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贞观政要的阅读理解

时间:2023-08-28 09:20:09 赛赛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贞观政要的阅读理解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共计10卷40篇。总结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得失,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贞观政要的阅读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贞观政要的阅读理解

  贞观政要的阅读理解 1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①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昔诸葛孔明,小国之相,犹曰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况我今理大国乎?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此则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岂是至公之道耶?

  贞观元年,文德皇后兄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大理少卿戴胄驳曰: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夫臣子之于尊极,不得称误,准律云: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得理。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更令定议。德彝执议如初,太宗将从其议。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太宗乃免校尉之死。

  长乐公主,文德皇后所生也。贞观六年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奏言:昔汉明帝欲封其子,帝曰:朕子岂得同于先帝子乎?可半楚、淮阳王。前史以为美谈。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加长字,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殊,义无等别。令公主之礼有过长公主,理恐不可。实愿陛下思之。太宗称善。乃以其言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敬重魏征,殊未知其故,而今闻其谏,乃能以义制人主之情,真社稷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妻,曲蒙礼敬,情义深重,每将有言,必俟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下,情疏礼隔?故韩非谓之说难东方朔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耳而利于行有国有家者深所要急纳之则世治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征宅以赐之。

  (取材于吴兢《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

  注释:①秦府: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前被封为秦王时所在的府邸。后文的前宫和齐府分别指李世民的哥哥前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的府邸。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人但问堪否 堪否:是否能够胜任

  B.陛下若录其功 录其功:考虑他的功劳

  C.便欲挠法耶 挠法:破坏法律

  D.必俟颜色 俟颜色:梳妆打扮

  10.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

  B.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

  C.校尉不觉,(则)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

  D.令公主之礼有过(于)长公主,理恐不可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

  秦府没得到官职的老部下,都抱怨前太子宫和齐王府的人先于他们被安排了官职

  B.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

  如今无论他们能不能做到,却都让他们说出抱怨的'话

  C.夫臣子之于尊极,不得称误

  臣子对尊贵的帝王,犯了错不能辩称是失误

  D.而今闻其谏,乃能以义制人主之情

  现在听了他的谏言,竟然能够用道义来抑制帝王的私情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太宗认为,国君和臣子靠百姓供养,百姓的财力已奉献给了朝廷,要让朝廷的恩泽遍及民间。

  B.长孙无忌误带刀入东上阁门,监门校尉失察,封德彝认为应严惩二人,戴胄则主张从宽处理。

  C.按礼仪,皇帝的兄弟姐妹比皇帝的子女地位尊贵,皇帝给子女的封赏不能超过给兄弟姐妹的。

  D.魏征对太宗敢于直言进谏,皇后非常赞赏他,特意请求太宗派人送五百匹帛到他家赏赐给他。

  13.本文取材于《贞观政要》公平篇。文中哪些事表现了太宗处事公平?请简要概括并分析。(6分)

  贞观政要的阅读理解 2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大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小题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题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小题3】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答案

  【小题1】(唐)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谏才改变主意。

  【小题2】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小题3】宽对即可。

  示例:

  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贞观政要的阅读理解 3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曰:“汉、晋以来,诸王皆为树置失宜,不预立定分,以至于灭亡。人主熟知其然,但溺于私爱,故前车既覆而后车不改辙也。今诸王承宠遇之恩有过厚者臣之愚虑不惟虑其恃恩骄矜也。昔魏武帝宠树陈思,及文帝即位,防守禁闭,有同狱囚,以先帝加恩太多,故嗣王从而畏之也。此则武帝之宠陈思,适所以苦之也。且帝子何患不富贵,身食大国,封户不少,好衣美食之外,更何所须?而每年别加优赐,曾无纪极。俚语曰:‘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言自然也。今陛下以大圣创业,岂惟处置见在子弟而已,当须制长久之法,使万代遵行。”疏奏,太宗甚嘉之,赐物百段。

  贞观十三年,谏议大夫褚遂良以每日特给魏王泰府料物,有逾于皇太子,上疏谏曰:“昔圣人制礼,尊嫡卑庶。谓之储君,道亚霄极,甚为崇重,用物不计,泉货财帛,与王者共之。庶子体卑,不得为例,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而先王必本于人情,然后制法,知有国家,必有嫡庶。然庶子虽爱,不得超越嫡子,正体特须尊崇。如不能明立定分,遂使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徒承机而动,私恩害公,惑志乱国。伏惟陛下功超万古,道冠百王,发施号令,为世作法。一日万机,或未尽美,臣职谏诤,无容静默。伏见储君料物,翻少魏王,朝野见闻,不以为是。《传》曰:‘臣闻爱子教以义方。’忠、孝、恭、俭,义方之谓。昔汉窦太后及景帝并不识义方之理,遂骄恣梁孝王,封四十余城,苑方三百里,大营宫室,复道弥望,积财镪巨万计,出警入跸,小不得意,发病而死。宣帝亦骄恣淮阳王,几至于败,赖其辅以退让之臣,仅乃获免。且魏王既新出閤,伏愿恒存礼训,妙择师傅,示其成败。既敦之以节俭,又劝之以文学。惟忠惟孝,因而奖之道德齐礼,乃为良器。此所谓圣人之教,不肃而成者也。”太宗深纳其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周关于封侯权利分配问题叙述详尽,贯穿古今,向皇帝直陈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太宗的赞赏。

  B.谏议大夫认为应厘清“权利”与“等级”,不能使名分都相等,而应该确立好各人的名分区别。

  C.谏议大夫以“义”的道理,阐发出对于权利无限膨胀所致后果的感慨,并以此劝勉太宗,赏赐不能过度。

  D.马周与谏议大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对于权利的任用与分配问题,给予了太宗皇帝不同的思考,都相应得到了赞许。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昔魏武帝宠树陈思,及文帝即位,防守禁闭,有同狱囚,以先帝加恩太多,故嗣王从而畏之也。

  (2)宣帝亦骄恣淮阳王,几至于败,赖其辅以退让之臣,仅乃获免。

  参考答案

  11.(3分)A(马周并不是仅仅因为详尽叙述了封侯权利分配的问题,而得到太宗的'赞赏。)

  12.(10分)(1)从前魏武帝宠幸扶植陈思王,等到文帝即位后,对陈思王采取了监视禁闭的措施,让他进监狱当囚犯,这是因为先皇给他的恩赐太多,所以继位的君主惧怕于他。(“宠树”、“加恩”、“畏”,大意2分)

  (2)宣帝也娇惯淮阳王,差点造成汉的衰败,最后仰赖退让之臣的辅佐,才获得幸免。(“骄恣”、“几至”、“仅乃”,大意2分)

【贞观政要的阅读理解】相关文章:

社戏阅读理解04-01

《白鹭》阅读理解09-06

《夏夜》阅读理解06-20

《社戏》阅读理解01-17

《变》阅读理解10-21

《山雨》阅读理解09-24

时间阅读理解11-11

《旧唐书》阅读理解08-10

做阅读理解的技巧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