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汗牛充栋的诗词典故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典故吧,典故在传达表现事物事理中毕竟是隔了一层,是一种由彼而产生的联想,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典故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汗牛充栋的诗词典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典源出处
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为传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gu)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攻讦很怒,以辞气相击排冒没者,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或合而隐,或乖而显。后之学者,穷老尽气,左视右顾,莫得而本。”
释义用法
柳宗元在《陆文通先生墓表》中写道,前代为孔子《春秋》作注疏的人非常多,他们的书放着时堆满了屋子,搬运起来可以使牛马累得出汗。后以此典形容书籍极多。
用典形式
【汗牛】清·丘逢甲:“人才几辈徒功狗,文字何能只汗牛?”
【汗马牛】宋·陆游:“平生著书汗马牛,一事不施今白头。”
【汗牛文】清·黄遵宪:“徒积汗牛文,焉用扶危颠?”
【汗牛书】宋·陈师道:“生须着锥地,何赖汗牛书。”
【汗牛充栋】宋·陆游:“汗牛充栋成何事,堪笑迂儒错用功。”明·唐寅:“汗牛充栋不可计,怡然蹲偃于其间。”
【陆家充栋】清·黄景仁:“陆家充栋曹盈仓,养就君才许华赡。”
成语出处
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汗牛充栋”。
成语典故
陆文通是唐代很有声望的大儒,他本名陆淳,字伯冲,后来为避皇帝讳,改赐名质,谥号“文通”。陆文通去世后,唐代柳宗元曾为他写作墓志铭《陆文通先生墓表》。
柳宗元在《陆文通先生墓表》里赞扬了陆淳对儒学研究所做的贡献,他说,孔子作《春秋》,流传了一千五百年,给《春秋》作传知名的有五家,流行的是其中三家。给《春秋》作论作注、作疏作说的人,成百上千。研究《春秋》的各种说法都有,他们所写的书,如果保存下来就会充满屋子,拿出来就会使拉车的牛马累得出汗。书中有的意见相合,内容隐晦;有的意见相悖,内容明显。面对如此多的资料,后来学习的人,用尽力气,学到老死,也不知道哪个是原意。意见不同,甚至造成父子间伤了和气,君臣相互诋毁,只因孔圣人太难被理解。
而陆淳博学多才,把各种说法融会贯通,并且经常讲学说道,使普通百姓和孩童都能够学习孔子的思想。他把自己的见解著成《舂秋集传纂例》、《春秋微旨》、《舂秋集传辨疑》等,开后人怀疑经传的风气。这些著作一经问世,陆文通便成了名噪一时的大儒,一直从尚书郎、国子博士、给事中做到了皇太子侍读。他的学说也得到了皇帝的欣赏,在他生病期间,皇帝曾亲自探望。由于著书立说,陆淳过世之后,得到“文通”先生的谥号。
成语寓意
什么东西又能塞满房屋,又能让牛累得出汗呢?是浩如烟海的典籍。这其实是中国古代对藏书丰富的一种描述,能让人联想起书的主人学识渊博。事实上,中国古代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这样巨大的藏书量和中国文明的连续性以及文治社会的传统密切相关,是中国文化的骄傲。当然,汗牛充栋的典籍让人无法全部读完,所以,选择经典就显得至关重要。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联合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运用示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世传养生术,汗牛充栋,行而效者谁也?”
宋·陆九渊《与林叔虎书》:“又有徒党传习,日不暇给,又其书汗牛充栋。”
宋·陆游《冬夜读书有感》:“汗牛充栋成何事,堪笑迂儒错用功。”
【汗牛充栋的诗词典故】相关文章:
汗牛充栋造句01-15
汗牛充栋的意思及造句12-07
汗牛充栋怎么造句03-20
汗牛充栋解释及造句01-17
诗词典故01-10
汗牛充栋的近义词是什么12-02
汗牛充栋的反义词08-14
汗牛充栋的意思和造句01-14
炙手可热诗词典故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