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谁有现代文《习惯成自然》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2-23

  9.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分)

  10.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4分)

  11.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4分)

  12.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3分)

  1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4分)

  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

  9.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分)答: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10.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4分)答:①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②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1.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4分) 答: 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答“不能去掉”得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2.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3分)答: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意思对即可得分)

  13.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比如: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勤奋学习的习惯,爱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好的习惯和能力都是每一个用心的同学可能养成的。(答出要点得2分,结合实际、表述清楚得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扩展资料

  4.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

  5.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 ?意在阐明什么? (4分)

  6.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2分)

  7.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分)

  8.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3分)

  答案:

  4.(2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5.(4分)①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②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6.(2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

  7.(2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8.(3分)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


  1.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

  3.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4.第⑥段加粗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答案

  1.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

  2.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3.列举了观察事物、劳动、读书、做人四个方面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4.不能去掉。“似乎”意思是“好象”,“知”比“不知”表面上好些,但实质上如果仅仅是“知”,而并没有把“知”到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去养成一种习惯,那么“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强调了养成习惯的重要性。

  5.因为一个人习惯养成的越多,能力就越强。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