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楚怀王的典故是什么

时间:2023-06-25 16:41:22 飞宇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楚怀王的典故是什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典故吧,从典故中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典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楚怀王的典故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楚怀王的典故是什么 1

  最近楚怀王又火了一把,电视剧《思美人》中,饰演楚怀王熊槐的是乔振宇,这枚老腊肉长得赏心悦目,非常符合历史上有美男子之称的楚怀王的形象。除了在外型上符合历史人物以外,乔振宇还将一国之君楚怀王从豪情壮志到昏庸的一生演绎得淋漓尽致。楚怀王亲近奸佞远离贤臣,爱国诗人屈原敢于直谏,却被楚怀王放逐。最后的结局,楚怀王听信了子兰等人的话,答应去秦国武安赴秦昭王的"鸿门宴",结果被秦昭王扣押,病死异乡。很多人对楚怀王的形象认知有偏差,觉得他非常昏庸无道,但实际上,楚怀王执政前期是有很大的作为的,否则他怎么能够令楚国与虎狼之国秦国相抗衡呢?

  在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楚怀王的典故,从这些典故中,你一定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明君楚怀王的。

  首先要讲的是"雪中送炭"的故事。那是一个年末,正值隆冬,楚国各地都相继下起了大雪,天气非常寒冷。楚怀王很怕冷,早早地就在宫殿里烧起了炉子。尽管炉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的温度远高于屋外的温度,但楚怀王还是觉得冷,就算裹上厚厚的皮大袄,他仍然觉得寒冷无比。这是什么鬼天气,怎么这么冷?楚怀王不禁沉思起来,他在有炉火有皮袄的情况下都冻得瑟瑟发抖,那他的那些臣民们还不知道有多冷呢?他们可没有这样好的条件呀!想到这里,楚怀王良心发现,就下了一个命令,派人在全国范围内给贫苦的百姓们送去煤炭取暖。百姓们的确在忍受严寒的天气,他们收到楚怀王分发的煤炭后,非常高兴和感动,直夸楚怀王是一位为民着想的国君。这个就是成语雪中送炭的来历,没想到吧,竟然跟楚怀王有关。

  有关楚怀王的典故还有"巫山云雨",相传楚怀王曾经在云梦台游玩,可能玩得太久有些疲惫,楚怀王就在这个地方睡着了。楚怀王睡得很香,还做了一个"春梦"。在梦中,楚怀王遇到了一个姿容绝美的女子,这女子还对楚怀王倾诉衷肠,她说她是巫山之女,非常爱慕楚怀王,并且愿意把自己的枕头和席子分一半给楚怀王。楚怀王听出了美人的话外音,激动万分,立即就宠幸了她。到了分别的时候,巫山之女告诉楚怀王,以后他若是想念她了,直接到巫山去找她就可以了。她还说早上的时候是"朝云",晚上的时候是"行雨"。此后,便有了"巫山云雨"这个词语。

  我们经常会说到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无功不受禄",而楚怀王则来了一个"无功受禄"。大家都知道,楚怀王处于战国时期,那可是年年征战啊!赵国在战国末期变得强大起来,且不断地攻击楚国。楚国有一个叫做杜赫的人求见楚怀王,向楚怀王献上一计,可使赵国与楚国交好。楚怀王觉得杜赫很厉害,打算封他做五大夫,并派其出使赵国。可陈轸却劝说楚怀王:"杜赫还没有完成您交给他的任务就得到了提升,这就是无功受禄。臣建议等杜赫完成使命后,再封给他五大夫的职位。"杜赫见楚怀王对他居然没有半点表示,就拒绝出使赵国。这时陈轸就说:"大王,您看,杜赫不答应出使赵国,一定是他心中有鬼,只是想要从您这里骗取到爵位和赏赐而已。现在您不给他爵位,他就不为您做事了!"

  说了几个楚怀王的典故,你看出来楚怀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了吗?楚怀王有功也有过,他的功绩是,执政前期大胆任用屈原改革,让楚国迅速的强大起来;而他在立功的同时,执政后期,楚怀王偏信奸佞,远离忠良,还对忠心耿耿的屈原大加迫害,流放远地。楚国朝政中有问题,他不解决,仿佛被蒙蔽了视听,俨然就是一代昏君。最后,楚怀王坚决不受秦昭王的要挟,保住了楚国国君的气节,算是他人生最后做的一件有理智 ,受人敬佩的事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熊槐是楚威王之子。楚国自楚肃王开始,经过近60年的休养生息,到楚威王后期,国势达到顶峰,与先后崛起的齐、秦并列为三大强国,楚国成了当时诸侯中最大的国家,也是当时物产最丰富、人口最众多、军队最强盛的国家。

  楚威王十一年(前329年),楚、秦联合伐魏,期间魏赂秦上洛,于是秦国倒戈,魏国在南阳击败楚军,是为陉山之战。同年,楚威王去世,熊槐即位,是为楚怀王。

  楚怀王五年(前324年),惠施主张以韩、魏合齐、楚,因此魏国以太子魏嗣(即魏襄王)入质于齐,公子高入质于楚。同年魏嗣返魏。

  楚怀王六年(前323年),楚国打着送魏公子高回魏国夺太子位的旗号,派大司马昭阳带兵攻入魏国,在襄陵(今河南睢县)大破魏国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夺取了魏国的八座城池,一雪陉山之耻。同年,秦、楚、齐举行啮桑会盟。次年,因魏惠王耻于襄陵之败,张仪趁机游说魏王推行连横,提出联合秦、魏、韩来攻打齐、楚的主张,并担任魏相。楚、齐闻讯想要攻打魏国,因雍沮劝阻而作罢。

  楚怀王七年(前322年),因齐国封与楚国有旧怨的`靖郭君田婴于薛地,楚王大怒,想要攻打齐国,因公孙闬的劝说而作罢。楚王又派昭阳向田婴提出用数倍之地来交换薛地的请求,田婴不同意。

  楚怀王八年(前321年),韩国想要用中原之地交换魏国的上党地区。因这样交换土地会使韩、魏壮大,楚国和赵国陈兵边境,逼迫韩、魏取消了这次交易。

  合纵图强

  合纵伐秦

  楚怀王十年(前319年),楚国因谋划灭越,在广陵(今扬州)筑城。同年,楚怀王称张仪“不忠不信”,施压魏国驱逐张仪,而公孙衍则得到东方各国的支持而升任魏相。至此,合纵的形势便形成了。

  楚怀王十一年(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并推举楚怀王为纵长。东周赐胙于楚怀王。这一次合纵中,一说楚军未见出兵记载,一说楚国出兵夺取新隍、於、长亲之地。义渠亦乘机起兵击败秦军。魏、赵、韩三国则出兵函谷关与秦交战,被秦国击败。由于本战中魏国受到损失较大,魏使惠施出使楚国,要和秦讲和;同时楚国大臣杜赫也指出楚国正面临着“东有越累,北无晋,而交未定于齐、秦,是楚孤也”的困境,希望与秦国和谈。于是五国纷纷退兵。次年秦军乘胜追击,大胜韩赵联军,合纵宣告失败。

  变法图强

  楚怀王十二年(前317年)开始,楚怀王任用屈原进行变法,变法的内容包括“励耕战、举贤能、反壅蔽、禁朋党、明赏罚、移风易俗”等。由于改革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加之楚怀王听信了上官大夫的谗言,这次改革最终失败了。但是,部分新政仍然得以推行。

  佯装救韩

  楚怀王十四年(前315年),秦军在浊泽击败韩国。韩王为同秦国讲和,约定与秦国一起伐楚。楚王用陈轸之计,骗韩王说楚国已经出兵救韩。韩王中计,取消了和秦国的和谈。秦兵再至,楚国却没有履行救韩的承诺。此时韩国难以抵挡秦军的进攻,大败,不得不向秦国求和。

  合纵存燕

  同年,齐国趁秦、韩、赵、楚势力都困在韩国战场(一说此动机附会马陵之战,不可信)、且燕国发生子之之乱的时机,出兵伐燕。楚怀王十五年(前314年),齐国成功吞并了燕国,震动天下。

  当时,楚王欲联合赵、魏等国一道伐齐,来使燕国复国。楚国甚至许诺向魏国割地六城,来确保魏国能留在同盟中。然而,秦国却以救齐之名出手干预,一边出兵攻下魏国的曲沃(毗邻函谷关,与山西名城曲沃为两地),一边联合韩国对魏国进行外交施压,从而逼迫魏国退出了合纵伐齐的联盟。于是这次伐齐便作罢了。燕国在两年后才得以复国。

  丹阳之败

  齐楚同盟

  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楚国转而与齐国结盟,北围秦国的前一年攻下的曲沃、以及於中地区(地处商於),来扼制秦国东出。

  一说同年,越王无彊发兵攻打齐国。齐王为了避免战祸,竟写信劝越王转而攻打楚国。信中称此时“楚三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於中,以至无假之关者三千七百里,景翠之军北聚鲁、齐、南阳”,兵力分散,是越国伐楚的良机。越王听从。于是楚王不得不调兵击退越王的军队。

  见欺张仪

  同年,在齐国的帮助下,楚国已经攻下了秦的曲沃,将要继续进攻於中。

  此后,秦国想要断绝齐楚之交。楚怀王十六年底至十七年年初(前313-312年),秦惠文王与魏襄王在临晋、蒲坂(两地隔黄河相对)会盟,会上讨论到分化齐楚的问题。期间,楚大夫景鲤出使秦国,也跟随秦王参加了这次会议。此时,楚王仍然较为重视齐楚之交,他担心景鲤的这一举动会使齐国误会楚国暗中与秦、魏交好,便责问了景鲤。

  其后,秦国继续离间齐楚。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年末,张仪出使楚国,欺骗楚怀王说,如果楚王断绝和齐国的盟约,秦国就会将六百里商於之地归还给楚国。怀王中计,不顾陈轸的劝阻,与齐国断交。但秦国却迟迟没有兑现承诺。

  楚怀王十七年(前312年)年初,楚国调动此前北聚边境的景翠一军,包围了韩国的雍氏(今河南长葛)。韩国派冷向向秦国求援。与此同时,齐国、宋国也发兵围攻魏国的煮枣(今山东东明)。

  面对以上五国大战的局势,秦惠文王口头答应了救韩及联魏攻楚的方案,但还是心存观望。而楚怀王则派出昭鱼、屈匄在边境与秦国谈判,试图争取秦国。随后,秦国大臣甘茂力劝秦王伐楚。他和纵方的苏秦都已看出,如果秦国不及时救援、拉拢魏韩,魏韩就会投向楚国的阵营。因此秦王下定了救韩伐楚的决心。同年,张仪声称前一年只许给楚国六里地,秦楚关系彻底破裂。战争一触即发。

  丹阳、蓝田之战

  主词条:蓝田之战

  楚怀王十七年(前312年)春,由于秦国已经表态,加之愤于被张仪欺骗,楚怀王决定发兵攻打秦国。陈轸劝楚王继续与秦国议和,一同攻打齐国,楚王不听。

  丹阳、蓝田之战(2张)

  于是楚王发动丹阳之战,派将军屈匄进攻秦国的商於;与此同时,雍氏和煮枣的战役也还在继续。在对峙中,秦军分三路反击楚军。首先,中路的魏章在丹阳(今河南西峡县以西、丹水以北地区)大破楚军,斩首八万,俘虏楚将屈匄,楚国“通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然后魏章率军向西进攻,与西路向东进攻的甘茂会合,攻取了楚汉中六百里地(今汉水中游两岸地带),设置汉中郡。东路的樗里疾曾帮助魏章打败楚将屈匄,又帮助韩国反攻楚景翠所部得胜,接着就向东进发,帮助魏国打败齐军于濮水一带,齐师败走。魏军随后还攻打了附近的楚国襄丘。

  楚怀王因汉中失守而大怒,再召集全国的部队进攻秦国,大军深入到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距咸阳不到一百五十里,与秦军激战。一说此役楚国战败,并割让两座城池求和;另一说楚国此役得胜,还一度拉拢到韩国。然而不久韩魏又袭楚,攻到了邓(一说召陵附近,一说今河南邓州,一说湖北襄樊),迫使楚退兵。是为蓝田之战。魏章还曾会合韩军攻楚,取得上蔡(今河南上蔡)。次年,秦国进一步攻取楚国的召陵(今河南召陵)。(丹阳、蓝田之战图册来源)

  丹阳、蓝田之战的惨败使得楚国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

  秦楚议和

  楚怀王十八年(前311年),在这样的形势下,楚国不得不向秦国求和。此次秦楚谈判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秦国提出归还汉中,换取楚国驱逐陈轸、昭过(一说即召滑)。由于昭过本人、楚廷亲齐派以及秦国大臣甘茂的反对,此事不了了之。

  第二阶段:秦国提出归还武关之外的土地(即汉中之半),换取楚国的黔中郡。

  第三阶段:楚王要求秦国交出张仪,来交换黔中郡。

  第四阶段:张仪至楚,被楚王囚禁,本来将要被杀。由于楚王舍不得割让黔中郡,加上张仪贿赂靳尚、郑袖为自己说情,楚王最后还是释放了张仪,而秦国也就没有得到黔中郡。两国达成了连横共识。

  当张仪回国时,楚王担心张仪会继续败坏楚国,靳尚便自请为楚王跟随、监视张仪,却不幸遇刺身亡。此外,《屈原列传》记载,张仪离楚后,屈原恰好出使齐国返回,质问怀王为何不杀张仪;怀王悔悟,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而《张仪列传》则记载,张仪在楚时,屈原便劝阻了怀王,但怀王没有听从。

  无论如何,至此,楚国和秦国成为了盟国。

  时纵时横

  转而合纵

  楚怀王十八年(前311年),张仪返回秦国后,楚王又派昭雎出使秦国,巩固楚秦关系。昭雎还没有抵达,秦惠文王就去世,秦武王即位。这时,诸侯听闻张仪不被新王宠信,纷纷和秦国断交,转而和齐国结盟。

  楚怀王十九年(前310年),张仪被驱逐出秦国,转而去魏国为官。见此情形,楚王亦背弃了和秦国的盟约,逮捕昭雎来向齐国示好。桓臧游说楚王,称昭雎和张仪的交情也能巩固楚魏关系,劝楚王释放昭雎,楚王听从。不久后魏相田需去世,一说张仪接任魏相,一说楚国支持魏太子魏遫(即魏昭王)做了魏相。于是,魏、楚、齐等国合纵的局势又一次形成了。次年,张仪去世。

  秦攻楚可用的两条水道

  楚怀王二十一年(前308年),秦武王派司马错从巴蜀水路攻打楚国的黔中一带,未能完全攻克。

  用间灭越

  战国楚越地图

  早在楚怀王十七年(前312年),楚国与秦、魏、韩对峙时,越国曾援助魏国战船、箭矢等武器。因此,楚王加紧了灭越的准备,以消除后顾之忧,并将领土扩展到江东一带。。

  楚怀王十九年至二十三年(前310-306年),楚王派召滑在越国活动,制造越国内乱。前306年,越国大乱,楚国趁此机会进攻越国,将其灭亡,并在江东设郡。至此,楚国疆域空前辽阔,南至厉门塞(一作濑胡,今广西桂林),东至句章(今浙江宁波)。

  假纵胁秦

  楚怀王二十一年(前308年)起,楚国在外交上转变为中立方。这一时期,楚国常常采用“假纵胁秦”的策略,试图通过作势援助、结交其他合纵国,来逼迫秦国割地赂楚(尤其是归还楚国的失地);一旦得地,楚国就会保持中立,乃至背叛合纵、与秦国连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宜阳之战和皮氏之战。

  楚怀王二十一年(前308年)秋,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见宜阳之战)。一开始,楚王曾想要救援韩国,因陈轸反对而作罢。同时,秦武王向楚国空口许诺,称如果楚国愿意保持中立,秦国就会归还汉中,楚王应允。等到次年秦韩战事胶着时,楚国又背秦助韩。楚将景翠发兵干涉,作势要援助韩国;此外,楚国还扬言要攻打给秦国借道的东周。秦国恐惧,将煮枣献给楚国。于是景翠保持中立,秦国得以攻下宜阳。战后,楚王又向秦国索要前一年许诺的汉中,秦王不同意。

  楚怀王二十二年(前307年),秦武王崩,秦昭襄王即位。同年,楚王第二次攻打韩国的雍氏。昭应率楚军持续围攻五月后,雍氏粮草殆尽。韩国向秦国求援,虽然此时秦宣太后因出身楚国而不愿救韩,但甘茂还是说服秦王救援韩国。于是楚国退兵。

  同年,秦、楚联合攻打魏的皮氏(今山西河津)。楚国背秦助魏,欲借机要挟秦国割地于楚;同时,魏太子魏遫来楚为质。面对这种情形,秦将樗里疾怒而与魏国讲和,并诱骗楚王放归魏太子,然后和魏国一起反攻楚国。由于魏太子从中调停,最后三国偃兵而散。

  楚怀王二十三年(前306年),齐王因不愿看到秦楚联合,写信劝楚王加入合纵。楚王采纳昭雎的建议,一边交好齐、韩,一边厚待秦国重臣樗里疾,再挟齐韩之势来迫使秦国割地赂楚。仅仅一年后,楚国就背齐合秦,得到了秦国归还的土地。楚王的这一策略,在短期内一度“取地于秦”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却使楚国失信于诸侯,为垂沙之战埋下了隐患。

  黄棘之会

  早在楚怀王二十二年(前307年),因出身楚国的秦宣太后主政,秦楚关系已便有所回温。此后,两国关系进一步好转。

  楚怀王二十三年(前306年),楚王得知身为宣太后外族的向寿很得秦王宠用,就重赂向寿。向寿将解口地(今河南孟津区)赠给了楚国。

  楚怀王二十四年(前305年),秦昭襄王厚赂楚国,秦楚联姻,成为盟国。这一年,楚、秦一起攻打韩国,围纶氏。而向寿也在楚怀王的推荐下登上秦国相国之位。大致在同年或次年,屈原因反对秦楚结盟被放逐汉北。

  楚怀王二十五年(前304年),楚王与秦王在黄棘举行会盟,是为黄棘之会。同年,秦国把上庸(今湖北竹山县,汉中的一部分)归还给楚国。

  垂沙之难

  秦楚失和

  楚怀王二十六年(前303年),齐、魏、韩以楚国背叛合纵盟约为由,攻打楚国。楚国用太子熊横为质,换取秦国的援军。双方休战。同年或次年,楚国以新城为主郡,来防备秦国从宜阳的进攻,与秦国的关系出现裂痕。

  楚怀王二十七年(前302年),楚太子在秦斗殴,杀死了秦国的一位大夫,逃回楚国,使得秦楚关系进一步恶化。这一年,秦国与韩、魏会盟,向魏国归还前一年攻取的蒲阪。列国形势发生了变化。

  垂沙之战

  主词条:垂沙之战

  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楚国与齐、韩、魏、秦四国之间爆发垂沙之战。

  关于垂沙之战的发端,有两种说法。一说为,齐韩魏谋划攻楚,孟尝君田文担心秦国还会像前年一样救援楚国;为了离间秦楚关系,田文便欺骗楚王说齐国欲与楚国合纵伐秦,楚王答应。然而这时,齐魏韩却出尔反尔,一起攻打楚国;而秦国因知悉楚国先前想要伐秦,也不救楚国。因此楚国大败。另一说则云,齐国和秦国是相约攻打楚国。

  垂沙之战

  在本次战役中,齐、韩、魏、秦四国伐楚,进攻楚国的方城(南阳地区)。楚将唐眜率楚军主力在泚水与齐魏韩联军对峙六月之久,最终在垂沙进行决战,三国联军大破楚军,攻占了楚国宛(今河南宛城区)、叶(今河南叶县)之北的土地、唐蔑阵亡。此外,楚臣昭雎在重丘抵御秦军,一度取胜,守住了重丘

  同年,秦国攻打楚国的新城。次年,即楚怀王二十九年(前300年),新城沦陷,秦军斩首二万,杀楚将景缺。

  此后,楚王恐惧,欲割让给齐国六座城池,以太子为质,来向齐国求和。但昭雎认为,可以同时与秦国和谈,齐国害怕楚、秦修好,就不会向楚国索要土地。楚王听从了他的建议,一边派景翠、昭应送太子入齐为质,与齐国达成了休战协议;另一边派景鲤、苏厉入秦和谈,用近万把弓弩、四十万箭矢、及重刃等地赎回了秦国此年侵占的新城。

  庄蹻暴郢

  在垂沙之战后,楚国又发生了内乱,史称“庄蹻暴郢”事件。此事使得楚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对于庄蹻暴郢的性质,学界有三种说法,分别是平民起义、将领叛乱和越人反叛。其中,说法一多以《韩非子·喻老》“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治”为依据,说法二多以《史记·西南夷列传》描述庄蹻入滇时所载“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为依据,双方各执一词;说法三则忽略了“昧之难,越乱”上下文的时间,不能自圆其说。对于此事时间的界定,多在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垂沙之战以后。此外,学界对此庄蹻与二十年后“庄蹻入滇”中的楚将庄蹻是否为同一人也有争议。不论何种说法,“庄蹻暴郢”事件发生在楚怀王晚年,是无疑的。

  庄蹻暴郢事件的影响是深远的。此事过后,“楚分为三、四”,一说是楚之领土分裂为三四块,另一说则是楚国的党争派系分为三四支总之,楚国发生了严重内乱。

  客死于秦

  楚怀王二十九年(前300年),韩国发生公子争位事件,因齐军入韩干涉[,秦楚支持的公子几瑟出逃,而韩咎(即韩厘王)被立为太子。几瑟流亡至楚后,楚王礼遇他,让他住在阳翟,并发兵十余万第三次攻打韩国的雍氏,想要以此帮助几瑟回国当太子。同时,楚王谋求秦国的支持,但秦国受韩国游说不再干涉此事。最后,楚军败退,无功而返。

  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秦国攻打楚国,取八城,及前一年归还楚国的新城。同年,秦军又攻取了新市。其后,秦王写信约怀王在武关会盟,信中承诺两国结盟后秦国会归还楚国失地,对怀王威逼利诱。

  楚怀王见信后,心生畏惧,担心赴约将受骗,不赴约又会激怒秦国。此时屈原已被召回,与昭睢皆称“秦是虎狼之国、不可信”,劝怀王不要去。但怀王的小儿子子兰以不应破坏和秦国的邦交为由,劝怀王赴约。怀王最终还是前往武关。结果秦国在后面伏兵埋伏,关闭了武关的大门,断绝了怀王回国的道路,将怀王劫持到了咸阳,要求楚王用附属国的礼仪朝见秦王。怀王大怒,后悔没有听昭雎的话。此后,秦王逼迫怀王割让巫郡和黔中郡,被怀王严词拒绝。于是秦国扣押了怀王。游腾劝秦王释放怀王,秦王不听。

  怀王被扣留期间,在齐国为质的太子熊横却答应向齐国割让下东国五百里地,从而得以回国继承王位,是为楚顷襄王。回国后,顷襄王不愿兑现承诺,于是齐国攻打楚国。随后,一说顷襄王派大臣到秦国去求援,击退了齐军;另一说为秦国担心齐国壮大,所以主动救楚。

  楚顷襄王元年(前298年),因秦国未能从怀王手中索要到土地,秦王发怒,攻打楚国,斩首五万,取析地十五城而去。同年,孟尝君率齐魏韩三国联军攻秦,期间施压秦国释放楚怀王,但秦王还是不同意。

  楚顷襄王二年(前297年),楚怀王逃走,秦国发觉后便关闭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怀王逃到赵国,赵国不让他入境。怀王企图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捉住。怀王只好再次回到了秦国。

  楚顷襄王三年(前296年),楚怀王在咸阳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怀王去世后,楚国人长久地思念他。故范增说:“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正因楚人对怀王的怀念,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项梁将楚怀王之孙熊心立为楚怀王,“从民之望也”。

【楚怀王的典故是什么】相关文章:

楚怀王与屈原的故事02-18

楚女窥墙的诗词典故04-14

同舟共济的典故是什么01-17

安步当车的成语典故是什么01-15

以儆效尤是什么典故01-17

楚灵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01-17

未雨绸缪的文学典故是什么11-23

《高山流水》的典故是什么01-15

庄周梦蝶的典故是什么04-15

开卷有益的成语典故是什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