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不食人间烟火的典故

时间:2023-11-18 23:40:25 秀雯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食人间烟火的典故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典故吧,要准确理解有关典故的正确含义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错,用偏,产生笑话,影响意思表达,你还记得哪些典故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典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食人间烟火的典故

  原作“不吃烟火食”,道教谓神仙或修道的人不吃熟食,以示脱离尘世。源自《宋史·赵自然传》:“大中祥符中,又有郑荣者,本禁军,戍壁州还,夜遇神人谓曰:‘汝有道气,勿火食。’因授以医术救人。七年,赐名自清,度为道士,居上清宫。”

  赵自然,本名王九。13岁时得了重病,父亲把他带到青华观,许愿让他做道士。后来,王九梦见一个体貌魁伟、鬓发斑白的人,自称姓阴,把自己带到高山上,对他说:“你有道气,我教给你不吃五谷的方法。”那个人拿出青青的柏树枝叫他吃。王九醒来后,不再吃五谷,神清气爽,每当闻到煮熟的饭食就恶心呕吐,他只吃生果、饮清泉。宋太宗召见他,亲自问候,赐予道士服,并替他改名为赵自然。

  宋时文人常以“不吃烟火食”借指诗文立意高超,不同凡俗。黄庭坚《跋东坡乐府》:“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徐鹿卿《减字木兰花》:“狂吟江浦,不食人间烟火语;韦曲名家,也试河阳一县花。”反之,评诗文立意凡庸,则云“烟火气多”。《南唐书·孙鲂传》:“此非有风雅制度,但得人间烟火气多尔。”

  逮至明清,所谓“不食烟火”渐渐有了孤芳自赏、不近人情的意思。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我看你每每宁神养性,不食烟火,虽然有些道理,但这上面事迹,你何能晓得,却要观看?”

  现在一般用作“不食人间烟火”,已完全是贬义,指缺乏常识、不通世故;有时也用以讥讽人自命清高。

  不食人间烟火是褒义词吗?

  是,也作贬义,形容人性格孤僻,不合人群。

  不食人间烟火

  出处

  不食人间烟火: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九引《直方诗话》:“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示例

  不食人间烟火:“红藕香残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气。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 出自《庄子。逍遥游》

  俗,乃人间五谷。

  不食人间烟火,非俗人也。

  今多用于贬义,说那个人脱离大众。

  人间烟火是指炊烟,引申的意思就是饭,人人都得吃饭,只有神仙不用吃饭,所以用不食人间烟火来形容女孩子的清丽脱俗和惊世脱俗的魅力,就好像不吃人间饭食的仙子一般;用于别的人群时候形容这个人已经脱离了凡人的生理需求了。

  但用在特定的场合又含有贬义,形容一个人太清高,或者与社会脱节,与人群彻底隔离了,不喜欢沟通与交流。

  不被人间的浊气所染,超出人世这个范围的,有无限的幽雅与高贵。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独特的性格,以现代来说就已经算是不食人间烟火了。

【不食人间烟火的典故】相关文章:

历史典故《卖狗嫁女的典故》08-10

乐不思蜀的典故07-20

交头接耳的典故07-24

驾轻就熟典故08-11

安步当车典故01-17

转危为安的典故09-18

群龙无首的典故12-05

安步当车的典故01-14

乐不思蜀典故08-22

大材小用的典故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