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红叶题诗的典故

时间:2022-11-30 11:49:45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红叶题诗的典故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叶题诗的典故,欢迎阅览。

红叶题诗的典故

  红叶题诗的典故1

  典源出处

  唐·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颇衰悴,不备掖庭,常书落叶随御沟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思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去接流人。’顾况著作闻而和之,既达宸聪,遣出禁内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和诗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睹红叶而吁嗟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迹,无不讶焉。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唐 ·孟棨 《本事诗 ·情感》:“顾况在洛乘门,与三诗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上。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余日,有人于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诗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另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宋 ·王铚 《补侍儿小名录》、宋·刘斧 《青琐高议》 中亦有类似记载。

  释义用法

  唐代宫中宫人众多,长年锁禁深宫,心中哀怨,即在红叶上题诗抒发怨艾,将叶顺沟水流出,被外边士人拾到后,收藏或和诗。后亦有因宫中放出宫人而成姻缘者,成为一段佳话。后用此典表现宫人怨情; 也泛指女子情思闺愁等。

  用典形式

  【流红】 宋·吴文英:“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断红】 宋·周邦彦:“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飘红】 清·刘逢禄:“欲寄芳心无一字,忽见飘红,揽取还凝睇。”

  【题叶】 宋·张先:“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宋·程垓:“追思旧日心情,记题叶西楼。吹花南浦。”宋 ·陈允平:“题叶人归,采菱舟散,望中水天一色。”

  【题红】 宋·范成大:“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宋 ·李演:“待觅琼觚藏彩信,流春,不似题红易得沉。”宋·王沂孙:“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

  【写红叶】 宋·晏几道:“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泪向东流。”

  【红一叶】 宋·郑义娘:“殷勤红一叶,传来密意,佳好新求。”

  【劳红叶】 清·黄鷟来:“题诗不敢劳红叶,到得人间恐白头。”

  【凭红叶】 宋 ·蔡伸:“重重恨,聊凭红叶,和泪寄西风。”

  【题红叶】 宋·张炎:“谩留一掬相思,待题红叶,奈红叶,更无题处。”清·汪琬:“羞题红叶传尘世,愿守丹炉事本师。”

  【一叶怨题】 宋·周邦彦:“信流去,想一叶怨题,今到何处。”

  【水叶沉红】 宋·周密:“心事曾细数,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

  【叶题堪寄】 宋·张炎:“重盟镜约,还记得前度秦嘉。惟只有,叶题堪寄,流不到天涯。”

  【老叶沉沟】 宋 ·张炎:“休赋。玉尊别后,老叶沉沟,暗珠还浦。欢游再数。”

  【曲沟片叶】 清·郑文焯:“曲沟片叶,飘零恨晚,一般离思。”

  【红叶留诗】 宋·吕谓老:“赏心欢计,从别后无意到西池。自检罗囊,要寻红叶留诗。”

  【红叶题诗】 宋·姜夔:“翠眉织锦,红叶浪题诗,烟渡口,水亭边,长是心先乱。”宋·张孝祥:“红叶题诗谁与寄,青楼薄幸空遗迹。”

  【相思一叶】 清·纳兰性德:“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

  【香沟题红】 清·朱孝臧:“香沟旧题红处,拼禁花,憔悴年年。”

  【重题红叶】 宋 ·张元干:“笑 黄花,重题红叶,无奈归期促。”

  【怨叶相思】 清·麦孟华:“怨叶相思,待题付西流潮汐。”

  【怨随宫叶】 宋·张孝祥:“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宫墙流叶】 明 ·高启:“派出宫墙流叶断,源通灵沼跃鱼多。”

  【桐叶题诗】 宋 ·蔡楠:“惊瘦尽,怨归迟,休将桐叶更题诗。”

  【翠沟题叶】 宋·高观国:“见时翠沟题叶,无复绣帘吹絮。”

  【飘送红英】 清·朱孝臧:“流波语,飘送红英最好,西园沉恨先扫。”

  【一字无题处】 宋·张炎:“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心事到红叶】 元·曾允元:“两鬓西风,有人心事到红叶。”

  【红叶寄相思】 宋·晏几道:“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红叶落新诗】 唐·杜牧:“经雨绿苔侵古画,过秋红叶落新诗。”

  【芙蓉叶题诗】 元·萨都拉:“朝罢太平无事日,芙蓉叶上好题诗。”

  【宫沟流怨叶】 宋·周密:“湘屏展翠叠,恨入宫沟流怨叶。”

  【题诗寄红叶】 元·陆仁:“忆钱塘,今夜月,也如钩。题诗欲寄红叶,又怕水西流。”

  红叶题诗的典故2

  自古,人们就对红叶格外喜爱,它不但是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更是中国人抒发离愁别绪的代表,于是民间便有了许多关于红叶的故事。

  传说唐僖宗年间的一个傍晚,年轻的学士于祐在皇城宫墙外漫步。当时万物飘零,秋风萧索,残阳西坠,不由得让于祐生出无限乡愁。他在御沟的流水中洗手,看见御沟不断有红叶流出。片片浮泛,情意幽远。忽然他发现其中一片较大的红叶上似有墨印,就随手将叶子从水里拾起。使他感到意外的是红叶上题着一首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祐把诗带回家里,藏在书箱内。那首幽怨伤感的小诗始终让他难以释怀,他猜想这是宫中才女所作,自此开始思慕那个宫里落寞的写诗女子,尽管她的身影是虚幻飘渺的。几天后,他也找来一片红叶,题了两句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于御沟上游的流水中之后,又怅然地在流水边徘徊许久才离去。于祐将此事讲给几个朋友听,有笑他痴愚的,也有被他这片心意所感动的。

  人世艰难,命途多舛,于祐后来累次应试落第,旅情客思、倦于游历,只好安下心来在河中贵人韩泳家教书,“红叶题诗”似乎也成了一场永不可及的梦。一天韩泳告诉他说:“帝禁宫人三十余得罪,使各适人,有韩夫人者,吾同姓,久在宫,今出禁庭来居吾舍。子今未娶,年又逾壮,困苦一身,无所成就,孤生独处,吾甚怜汝。今韩夫人箧中不下千缗,本良家女,年才三十,姿色甚丽,吾言之使聘子,何如?” 于祐唯有感激下拜。很快,于祐就在韩泳的帮助下与韩氏成家了。结婚那天,于祐审见韩夫人艳若天人,以为误入仙境。一天,韩氏无意间在于祐的竹书篮里看见他珍藏多年的那片红叶,不由大惊,说:“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于祐便如实告之。韩氏说:“吾于水中亦得红叶,不知何人作也?”于是开箱取出红叶,墨迹犹存,正是于祐当年写下的。俩人相对惊叹,感泣良久,同声说道:“事岂偶然哉?莫非前定也。”韩氏说当日得到于祐题诗的那片叶子的时候,也回了首诗,现在还藏在箱子里。于祐一看,诗是:

  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

  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

  这件事传开后,时人莫不惊叹,因为自红叶题诗到他们结为夫妇,中间已隔着十年的光阴。后来有一天,韩泳宴请于祐夫妻吃饭,席上开玩笑说:“子二人今日可谢媒人也!”韩氏笑着说:“吾为祐之合乃天也,非媒氏之力也。” 韩泳说何以见得,韩氏于是取笔写下一首七绝:“ 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于祐夫妻后来的生活也很美满,受过苦的人格外惜福,何况这是一场红叶为媒,流水为证的因缘呢?有人为这段人间佳话作诗纪念:

  长安百万户,御水日东流。水上有红叶,于独得佳句。

  子复题脱叶,流入宫中去。深宫千万人,叶归韩氏处。

  出宫三十人,韩氏籍中数。回首谢君恩,泪洒胭脂雨。

  寓居贵人家,方与子相遇。通媒六礼俱,百岁为夫妇。

  儿女满跟前,青紫盈门户。此事自古无,可以传千古。

  这段故事是几个“红叶题诗”故事里内容最详尽的一种,它来自北宋张实《青琐高议·流红记》,后来被元人白朴、李文蔚分别改编成杂剧《韩翠苹御水流红叶》和《金水题红怨》。“红叶题诗”传奇的.几个版本中,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的可能是最早一个版本,故事说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赴京应举,偶过御沟边,拾得红叶一片,上题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来宣宗裁减宫女,下诏将宫女许配给百官司吏,但不包括未及第的举人,故卢渥没有机会得配。直到卢渥任范阳令时才得配一位姓韩的宫女。一日,韩氏在卢渥书箱里发现了那一片题诗的红叶,嗟叹良久,说,当时我只是偶然题诗放在水中,没曾想到却在郎君的箱子中收藏着。卢渥对照韩氏书迹,果然分毫不差。在宋初孙光宪记述晚唐五代遗事的笔记《北梦琐言·云芳子魂事李茵》里,“红叶题诗”更成了进士李茵与宫中女侍书云芳子人鬼相恋的悲剧故事。

  另据《太平广记》中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顾况在洛阳时暇日与一二诗友游于苑中。一位宫女在一片梧桐叶上写了一首诗,随御沟流出,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个性洒脱的顾况得到诗后,在那片叶子上写下:“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把叶片放入上游流水里,让它飘进宫中。十多天后,有人在东苑游春时,又在御沟流出的梧桐叶上见诗一首,便送与顾况,诗云:“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可遗憾的是这一段缘分终究没能成为一段早于卢渥夫妇的佳话。

  《全唐诗》中收录的一首《书桐叶》写作背景应该属实,而且与“红叶题诗”的故事很相似,据五代时金利用《玉溪编事》记载,前蜀尚书侯继图,出身于书香世家,年轻时代终日手不离卷,口不停诗。在一个秋风四起的日子,他在成都大慈寺的楼上倚栏观景,忽然有一片梧桐叶飘落而下,上面题诗一首:

  拭翠敛蛾眉,郁郁心中事。搦管下庭除,书成相思字。

  此字不书石,此字不书纸。书在桐叶上,愿逐秋风起。

  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字。

  有心与负心,不知落何地。

  侯继图大为惊奇,他很喜欢这首诗,并把这片树叶保存在衣箱里。五六年以后,他和一位任姓小姐结婚。一天,侯继图吟咏此诗,夫人听到诗的前句后,不由急切的询问,这是当初我在绵州写的书叶诗,你是怎么会知道的?侯继图也一样激动,就让妻子当场默写全诗,结果竟和他保存的树叶上的诗句完全一样。这个故事之不可思议在于,秋风居然能把树叶吹到四百里距离外?

  张实在评论《流红记》时说:“流水,无情也;红叶,无情也。以无情寓无情,而求有情,终为有情者得之,复与有请者合,信前世所未闻也。” 原本“落叶无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但千百年来,这一段段“红叶题诗”却让人们从此对落叶流水寄予了无限情感。清代李渔还据此设计制成了一种如秋叶状的匾额,称 “秋叶匾”,并在《闲情偶寄》里解释说:“御沟题红,千古佳事。取以制匾,亦觉有情。”

  佛家说:因缘合则万物生,因缘离则万物死。人世间的一切无非都是因为有缘而相聚,缘若尽则离散。惟有那样悲风飒飒的秋天、那样颓阳西倾的傍晚、幽囚深宫的才情女子、他乡飘零的没落书生,才会有了那样一场不知对方是何人、何样就开始了的相思,有了那样一段十年之久的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

【红叶题诗的典故】相关文章:

有关红叶题诗典故04-17

红叶题诗散文阅读03-30

红叶题诗抒情散文04-26

肝脑涂地成语的典故-成语典故素材12-24

历史典故关于子产放生的典故04-17

历史典故《卖狗嫁女的典故》04-17

得陇望蜀的典故08-13

萧规曹随的典故08-12

乐不思蜀的典故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