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多难兴邦的典故

时间:2022-01-17 16:34:33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多难兴邦的典故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

  兴:兴盛。邦:国家。源自《左传·昭公四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春秋时,楚灵王想称霸诸侯,于公元前538年派使臣椒举前往晋国游说,希望晋平公说服一些诸侯拥护楚国。开始时,晋平公并没答应,但晋大夫司马侯则认为可以应允。他说:“楚王的过分要求,或许是上天想让他满足欲望,从而增加别人对他的.憎恨,然后给他降下惩罚。”晋平公认为:晋国地处险要,多产马匹,邻国齐、楚多祸难,有这三个有利条件,不必害怕楚国的威胁。司马侯则认为:国君致力于修明德行至为重要,因为光靠地势险要和马匹,是不能巩固自己的。或者因多难而巩固了国家,开辟了疆土;或者因无难而丧失了国家,失掉了疆土,怎么能幸灾乐祸呢?他进一步说道:“齐国因有仲孙之难而桓公成了霸主;晋国因有里克、丕郑之难而文公成了霸主。可卫国、邢国并无祸难,却被敌人灭掉了。”司马侯的结论是:“只依靠这三条而不修德政,挽救危亡还来不及,怎么能够成功呢?您还是允许他们吧。”晋侯最后只好答应了楚国的请求。

  后人据此引申出成语“多难兴邦”,指多灾多难的局面,有时反而可以激发人民发愤图强,战胜困难的斗志,使国家兴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