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桓伊三弄的成语典故

时间:2023-07-26 12:36:07 赛赛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桓伊三弄的成语典故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你还记得哪些成语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桓伊三弄的成语典故,欢迎阅读与收藏。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出都,尚在诸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晋书·桓伊传》亦载,略同。

  释义用法

  晋代桓伊 (小字子野)善吹笛。王徽之 (字子猷) 与之素不相识,偶然相遇,便邀桓吹笛,桓伊即为他吹了三支调子。后以此典形容行为放达,不拘俗礼; 也用以咏笛、笛声等。

  用典形式

  【桓弄】 清·朱彝尊:“命棋怀谢赌,邀笛想桓弄。”

  【三弄笛】 清·王士禛:“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桓伊在】 唐·杜牧:“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桓伊步】 清·王夫之:“笛声恰在桓伊步,饭颗初逢杜甫山。”

  【桓伊笛】 唐·杜牧:“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唐·李郢:“唯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清·徐夔:“谁将清夜桓伊笛,吹入山阳向秀心。”

  【桓伊三弄】 宋·苏轼:“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缘窗幽梦。”宋·高观国:“回首罗浮今在否,寂寞烟迷翠垄,又争奈桓伊三弄。”

  【桓伊去后】 宋·苏轼:“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辜负,秋多少?”

  【桓伊独吹】 北周·庾信:“惟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

  【桓伊邀笛】 清·叶舒崇:“桓伊邀笛人谁在,谢傅围棋墅尚留。”

  【踞床吹笛】 宋·苏轼:“踞床到处堪吹笛,横槊何人解赋诗。”

  桓伊三弄的详细释义

  《晋书·桓伊传》:“﹝ 伊 ﹞善音乐,尽一时之妙…… 徽之 ( 王徽之 )便令人谓 伊 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伊 是时已贵显,素闻 徽之 名,便下车,踞胡牀,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据《神奇秘谱》载,琴曲《梅花三弄》即据此改编而成。后因以“桓伊三弄”指《梅花三弄》曲。

  宋 苏轼 《昭君怨·送别》词:“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緑窗幽梦。”亦借为梅花之典。 宋 高观国 《贺新郎·赋梅》词:“又争奈、 桓伊 三弄,开徧 西湖 ,春意烂。”

  桓伊三弄故事:

  在晋朝时期,桓伊他十分的善长吹笛,并有一支柯亭笛,尽一时之妙,无人能及。王徽之与桓伊虽然素不相识,但早就神往于桓伊的吹笛技巧,命人去请求桓伊:“听说您的笛子吹的非常好,能否为我吹奏一曲。”桓伊身为堂堂大将军,但对王氏父子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心仪已久。

  于是下车踞胡床,吹起《三弄》曲。桓伊吹笛之时,王徽之及官船上的人,或坐或立,鸦雀无声,都在静静地聆听笛声,完全沉浸在音乐艺术的境界之中。桓伊吹罢,扬长而去,宾主之间,始终不曾说过半句话。见《晋书.桓伊传》中记载。后来就为咏笛的典故。宋.高观国在《贺新郎》词中写有:“回首罗浮今在否,寂寞烟迷翠拢。

  又争奈、桓伊三弄。”亦作“桓笛”、“桓生笛”、“桓郎笛”。明.吴廷翰在《与大酉石上听泉》诗中写有:“静夜疑桓笛,南风想舜弦。”自择留:汉高祖六年(前201),汉高祖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他称赞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并说:“卿可自择齐地三万户。”

  张良谦虚地推辞说:“臣的那些计谋,不过恰好用上罢了,臣愿封在留就足够了。”于是高祖封张良为留侯。见《史记.留侯世家》。后来就因以“自择留”称誉功大不居,不求高封。宋.苏轼在《再和闻正辅表兄将至》诗中写有:“宁须张子房,万户自择留。”

【桓伊三弄的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伊尹放太甲的典故12-02

成语典故07-25

成语典故09-08

三国中的成语典故01-17

韦编三绝成语典故10-14

网开三面的成语典故11-29

狡兔三窟的成语典故12-08

举一反三的成语典故03-15

退避三舍的成语典故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