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过年风俗
导语:正月初一天一亮,开门就得放爆炸炮,那是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邻里相见互道新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宜昌过年风俗,欢迎阅读参考。
宜昌过年风俗
在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以前,那是计划经济的时代,虽然物质匮乏,可是凭票供应、人人平等也是不争的事实。到了春节的时候,官方就会发下许多节日供应的票证,从粮油到肉食,从布料到棉花,从自行车到电视机。春节的印象中,我经常早早的到现在位于时代广场的解放路肉店用菜篮排队,可真正忘不了的却是凭票供应的杂糖。
有人把杂糖归纳进春节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点很对。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杂糖,六十年代生活改善了,出现了节日的.新衣服;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变成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八十年代进步到冰箱、彩电、洗衣机,之后就是“一切向钱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变为空调、电脑、录像机,到了二十一世纪,就干脆变成房子、车子和票子了,春节的年味就开始变得淡化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是饴糖,远在西周时就已经有关于饴糖的记载。饴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来的糖。饴糖是一种以米(淀粉)和以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状,俗称麦芽糖。在我们宜昌被称为“打巴糖”,民间流传普遍,广泛食用,至今偶尔还能在宜昌的街头巷尾碰见。
但通常所说的制糖是指以甘蔗、甜菜为原料制糖,而且很有可能是从印度传入的。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学习熬糖法。回国以后,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相继出现,土法制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种也相继出现,中国发明了用滴漏法制取土白糖。白糖的出现,标志着制糖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土法制糖在中国沿用了千余年,并传入日本和东南亚。可是用来制糖的主要原料甘蔗只能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寒冷地区不能种蔗制糖。18世纪末期,甜菜被发现,给制糖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突破。
中国机械化制糖起步很早,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兴起机械化制糖热潮,但往往中途夭折,制糖业基本上还处于手工业阶段。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发展成为完整的现代制糖工业体系。甘蔗制糖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制糖业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等地,一南一北,各领风骚。可是在过去,尤其是春节的那段时候,杂糖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杂糖不是现在的散装糖果,也不是那种进口的什锦糖果,而是把一些用糖制作的小点心装在一个塑料袋里的统称。杂糖是川渝的称呼,而在武汉被称为酥杂糖,是宜昌人人办年货必办的食品之一,也是宜昌人送年礼的传统礼品之一,更是春节款待客人的零食之一。我的印象里,杂糖可能是当时最奢侈的零食了。
拜年在宜昌也同样有很多讲究,正月初一拜父族的爷爷奶奶、伯伯叔叔;正月初二拜母族的外公外婆和舅舅;正月初三拜妻族的岳父岳母,宜昌话那叫“走丈母娘”;正月初四拜亲朋好友。一般是按亲疏远近来安排拜年的顺序,但宜昌的风俗拜年一般应在初六之前完成,去得迟了人家就会觉得受了冷落,会因此影响到两家的关系。那可是一个也不能少的。
过去的风俗说的是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有些商店会在那一天新年之后第一次重新开业,图个吉利,同样有很多做生意的都要到寺庙烧头炷香,祈求新的一年财源滚滚。据说最高的头炷香已经卖到九十九万,出家人也变得铜锈熏天,少林寺的那个方丈就是这样,不信也罢。
现在一般到正月初八工厂和企业就开始上班做事了,据说宜昌话叫“做发事”,这天开工单位的很多,因为中国人喜欢那个谐音“发”的八,所以大家认为初八开工整年都会顺。不过也就是一个形式,正月初八年还没有拜完,亲朋好友还没有家家走到,那些好酒好菜还没有吃完,春节还在进行时。据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可是宜昌好像没有纪念的活动。
宜昌的规矩太多,在这里一言难尽。只是记得家里没了老人的下辈,在三年之内不能出门到别家串门,只能守在家里尽孝道;正月初一到初三是不能倒垃圾、不能煮生米,要吃过年时吃剩的饭菜,那叫“有吃有剩”,大过年的只准吃剩饭,别的地方不知有没有这样的风俗?后来就演变为家家煮面条、豆丝、糍粑当饭吃,反正不准煮新鲜饭。当然大过年的不能向外泼水,以免走了“财喜”。一直要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把家里这么多天积累的垃圾拿出门倒掉,这叫“送穷”。
“习俗,本质源自希望。”这是黄世堂在《春俗大观》一书中做出的精辟结论,我十分信服。
【宜昌过年风俗】相关文章:
散文欣赏:宜昌初一到十五的过年风俗与杂糖04-10
安阳过年风俗09-08
过年的风俗大全09-08
梧州过年风俗09-08
菏泽过年风俗09-08
成都过年风俗09-08
河南过年风俗09-08
泰国过年风俗09-09
湖南过年的风俗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