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如何提高孩子语文作文水平?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4-25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所看到、想到和听到的表达出来。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作文水平的提高比起中学生来更有难度。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思维活动,写作的过程往往是建立在日积月累的知识、经验和想象之上。因此,如果要让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 就得让他们写起作文来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基于这些原因,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生动的、有趣的写作材料,在文章之外下足功夫。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课外多读书、多观察、多交流,广泛涉猎历史、科技、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且会产生描述、书写的强烈愿望。二是多开展一些相关活动,如让一个组的学生把自己最近在课外书籍中读到的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断背诵给其他学生听,并每天评出一位优胜者,以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为了能够获得好评,他们积极准备、认真背诵,一学期下来,不仅自己读了不少书,积累了不少词句和文章片断,而且从其他同学的背诵中获取了大量有益的知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学习在于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去学、去记、去运用。那么,作文兴趣如何培养?首先,老师应该让学生写感兴趣的事,安排一些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记的题目,如记自己的同学、家庭成员等。其次,要经常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感觉有话可写,还要安排相当数量的口头作文。如可以利用讲故事,指导学生把故事讲得流利、清晰;或者组织学生续故事,让某一个学生讲故事的开头,其他学生把这个故事连下去,这样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有差别,故事的结局就自然不同;或者让同学们注意观察班上的某一位同学,然后不指名地用口语或文字描述其特征,叫另一个同学猜他是谁,猜对了,说明这位同学的描写是准确的。这样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作文兴趣将会大大提高,作文水平也会有所长进。 如何将学生积累的材料组织起来,使其成为一篇完整的作文,这是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任务所在。一方面应该要求学生为自己的作文列份提纲。如选择中心思想,然后选择那些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再安排和组织这些材料。编写提纲再写作文可以使学生做到胸有成竹,写起来也得心应手,所以是一个写作的好习惯。一方面平时讲解课文时,分析例文的写作方法,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作文的一般方法,知道如何确定中心思想、如何选材、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有了较好的写作指导,学生在完成习作时,就能较为全面地写出该事物的特点,基本上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进行细致、认真的修改。它包括中心思想的修改、文章结构的修改以及语言文字的修改等诸多方面。形式要力求多样,可以采取集体修改的方法,与学生讨论分析文章的目的和要求;可以讲评学生作文,从不足之处得出写作应当注意的经验;也可以组织学生给自己的作文写评语。这样的修改,不仅文章的质量会明显提高,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以及参与度也会明显增强。 总之,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应当遵循生活积累—艺术构思—写作—修改的过程,在教学中精心安排、巧妙组织,这样,作文教学才可望取得较好的效果。


扩展资料

让孩子多背诵语文课文,写学习心得笔记~~~

小学语文写作对于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文笔基础非常关键,非常重要。一个爱好写作、乐于写作并能写好的孩子,我们不难想像,其未来的语文学习很容易成功。而且不论其未来从事何种职业、何种岗位,良好的写作基础可帮助人们清晰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特别是对于开阔视野、阅读书籍、理解力、文学功底等诸方面打下较好的扎实的基础,并因此受益终生。写作也是对一个孩子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教育和培养。

但在我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发现有不少小学生在写作方面提不起兴趣,语文成绩因此而受影响,最终失去学习语文的动力。当然,更多的同学是对于写作不知从何下手,要么言之无物、不知所云。而大部份有兴趣写作的学生,往往在写作当中存在:词汇量少;内容脱离主题;情感、想像力不够丰富;表述事实、观点不清;内容涉及面窄;写作格式不够规范等。

上述常见问题和现象,在小学语文作文教育中较为常见,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本人通过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就此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

一、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看到学生对写作比较“悚”。一说到写作,就有畏难心理。不知从何下笔,也不知写什么,久而久之,兴趣锐减。为完成作业任务,出现要么记流水账形式,要么抄袭,要么简单了事......缺少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也缺乏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辨别、归纳、分析与总结。

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写作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那么,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兴趣呢?“文学或艺术一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日常生活的兴趣与爱好,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等。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环境,积累每个人不同的写作素材,并进行个体化、差异化的写作要求,而不是千遍一律。这样,学生个体的兴趣就能与写作的兴趣结为一体,写作的内容与生活也就更能贴近。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意境优美的散文,也有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还有朗朗上口的经典诗歌,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文。教师除了耐心细致给学生讲解范文如何对情、景、物的描写外,还要多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本以外的书。“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叶圣陶语)。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阅读面和知识面。经典名人名言、诗歌、散文、佳句等要求学生多读、多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

学生通过阅读,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词汇量、用词造句水平以及语感。当写作需要时,才能信手拈来,巧妙编排文章布局。

三、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识为依据,布置作文。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先生的这番话十分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因此,在布置作文时,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识。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这样,写起来才有真情实感。同时,学生的作文意识也会不断增强。

我经常布置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作文,比如:有些学生家里或小区里有喜爱的植物,我就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再仿照《广玉兰》的.写法,把它写出来。又比如:我又布置学生亲自做上一道拿手的菜让妈妈品尝,然后再让学生把做菜的过程、妈妈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想如实地写下来,学生便觉得有话可写了。

四、让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成就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在日常生活以及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当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比如,根据季节的变化、或者天气的变化,要求小学生经常去观察周围的人物、环境,发现一些变化,说给同学或家长听,树立小学生强烈的观察意识。鼓励小学生每天把自己看到的事或情、景、物写一篇简单的日记,培养坚持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同时培养写作能力和对写作的兴趣。“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只是确少发现美的眼睛。”

五、注重日常学习中的写作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生由于知识面有限,写作当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是难免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总结评价,把写作当中的问题讲清、讲透,使学生能得到启发。对一些优秀的作文,应当及时在班中张贴,或有条件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全班学生,给予学生恰当适时的表扬和鼓励。

总之,只要教师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好学生以小主人翁的态度去参与生活,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注意积累作文素材,就能写出内容真实、叙述生动的文章来,作文水平也会不断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