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

时间:2022-09-18 06:28:32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1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空乏其身()

  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苦其心志()人恒过()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本文的作者孟子,是 时期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1分)

  小题2: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②动心忍性( )

  ③曾益其所不能( ) ④人恒过( )

  小题3: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小题4:“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句在全文有何作用?(2分)

  小题5: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战国,儒。(每空0.5分)

  小题1:①举用,选拔。②使心惊动。③通“增”。④常。(每空0.5分)

  小题1:出身贫贱,但经历磨难后,才成就不平凡的事业。(2分)

  小题1:内容上总结上文说明经历磨难的好处,结构上为下文张本。

  小题1:内容上总结上文说明经历磨难的好处,结构上为下文张本。

  小题1:学生加强积累古文学常识,作家作品。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用自己的话理解“生于忧患”。

  小题1:语句或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从内容与结构方面来回答。

  小题1:应该结合本文的观点,出示不同意的理由,表述合理即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至若/春和景明

  C.贤者/能勿丧耳 D.策之/不以其道

  11.下列句子中如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B.必先苦其心志(代词,他的)

  C、曾益其所不能(益处) D.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B、选文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的观点。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

  译文: 。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

  14.选文在论证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2分)

  答: 。

  10.A (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不能停顿)

  11.C (“益处”应改为“增加”〉

  12.D (谈人体现“生于忧患”,论国体现“死于安乐”

  (以上3道选择题均为2分)

  13.

  ⑴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1分),使他的性情坚忍(1分)。

  ⑵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1分),安逸享乐使人萎靡灭亡。(1分)

  14.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1分),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4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以下题目。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于是论次①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②,幽于缧绁③。乃喟然而叹曰:

  “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

  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④,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⑤以来至于麟⑥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太史公自序》)

  【注释】①次:编次,整理。②李陵之祸: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在汉武帝面前为其辩解,因此被下狱问罪,处以宫刑。③缧绁(léi xiè):原是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④羑里(yǒu):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⑤陶唐:即唐尧,五帝之一。⑥麟:猎获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

  1.结合文意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曾益其所不能:()(2)人恒过:()

  (3)乃喟然而叹曰:()(4)故述往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用“∕”为【乙】文最后一句断句(共两处)。

  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4.【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5.对【乙】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完成《史记》创作的过程。

  B.司马迁借圣人贤士发愤著述的事来表明自己身处逆境自强的人生态度。

  C.司马迁作《史记》是为了表达为李陵辩护一事的'懊悔和对汉武帝的怨恨。

  D.列举圣人贤士的事例,也含蓄地抒发了司马迁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相关文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08-1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题12-2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07-1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0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治国安民》阅读理解08-20

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07-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03-3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11-2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鉴赏03-3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