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发誓要“保护”孩子,为何还要选择“殴打”? ( 3 分)
2.第(3)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如何?( 3 分)
3.第(7)段中的“火”在文中指什么?( 4 分)
4.具体谈谈“我”在什么情况下才“谨慎地使用殴打”( 4 分)
5.文末为什么说打孩子“重要的”“是心累” ? ( 4 分)
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父母打孩子行为的看法(6 分)
答案:
1.无奈的殴打也是保护孩子的一种措施,是对孩子负责任的深沉的爱。
2.比喻。把孩子的话比作爬山虎的卷须,生动形象描绘出我听到孩子的话之后内心又满又乱的状态。
3.虚伪、懦弱、残忍、狡诈等最肮脏的品质。
4.非打不可的时候;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
5.“我”做打孩子的决定时,内心是矛盾的、无奈的;打时,内心充满着强烈的爱,又被痛苦深深折磨着;打后,内心充满了深深的自责和久远悠长的痛楚。因此心累。
6.一般情况下,“打”源自对孩子的爱,作为孩子,应该理解;“打”是父母让孩子与“最肮脏的品质”永远隔绝的保护措施,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深沉的爱,这样的父母应该得到尊敬。但是有些父母不分轻重,动辄对孩子拳脚棍棒相加,实不可取;更有甚者,假借殴打孩子宣泄情绪,则不可理喻。
1、用横线画出第⑶段中一个生动的比喻句,比喻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为什么面对孩子摔破盆碗,拆毁玩具,污脏衣服“我”都不曾打他?请用文中原话来回答.
3、怎样理解第⑺段的“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
4、怎样理解第⒁段中的“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5、第⒃段中作者为什么决定不再打孩子?
6、怎样理解结尾处“打与不打都是爱”?
7、你对于父母责打孩子是怎样看的?请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孩子的.话,让“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2、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就像走路会跌跤一样的应该原谅.
3、痛苦总是让人不堪回首,人们宁愿选择忘记,以迎来快乐.生活的忙碌以及美好的事物也促使人们向前看,面对未来.
4、孩子做错事让母亲感到心痛无奈,对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感到痛心,看到孩子退步觉得失望.所以说因为“我”爱“我”的孩子所以才觉得心累.
5、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得了很多的道理,所以“我”决定改换教育方式.
6、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是每个为人子女者应尽的孝道.打是出于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的目的,而不打是出于理解和宽容,给孩子更多的信任.
7、感情基调应不离亲情.无论哪一观点,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