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诗经赏析技巧谁知道?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7-05-23

《桃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桃夭》属于汉唐古典舞,表现了姑娘待嫁的心情.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看过这样的舞蹈不禁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正如诗经中《桃夭》所展现的一样逃之夭夭,灼灼其华.整个作品中完全展现了待嫁女子的羞涩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全诗分为三章.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如魏阮籍《咏怀诗》之十三:“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唐崔护《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宋陈师道《菩萨蛮》词:“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他们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但他们无不受到《诗经》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小,运用有巧妙而已.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我们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随着充满待嫁少女梦幻气息的汉唐古典舞《桃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整个舞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舞者妙曼的身姿为观众塑造了如同小桃树一般的少女形象.少女们轻盈跳跃着,如同桃之精灵一般,整个舞蹈充斥着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取自《诗经》的舞曲《桃夭》中待嫁少女艳若桃李的面容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四月盛开的桃林之中,妙龄少女们嬉戏玩闹着,少女的清脆笑声伴着桃花的香味扑面而来,充满着生机活力的舞姿如同枝头桃花般在这美丽的世界怒放.

粉绢白衣和粉嫩的妆容,待嫁少女那娇羞的眼神,掩面时流露出的女儿家的羞涩……被舞者们用完美的舞姿一一演绎,伴着的曲调如行云流水般素洁高雅,紧跟而后的快板却表现了少女们独有的调皮与活泼,明媚的眼眸、红扑扑的少女羞脸庞伴着那身桃色绢裳,观者无一不被这桃树精灵所吸引.

舞者们挥舞着桃色透明的衣袖,粉纱翩翩,在一片片桃花花瓣中蕴藏着的是少女们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与期盼:“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美丽如桃花的少女对于未来的美好生活,有着最最美好的想象.

我作为外国语文娱部部长,在迎接学院50年校庆之际,选择了《桃夭》作为表演节目.在排练过程中我作为这支舞的负责人,对《桃夭》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作为汉唐古典舞标志性的动作——抛袖和翘首折腰在《桃夭》中频频出现,在舞者们翘首折腰的动作中,少女们一颦一笑被刻画的淋漓尽致,更让人感受到了独属于少女的那种妩媚,就像四月盛放的桃花,在舞动中让人嗅到了春的气息.

“翘首折腰”这一动作表现在以舞袖、折腰为主题动作的艺术舞蹈中,注重腰功与袖式的变化, 以柔软的腰功显示舞蹈魅力.随时有快节奏的技巧表演昂扬的气势, 但其基调是柔美轻捷长, 色彩明丽, 极少萎靡, 颓废的情绪.以《桃夭》、《踏歌》为代表的汉代舞蹈具有上述的风格特征, 一方面体现了汉代兴盛向上的时代气息, 另一方面也是表现了这类舞蹈的主要观众———皇室贵族、文人文士的欣赏趣味与审美要求.

在服装的制作上,我们以原版的服装作为模板,花费了1300元做了衣服,可以说几乎和原版里的衣服一样,一手是水袖,一手是手绢,但排起舞来,水袖和手绢并不是十分容易就可以甩上去的,其实还要求舞者手臂的力量和技巧.并且这个舞蹈排练起来对队形和前后间距的控制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偏台和站错位置的现象.并且在个人技巧方面也要求很高,尤其对主舞的要求更是很高,无论对身形,还是柔韧度和个人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音乐上,伴奏和旋律充满了唐代时期的特征.很有汉唐时期的宫廷特征.


扩展资料

诗歌手法赏析难点

诗歌手法赏析难点讲解四:白描

一、什么叫“白描”

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二、“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这样拚死拚活的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挣点钱勉强度日。“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画。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如聂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这首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没有大肆铺张,用语简炼,诗人冷静地叙述田家的生活与遭际:父亲在原田上耕种,儿子在山边开垦荒地,他们不惜流血流汗,想尽办法扩大耕种,增加收获,以维持生计,图个日子过得好一点。然而,在青黄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缮粮仓,张开血盆大口,只等着禾苗成熟,便如数搜刮进自己的仓里。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

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3、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最后想补说一句,白描,有别于细描。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谈谈“用典”这种修辞手法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本章根据张正体之【诗学】,及黄永武之【字句锻炼法】二书所论而增益之。并斟酌补入历来各家,有关作诗用事之立论,以为参考。

用典之功用

用典之功用有四,略述于下:

一: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即【文心雕龙】所谓“援古证今”也。如李商隐之【有感】诗: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醆芳醪不得尝。

其中“蛇足”一词,即引自【战国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之’。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李诗即以此作为引证,使为立论之根据。(以喻勿另生枝节也)

二: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如前“命意”章中苏东坡之【仇池石】一诗,

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

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相传苏东坡有一珍藏“仇池石”,王晋卿以诗借观,意在于夺。东坡不敢不借,旋以诗寄之。用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典故,委婉表达出作者之心意,何等酝藉,

而不致令受者有太大之难堪。另如【唐诗纪事】卷十六引“宁王李宪见卖饼者之妻明艳动人,而强娶为妾,且十分宠爱。翌年,宁王问‘犹忆饼师否?’其妻颔首。宁王召饼师进府,其妻面对故夫,泪流满颊,凄婉欲绝。时有十余文士在座,意皆感动,宁王命做诗以记其事。王维诗云:

莫以今时宠,而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借春秋息夫人之典故,以显出女人之坚贞,使宁王深受感动,而让其与故夫团聚。(按:典出【左传】,庄公十四年,楚子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三:减少语辞之繁累--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如:

览古 李商隐

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空糊赬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

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诗中“长乐”一词乃指汉之长乐宫。【汉书】平帝纪:“大风吹长安城,东门屋瓦飞旦尽”;“景阳钟”之典出自【南史】:“齐武帝数游幸,载宫人于后车,宫内深隐,不闻鼓漏,置钟于景阳楼上,应五鼓及三鼓。宫人闻声早起妆饰”。“箕山客”一词乃指尧之许由也,【庄子】:“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又齧缺遇许由曰:‘子将何之?’曰:‘将逃尧’。又史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如此利用有限之文字,即将所欲表达之意念,呈现在读者眼前,故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四:充实内容、美化词句--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如:

潭州 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其中“湘泪”一词,乃引【述异记】里故事:“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舜妃娥皇女英伤心恸哭,泪下沾竹,而竹色尽斑”。“楚歌”一词指屈原“离骚”、“九歌”赋中,指斥令尹子兰之故事。陶公句,借当年陶侃之战功显赫,以暗讽当今之摒弃贤能。贾傅句,借贾谊祠中之蛛网尘封,风雨侵凌景象,而寓人才埋没之感,又切合潭州之地,典中情景,与诗人当时之情景,融成一体,益觉凝炼警策,读之令人顿生无限感慨。

典故之种类

典故之种类有三,即明典、暗典、翻典,分述于下:

一:明典--明典者,令人一望即知其用典也。如:

“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五排)

“渭阳”一词出自【诗经】唐风:“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之句,遂以代“舅氏”二字。又如:

邻水延福寺早行

陆游

化蝶方酣枕,闻鸡又着鞭;

乱山徐吐日,积水远生烟;

淹泊真衰矣,登临独惘然;

桃花应笑客,无酒到愁边。

其中“化蝶”一词,典出于【庄子】之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后人遂以“化蝶”或“梦蝶”,借喻为“睡觉”。而“闻鸡”一词则出自【晋书】:“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剑”。此处借为清晨之意。

二:暗典--暗典者,于字面上看不出用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方能体会。如: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之四

元遗山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蝨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末句出自范宁【谷梁传序】:孔子观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作者以文王之任为己任,故言‘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暗典之使用,只师取前人典故之意,而不用其辞。即【文心雕龙】所谓“虽引古事,莫取旧辞”是也。

三:翻典--翻典者,即反用以前之典故,使产生意外之效果,如: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虽说贾谊,却反其意而用之。

自做寿堂诗

林和靖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虽说相如,然反其意而用之也。【艺苑雌黄】云:“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李义山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虽说贾谊,然反其意而用之矣;林和靖诗:‘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虽说相如,亦反其意而用之矣。直用其事者,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又如李商隐之【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诗: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诗中用万般无奈之口气,“却羡”卞和因献璞玉,而双脚被刖之事,以表明作者不甘奴颜屈膝之意,其实何尝真愿斩足,此亦属翻典之类。

典故之来源

典故之来源有四:一为譬喻,二为成辞,三为史事,四比古人。详细介绍于下:

一:譬喻--所谓譬喻,即是将以前之人、地、事、物作为当今之比况。其中又可分为以事喻事,以事喻人,以人喻事,以人喻人,以物喻人等五种情形。如:

别房太尉墓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诗中“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之句,系引晋代谢安与其侄谢玄相对下棋,及春秋时代吴大夫季札挂剑之故事,以比喻其与房太尉之生死交情,乃是以事喻事之类。又如李商隐之【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赴早朝。

诗中“金龟婿”一词,乃指做官之丈夫。按唐朝官制为九品中正制,凡品官皆应配龟。三品以上,其龟袋饰金。故后世言做大官之丈夫,即称“金龟婿”。此以物喻人之类也。再如李白之【清平调】之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中第四句乃引汉成帝宠幸赵飞燕之故事,以比喻杨妃,即以人相喻之例。又如李商隐之【寄令狐郎中】诗: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风雨病相如。

此诗乃以事喻人之例,据西京杂记云:“梁孝王好营宫室园囿,作曜华之宫,筑兔园,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司马相如游梁园,梁孝王令与诸生同宿。故本诗之“梁园旧宾客”一词即指相如。(按司马相如汉成都人,长于词赋,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武帝时召为郎,因通西南夷有功,后拜为孝文园令,因病免,家居茂陵。故有“茂陵风雨病相如”之句)至若杜牧之【金谷园】诗: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乃是引过去之人,以比喻今事。即引绿珠跳楼之故事,以喻目所见之落花,乃是以人喻物之例。按金谷园为晋时石崇之别墅,崇有妾名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欲得之,而崇不许,秀因大怒,矫诏收崇。时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对绿珠云:“吾为尔得罪”。珠泣道:“当效死君前”,乃坠楼死。

二:引用成辞--如岑参之【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诗中“阳春一曲和皆难”之“阳春”两字,乃引用“阳春白雪”之成语剪裁而成。出自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即曲高和寡之意,又如钱起之【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其中“一灯影”一词,出自佛教之【维摩诘经】云:“有法,名无尽灯。譬一灯燃千百灯,冥者比明,明终不尽。夫一菩萨开道千百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心)其道意亦不灭尽,是名无尽灯”。作者引此舟中禅灯之光影,比喻日本僧人带法回国,辗转发扬光大之意。

三:引史事--如郑畋之【马嵬】: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望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诗中“景阳宫井”一词,乃引南朝陈后主之史实,以衬托出唐玄宗之圣明。按景阳宫本为南朝宫殿之名,景阳宫井又名“臙脂井”。隋灭南唐时,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二妃,匿于井中被获,因又名“辱井”。又如杜牧之【赤壁怀古】: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东风”二字,乃引【三国志吴志】之史实。盖云:“赤壁之役,周瑜用部将黄盖之计,火攻曹操大军。时东风大作,故得成功”。以言周郎之胜魏,实乘东风之便也。

四:引古人为比--如范成大之【虞姬墓】:

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

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本诗乃就古人相为比喻之例,按【史记】吕太后本纪:“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而生如意。欲废太子立如意,不果。孝惠元年,吕太后酖赵王,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此处乃引项羽之虞姬与汉王之戚姬相为比况。另如王维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上例第七句以接舆比裴迪,第八句以陶潜自比,以示幽闲与澹泊名利。按接舆者,春秋楚人,姓陆名通,字接舆。昭王时政治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称为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而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五柳者,晋陶潜也,潜字渊明,一字元亮。陶侃之曾孙,尝为彭泽令,故又称陶彭泽。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焉能为五斗米折腰”,遂弃冠去。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有五柳树,故自号五柳先生。

用典之要领

赋诗作文,原皆不贵用事,钟嵘【诗品】云:“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吟咏情性,何贵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曹植杂诗),亦唯所见;‘清晨登陇首’(张华),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谢灵运岁暮诗),讵出经史?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民初,胡适等倡导文学革命,提出八不主义,其中一条即是“不用典”,然招至许多人之反对,其友江亢致书云:“所谓用典者,亦有广狭之义,餖飣獭祭,古人早悬为厉禁,若并成语与故事而屏之,则非唯文字之品格全失,即文字之作用亦亡……文字最妙之意味,在于用字简而涵义多,此断非用典不为功……”因而使胡适修正其主张。盖如咏史、怀古、讽谏之作,须引故实以为立论之根据,而咏物之什,若只是描写其外表之构造、形态、功用等,则不但情感无法表达,亦且难以成为生动之文学创作。故用典有其不可磨灭之功能,然亦须知道要领,方能恰到好处,而不至勉强凑合堆砌,或过于晦涩而令人难懂。略叙于下:

一:事如己出,浑然无迹--【西清诗话】引杜少陵云:“作诗用事,要如禅家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此说诗家之秘藏也。如‘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诗)人徒见凌轹造化之功,不知乃用事也。【汉书】禰衡传‘挝渔阳槮,声悲壮’;汉武故事:‘星辰动摇,东方朔谓民劳之应’。则善用事者,如系风捕影,岂有迹耶!”

二:纯用易见事、易识事--【随园诗话】云:“用僻典如请生客入座,必须问名探姓,令人生厌。宋乔子旷好用僻书,人称孤穴,诗人当以为戒”。盖做诗原以运用文字技巧之白描为上乘,用典乃不得已手段,故必须选用人人皆知之典故,若引用过于深奥之典以矜才博,使读者无法了解,则诗意焉表达,又如何能引起读者之共鸣。且僻事宜实用,以使读者易于了解;熟事宜虚用,方不至变成老生常谈。如前之【赤壁】诗等。

三:引用典故须加剪裁,期能切中题旨--如一味囫囵堆砌而不能脱化,即古人所讥之“故纸堆中讨生活”是也,更有何诗意可言。试看刘禹锡之【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诗中“三足鼎”与“五铢钱”乃是两则故实,“三足鼎”系指诸葛亮隐居于隆中,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分析当时形势,策划“蜀、魏、吴三足鼎立”事。“五铢钱”乃是汉武帝所铸之钱,所谓“业复五铢钱”,即寓有“复汉”之意也。又如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诗中,“客心洗流水”一句,乃是引用“高山流水”之成语剪裁而成。语出【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故后世称乐曲高妙曰“高山流水”。

四:典故有涉及讽刺讥笑或过于恭维者,皆不宜引用--盖以典讥人有失温柔敦厚之旨;反之若恭维过当,则有失作者之身分与人格。如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

谏官非不达,诗义早知名;

破的由来事,先锋孰敢争;

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

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野人宁得所,天意薄浮生;

多病休儒服,冥搜信客旌;

筑居仙缥缈,旅食岁峥嵘;

使者求颜阖,诸公厌禰衡;

将期一诺重,欻使寸心倾;

君见穷途哭,宜忧阮步兵。

诗中只赞郑之诗词而不及其谏诤,方不至过分恭维而失作者身分。

以上为用典之要领,总之学有余而约以用,始称得上善于用典;意有余而约以言,始称得上善于措辞。诚如【文心雕龙】所言“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拣务精,捃理须覈”是也。以下更摘录数则前人之有关作诗用典之论述,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