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蒲鞭示辱的典故

时间:2023-08-03 08:52:35 宜欢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蒲鞭示辱的典故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中华上下五千年,产生了无数故事。当你说出一个典故的时候,知道它背后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吗?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典故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蒲鞭示辱的典故,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典源出处

  《艺文类聚》卷八十二引《东观汉记》曰:“刘宽迁南阳太守,温仁多恕,吏民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后汉书 · 刘宽传》: “延熹八年,(宽) 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南史·崔祖思传》:“祖思叔父景真,位平昌太守,有惠政,常悬一蒲鞭而未尝用。”

  释义用法

  后汉刘宽任地方官时,对下属和百姓宽厚,有人犯了过失,只用蒲做的鞭子来打他,目的不是使其皮肉受苦,而是让其感到羞耻。后以此典称颂官员为政宽宏仁厚,以感化为主。

  成语出处:

  《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成语辨析:

  各怀旧恩,又心服他前知,加意用情,手腕偷力,蒲鞭示辱而已。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

  汉朝时期,官员刘宽为官清正,善于从心理上去治理他的辖区,他不用很残酷的刑罚,对于部下或百姓犯错时,只是用蒲鞭抽几下而已,让他自己感到羞辱,下次好知错必改。

  用典形式:

  【蒲鞭】 唐·李白:“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宋·苏轼:“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鞭蒲】 明·徐渭:“一钱亦掷水,三尺只鞭蒲。”

  【施鞭蒲】 明·高启:“我本野人偶叨禄,向汝未忍施鞭蒲。”

  【蒲鞭悬】 清·王士禛:“试吏岳麓下,蒲鞭悬不施。”

  【示耻蒲鞭】 唐·白居易:“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

  【政成蒲鞭】 宋·陆游:“政成蒲鞭亦不用,地上钱流仓粟红。”

  【蒲岂非鞭】 宋·陆游:“盛怒姑小忍,虽蒲岂非鞭?”

  【不施安用蒲】 宋·苏轼:“老幼化服一事无,有鞭不施安用蒲。”

  【蒲正不须鞭】 宋·陆游:“棠宜使可爱,蒲正不须鞭。”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官员叫刘宽,字文饶。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潼关)人。东汉时期宗室名臣,汉高祖刘邦十五世孙、司徒刘崎之子。

  刘宽为汉高祖刘邦的十五世孙,他的父亲刘崎,在汉顺帝在位时官至司徒。刘宽自少年起便研习《欧阳尚书》、《京氏易》,尤其擅长《韩诗外传》。在观星、占卜、算术、历象等方面,他都深得其师的学识,号称“通儒(学识渊博的儒者)”。

  汉桓帝在位时,刘宽获大将军梁冀征辟,经五次升迁后担任司徒长史。当时京师发生地震,朝廷特别接见并询问计策于他。后来,刘宽出任东海王刘臻的国相。

  刘宽的性情温和善良,从来没有发过脾气,即使在急迫匆忙时,也未曾见他容色严厉,言辞急迫。他的夫人对此也感到奇异,为了试探刘宽的度量,想激他愤怒。

  有一次,正当刘宽整理好衣冠穿束,准备上朝时,夫人命侍婢捧肉羹进入,故意将肉羹翻倒沾污刘宽的朝服,而刘宽神色不变,仍然和祥关心地慰问侍婢说:“肉羹是否烫伤了你的手?”他的宽宏度量,竟然了到此程度,天下的人闻风都尊称他为宽厚的长者。

  延熹八年,朝廷征召刘宽为尚书令,又升任南阳太守。刘宽掌理三郡,办理政事,仁厚宽恕,就算在很急迫的时候,也没有看见他脸色急切有变。他常常认为“以刑罚治理百姓,百姓虽然不触犯刑罚但难免有过失”。

  属下官吏有了过错,只以薄鞭轻罚,以示耻辱而已。施行政策有功,都让给属下,灾祸出现时,便自己引咎负责。每到县中亭传旅舍,一停下来,就招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手执经书对讲。看到父老慰问农作的话,见到少年勉励他们善事兄长,百姓感念他的德政,渐渐都深受感化。

  他为政以宽恕为主,被海内之人称为长者。汉灵帝时被征为太中大夫,在华光殿侍讲。后转任侍中、屯骑校尉,再迁宗正、光禄勋。熹平五年(176年)至光和四年(181年)间,两度出任太尉,位列三公之首。官终光禄勋,封逯乡侯。

【蒲鞭示辱的典故】相关文章:

历史典故《卖狗嫁女的典故》08-10

成语典故09-08

成语典故07-25

吴牛喘月的典故07-26

倒霉的典故01-06

打尖的典故11-30

暴虎冯河的典故01-14

交头接耳的典故07-24

驾轻就熟典故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