择这段文本正契合了现在高考改革的本质。这个文本,迎合了当下“经典泛滥”的现实,具有极强的现实观照,也反映出出题人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强烈意图。这个文本又关联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回归传统,复兴文化。与xx年高考相比,文本长度没有太大差别,但是高考是三个主题相关的段文本,每段文本单独设题,但本次期中考试却是一篇长文本,文本之后统一设题,这种长文本容易使学生产生阅读疲倦,如果阅读方法不对阅读速度太慢的话,在这个题上会失去先机优势。
从题目上来看,有很多点需要考生特别关注。第一个题目考查“比喻”这个修辞手法,这个题目真正考查学生对手法的理解,提出了我们在课上不长讲的“喻体”这个概念,深入“比喻”这个概念的内部,考查学生对“本体”“喻体”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这个题目来说,现在的语文考试不再浮于表面,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判断能力,而是深入知识内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第二个题目和第三个题目都属于考查学生对局部文本的概括能力,这是一个常规考查点,学生往往难以概括全面、精确,因为文本太长,学生阅读方法有问题,难免会漏掉文本要点,所以学生需要提高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才能解决这种题目;第四个题目是选择题,但这个选择题并不是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而是提高了一个考查难度,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文本内容,判断选项分析是否正确。选取了《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论语》《堂吉诃德》这四部经典作品,让学生结合文章判断选项是否正确,顺带考查了学生对经典的阅读情况;第五个题目第四个题目有相似之处,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让学生利用文本的知识和原理,分析文本内容是怎样在一首古诗中体现出来的,学生不仅需要理解文本信息,还需要理解诗歌内容。第六个题目还是常规概括题,但是概括的范围是全文,要点很多,学生很难概括全面。第七个题目是诗词默写,总共7分,考查了《春夜喜雨》《劝学》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内容,其中只有一个空是直接默写,其他6个空都是理解性默写,学生只会背诵不行,不理解文本依然写不出诗句。
总体来说,长文本阅读难度又有所增加,一是阅读量很大,二是题目不仅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
第二大题是文言文阅读
总共26分,比xx年高考多了2分。从文本上来说,选择了私人笔记,用词、句式具有极强的个人化特点,影响学生的理解,不过依然是类人物传记的内容,跟高考相比文本长度有所增加,总体来说文本难度并没有太大提高。
从题目来看,第8题考查诗词虚词,分为四个小题。跟高考相比,考点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出题方式却有很多新意。第一小题考查实词意义,跟xx年高考出题相似,不再问下列选项解释错误的一项,而是在文本中摘一个句子,问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是哪一项,这实际上不单单考查实词的意义,而是考查实词的一词多义了,需要学生能够判断每个选项加点实词的意义,也就是说,需要学生全面理解高考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的全部意义。第二个小题考查虚词,不再问下列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而是给学生两句话,四个虚词,让学生选择应该填哪个虚词。这种考法,真正考查学生文言文的运用能力,熟记每个虚词的意义,而不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语境,就不可能做对题目。第三个小题依然考查实词,不过问的是加点词是否可以用括号里的成语替代,相当于变相考查了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成语的意义。第四个小题考查比喻手法,出了一个喻体,问考生这个喻体在文中指什么,实际上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比喻这个手法的把握。第9题是一个概括题,这个题目并不难,但是因为文本是古文,学生理解本身就存在问题,这个题很多人不得分,因为文言文文本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都存在问题。现在的文言文考试,来不得半点虚,不理解文本很难做对题目,这是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第10题考查翻译,这两年零星出现的考点,xx年高考也涉及到了,应该是以后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这两个句子涉及到了兼词、省略句、疑问句和难解实词,分数不高但难度很大。第11题考对联,与之前相比,不考选择题,而是让学生自己填下联,学生不仅要掌握对联的形式,还要思考对联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很有难度。
第三大题是古诗鉴赏
由于默写放在了长文本阅读中,所以分数有所降低,只考查了12分。
本次考试诗歌鉴赏部分有一定难度,出的是清代陈恭尹的《木棉花歌》,从体裁上来说这是一首古体诗,而且篇幅较长,增加了阅读量,虽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但是这次选取的物象是我们不经常见到的木棉花,是对学生知识积累的一大考验,诗歌中大量运用典故,甚至有一些典故晦涩难懂,对学生的文化常识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设置的三个题目来看,考查的知识点也非常全面,第一题的四个选项分别从四个角度进行考查,首先考查了这首诗歌与课本内学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对比阅读,需要把课本内知识进行有效迁移,然后考查了“尧时十日”的.传说和“魏宫万炬”这一学生并不太熟悉的典故,还考查了诗歌的叙述角度,需要对诗歌整体结构的准确把握,最后又对诗歌的主题进行了探究,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题的命题方式好像似曾相识,在北京历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中曾经出过,但是这次考查的重点发生了转移,用衬托的手法考查学生对课本内诗歌的理解,真正做到了课内课外的有效对接,需要学生完成由死记硬背到理解记忆的转变,同时也传递出一个信息,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将不再能够适应新课改之下的语文考试。第三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如果不能读懂诗歌这道题也将无从下手,进一步提高了试题的难度,同时也引出了“英雄”这一在今年高考中就已经出现过的词汇,与我们平时强调的“英雄意识”不谋而合。
是散文阅读,总共23分,跟高考相比只是减少了一分。
本次现代文阅读部分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选取的是周明的《黄河在咆哮》,篇幅字数大幅增加,通过这篇选文我们也清晰的看到了新课改下语文改革的方向和力度,要在如此紧张的考试时间内完成如此长篇幅的阅读并答题绝非易事,所以学生一定要提高速读的能力,同时本次现代文阅读的出题也一改以往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的出题方式,并且出题不仅仅局限在篇目之内,例如16题考查了课本内诗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识记,同时与17题又考查了诗歌鉴赏中“意境”和“意象”两个概念的理解,真正体现了语文各个模块之间的打通,以往循规蹈矩的答题方式也必将不再适应新的出题模式。与诗歌鉴赏相同,本次现代文阅读考查的知识点也更加全面,除了19题考查了鉴赏能力之外,18题还考查了对文章题目的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文章细节部分的把握,虽然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但是并没有降低做题的难度,总之,现代文阅读部分变化很大,更加灵活,真正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最后一部分是写作部分
微写作依然是三选一的形式。第一个题目,要求学生针对古诗中“风花雪月”这四个意象,展开联想写一段抒情文字,这属于考查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很多学生这方面有很大欠缺,文字特别没有文学性,所以很多学生不会选择这个题目,也就意味着在高考中失去了一个选择权。第二个题目考查学生语文的实用能力,针对京郊“践踏花草太不仁,乱挖野菜实无德”的标语提出修改意见,如果学生平时说话就不注意,那就无法发现标语的问题,更别提修改意见了。第三个题目是学生最喜欢的论说类题目,要求学生对私家车占用应急车道导致伤员错过救治机会而失去生命的现象发表评论。这种题目,学生必须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从高考得分统计来看,这个题目得满分的几率最低。
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6
一、基本情况
本次试卷出题范围是第一至二单元,试题量适中,试题题型一般,灵活运用的试题少。本次试题中的阅读简单,很容易得分。从总体来看还是能检测出学生在平时读书积累的情况。
二、成绩分析:
参考人数:50人,优秀15人,优秀率77.6%;及格率88%。
三、答题情况分析
1、按拼音写汉字中,由于学生对本单元生字词积累不牢写错的多。如巨石误写成及时。
2、我会填中,由于学生书写不认真和平时积累的不牢出错较多。如:天高气爽误写秋高气爽。
3、对学生积累的`考察题有填写词语、连线等题。由于学生积累的少,平时这个题型的训练较少,失分多。
4、加标点题: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明确,有乱填现象。
5、排列句子,平时训练的少,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排序。
6、按原诗文填空是“赠刘景文”和“山行”两课的内容。但还有部分学生不会填,有的填上了字写错了。也就对课文内容掌握不扎实。
7、阅读:学生阅读答得比较好。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学习,掌握阅读方法和训练的少,原本是很容易的问题都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8、小小作家:学生此题完成不好。学生只写了一两句话,没能写出家乡美丽的地方。语句也不通顺,标点不能加清楚。字迹写不够工整,总之,习作学生还有待提高。
四、改进措施:
1、应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加强书写的指导与规范。
2、多读多练,掌握答题方法,因此,教师重在方法指导。
3、平时通过说话指导和互相评改,同时把说的写下来,加清标点。讲评,重鼓励,多看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说写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说和写能力。
4、重视积累,平时教学时应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会背,会写,人人过关,尤其重视学困生的辅导。
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7
一、试题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以最新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试题结构、题型、分值主要是以新课标卷为依据。考查涉及知识点较为全面,且范围广泛。考试内容均选择贴近实际生活的相关材料,并且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和内容。另外难度适中并且有一定的区分度。
试题具体考查内容:
现代文阅读考查《习家池的禊习俗》;
文言文阅读选文选自《宋史·李师中传》,传主李师中;
诗歌鉴赏考查吴文英《唐多令》;
名句默写考查北宋词;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汪曾祺的《鉴赏家》;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传记《永不熄灭的烛光》,传主陈伯吹;
语言文字运用涉及成语、病句、语句衔接、简明连贯得体和语言得体五个小专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失分原因:
1、态度不端,不会就不作答,就一字不写。
2、个别同学由于书写零乱而导致老师看不清字迹而失分。
3、部分同学审不清题目,导致答非所问而失分。例如题目中要求不得超过一定的数目,但是学生完全没有注意这个要求。
4、答题不分层次,不按点作答。
5、概括不全不准而失分.
6、作文字数不够、书写凌乱而失分。
7、作文结构混乱、审题偏差。语言贫乏、内容空洞。
三、下一步计划:
(一)认真备课,研习高考题,研究高考动向,充实专业知识。
作为教师要研究考纲,研究五年的高考卷。还要研究学情。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与盲点所在,从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二)加强训练意识
(三)面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重点训练审题、做题方法、时间分配。
(四)加大检查力度
教师发动学科长、学科助理对学生进行三单完善、课本批注、多色笔运用、方法技巧总结的检查,加强对必背诗歌背诵的检查落实。对每一套题要扎实落实,把文言文、诗歌、成语、病句、仿写句子严格落实到改错本上,并加以思考内化,教师进行督促检查。
(五)加强学生基础意识训练。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要求学生每日积累一道高考成语题,教师一周要对学生积累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学生积累答题技巧。
(六)加大学生阅读量。通过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要求学生广泛涉猎知识,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积累优美语言,积累写作思路。
(七)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规范书写,规范审题,规范表达,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以及规范答题的习惯。
(八)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的.七项技能,训练学生三项基本功,提高学生审题思维能力,加强审题的训练,从抓关键字词句入手,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提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善于思辨、联系、类比类推的思维能力。
通过这次考试与分析,让我更认清了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并掌握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使得我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有了新的依据。以确保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8
月考已过,我班9名学生和摸底考试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张昆和马海涛进步较大;周志勇成绩较稳定;本班学生的英语缺腿严重;体育特长生文化课成绩须提高。就学生实际情况,现制定后期整改措施如下:
一、增强学生信心
增强学生信心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增强班级整体信心;
二是增强学生个人和学生家长的信心。
二、抓稳抓牢基础知识
考试要考得好,基础知识不可少。我给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心态决定一切,落实决定成功,基础等于本科,爱拼就会成功。我要求学生必须抓好课堂50分钟听课,课后复习巩固,并要求每位学生每科都建立一个错题集,要求学生每天都抽出一部分时间对各学科进行复习,总结归纳。
三、心理调控
我一直认为考试中的心态在高考中的作用名列第一位,考试前的心态在高考中的作用名列第二位,学习方法在高考中的作用名列第三,知识储备在高考中的作用名列第四。如果说平时的知识储备是高考成功的.基础,是高考成功的硬件,那么考生在考前、考中的心态调整水平及发挥程度是高考成功的软件,起调节作用。可以形象地说,高考既是打知识战也是打心理战,心态在高考中的作用与意义突出。考试心态状况制约着考试发挥。心态好就能发挥得好。因此平和学生心态是很重要的。我充分利用考试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班会时间集体指导,课余时间个体情况分析。从网上大量搜集心理辅导材料并加以整理后印发给学生参考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应试的自信心。
四、抓推进生,炼铁成钢。
1.了解推进生的内心世界,增加“感情投资”。
要做好推进生的工作,就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高三的推进生容易产生自卑感,失去上进的信心。想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和信任,在集体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针对后进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班主任要多亲近他们,主动与他们进行感情交流,对他们多尊重,多鼓励,通过班主任的“感情投资”,就能起到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决心的作用。
2.为推进生进步创造条件。
推进生不仅学习成绩需要推进,行为习惯更需要推进。对他们要多偏爱一点,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为他们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他们尽快转化。表扬奖励放宽一点。学生都喜欢表扬,推进生更是如此。我平时注意对推进生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加以表扬,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在班上提出奖励向推进生倾斜并设立了面向推进生的“进步奖”。
五、抓协调管理,与任课老师协调。
做好班工作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协助与支持,要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取得联系,密切课任教师间的关系、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发挥好班主任的核心纽带作用。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为班主任要经常主动地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课堂表现,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以便课后及时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上是我的分析。
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9
通过本次联考作以下分析和反思:
一、高三7、8班的学生答卷分析:
1、客观题 本次考试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着重加强对分析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知识综合能力的考察,对此学生答题比较吃力,客观题得分较低。
2、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不熟练。公式记错、特殊值记错导致出错及计算错误。这些问题究其实质是由于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导致出现的结果。
3、审题不到位,运算能力差,书写不规范。学生出现结果重复与遗漏的现象严重导致后面全错,还有不会应用数学语言,表达五花八门。在考生的试卷中,因审题不到位、运算能力差等原因导致的书写不规范问题到处可见。
4、综合能力不够,运用能力欠佳。突出体现在解答题目上,由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较弱,致使考生不知如何分类讨论,或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解题思路受阻。
二、本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尤其是第一次接手高三的教学工作,在教材重难点,高考考试方向,学生能力等方面把握的不够准确。
2、备课过程中欠缺细节的处理,教案写的不够精细。
3、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学生的管理不够严谨,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放松。
4、对于普通班学生而言,教学过程中的适当删减没有把握到很好。致使学生容易受到难题的'困扰,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反思前段教学的得和失,继续抓基础,更好的进行知识联系的梳理,帮助引导学生形成知识框架,能够做到多题一解。
2、针对考试中出现的不规范之处,通过改进训练,以及面批等措施来应对考试中的不规范答题的问题。
3、在课堂上抓基础,课下抓落实。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4、备课过程中更加做到细化问题,使得课堂讲解过程中更利于学生接受。
5、课后多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学习,提升自我对教材,对重难点,以及对高考的考试方向的把握能力。适当的将复习讲义进行删减,减轻普通班学生的学习压力。
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10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名师堂提供的20xx年全国高考调研仿真试卷
1、必修
2、必修三的主干知识和选修一、三、四。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的考核力度。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试题体现了“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没有偏题、怪题。本次考试卷面满分100分,选择题12道,共48分。材料题5道,其中必做题2道,选做题3道,共52分。试题考查的方向侧重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非选择题侧重于学生对材料理解运用能力的考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不多。
二、学生成绩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难度与高考相当,题目比较灵活。全卷分值分布合理,粗略统计一下:必修一约36分,必修二约37分,必修三约12分,选修一15分,选修三15分,选修四15分。全卷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过分关注细节的题目基本没有。全卷很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新材料新情境”这一特点。总体而言,本次测试具有鲜明的甄别与诊断功能,对后期历史复习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可信度与效度都较好。
三、答题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选择题得分在24分左右。错得比较多的题目有:第25题,文言文阅读存在一定障碍;第28题,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分不清楚;第30题,对材料理解不到位;第32题,对苏格拉底的思想理解不够透彻;第35题,对经济政策概念理解不够。其它一些题目相对而言区分度比较明显一些,但要准确快速作答,也并非易事。
(二)非选择题40题第1问,平均7.718分,考查明清时期苏州市镇兴盛的条件,存在问题是学生不能完全找出材料所给信息,理解能力有待提高。40题第2问,平均7.13分,考查近代中国苏州城市衰落的原因,存在问题是学生不能完全找出材料所给信息,对材料的概括总结能力较差。41题,平均7分,考查学生对19世纪欧洲在全球处于支配地位的原因的分析,存在问题是学生仅能从欧洲推动社会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破坏性和建设性两方面的原因,不能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选作题平均9.5分,选做44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和46题人物评说得分率较高,但选做45题战争与和平的得分就较低,存在问题是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背景掌握不够,不能从
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11
一、试卷概况
本次期末考试是滨海新区统一出题联合考试,考卷命题思路基本按照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模式和《天津市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试内容按照近几年比较稳定的七大板块命题,文理同卷共计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整张试卷难度控制适宜,中档题较多,难易系数0.7。
二、对试卷各“板块”的分析:
现代文阅读:
二篇文章:文学类文本(《太白山读树》)、论述类文本,整体阅读上难度不大,然而在编制试题时作了一些深度的挖掘,在把握文意添置了较大的难度,加之学生一些基本背景的欠缺,得分情况不够理想,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论述类考的是社科文,3道题目的设计有一定的梯度性,对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失分也较重。
两篇选文阅读难度相当,试题的设计难易相当。
文言文阅读:
阅读也有一定的困难,选文不是人物传记,苏辙的《追和陶渊明诗》,学生阅读似懂非懂。后两题(11、12)失分较严重
诗歌鉴赏:
题目设计的思路比较科学,第1问和第2问的提问的指向很明确,学生答题时的角度比较易,因而导致得分率较较高。
名句默写:都是必修课本里的讲读课,复习时比较全面,得分率较高。语言文字运用:
排序题虽然分数不多,大多数同学排不对。仿写题格式尚好,语言干瘪不丰富。徽标转换,构成部分表达的不完整,寓意不准确。
三、存在问题、原因及教学建议
1、反映出学生对形近字的辨识不清,对常见成语的积累不足,没有一定的语境意识,细微处把握不准。
建议:重视审题能力的提高,重视基础知识、文化和生活常识的积累,平时注意穿插训练。
2、文言文第11题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设计选项时信息量偏大,失分的学生也很多,说明没能仔细阅读文本,准确提取相关信息;
3、第13题是句子翻译,重点实词翻译不准确,个别句式特点翻译不出来
4、背诵默写会背句子,但有些字不会写。
建议:
加强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梳理和阅读解题的指导;培养逐句逐段解读文本的耐心训练学生从整体上阅读文言文的习惯;突出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加强基本篇目尤其是高考规定必背篇目的背诵,在课堂上不宜过多强调易错的情况,可能会变相提醒学生加深印象而误写。
5、诗歌鉴赏许多学生没有认真阅读和理解诗意凭自我的主观认识枉加揣测,第一小题大多得1分,意象概括的不全或不准确,第二小题思想感情总结的不全面,第三小题炼字题语言总结的不好。
建议: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诗歌文本的习惯,不要急于答题;加强审题意识;强化规范答题训练。
6、现代文阅读第16题
不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概括总结,题干要求简要分析作者的言外之意,应该很明白得分要点,但不知道是学生的'糊涂还是命题人的“曲笔”的缘故,得分率低的惊人!这是鲁迅笔法,在讽刺王家庄人的同时顺手一击,讽刺具有同样心态的中国人。
第18题审题上难度不大,基本能根据题目要求答出要点。只是不能结合文段作具体的阐释和分析;第20题审题不明,读不懂题目,答非所问,答题要点不全,或者杂乱缺章法;建议:加强学生对作品整体把握、全面认知的意识与能力;加强审题意识,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懂文章,其次是要让学生读懂题目的要求及其指向性;加强对文中材料进行转述表达的组织概括能力;加强采点得分意识;强化整体阅读文本的意识,防止信息的遗漏,难点问题和语段须养成多读多悟的习惯;对选择题中常见错误类型进行总结,提高学生对付此类题目的灵敏度;结合选文作一定的拓展,在平时的现代文阅读训练中要引导学生读进去走出来,鼓励学生结合文本作一些个性化的解读,还要言之有理、有据、成文。
7、材料作文,有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因而有跑题现象;不跑题的同学也有举例不当,扣中心不紧的现象;还有部分学生泛泛而谈,文体意识不强烈,中心不突出,文章空洞,段内逻辑事理不强,缺乏统一立意与构思,未能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组织材料,没有谋篇布局的观念;议论文逻辑不甚严密,啰嗦等现象。
建议:
1、审题要常抓不懈;
2、加强三基本训练: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3、重视议论类文章的训练,学会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说理要强化逻辑性,层次清晰、分明;语言要丰富有文采。
4、要养成好的写作习惯: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先拟题后作文,写满800字。
【高三语文试卷质量分析】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试卷质量分析(精选11篇)06-08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07-19
语文试卷分析(精选39篇)11-13
精选语文试卷分析10篇04-12
新课标语文试卷分析08-27
语文试卷分析(通用17篇)12-02
关于语文试卷分析(精选11篇)07-20
语文试卷分析(通用15篇)12-30
关于初中语文试卷分析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