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
本课分析:
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的故事。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写了“我”(哥哥)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不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本课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难点在于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本课要求会认的2个生字,会写的13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难点:1、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步感知课文
2、学习生字词
教学步骤:
一、师生谈话,质疑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金色的草地)当你看到这个题目后想问什么?(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师:本课总共有四个自然段,谁来读一下?
(指名读,学生点评优缺点,生再读 )
师: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字读准音把每一个句子都读完整,特别是我们本课将要学习的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谁想读一下?
盛开 玩耍 有趣 绒毛 假装
钓鱼 观察 花瓣 合拢 手掌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谢廖沙
1、指名读 齐读
2、理解词语: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并用一本正经和引人注目各说一个句子!)
师:在这些词语当中还有两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假 朝 学生给多音字组词)
3、学习本课生字词
师:在本课的生字当中,你认为那几个掌握起来有困难?
预设:
耍:上下结构,上面是一个“而”;下面是一个“女”女的那一横要写的长一点!
绒:左右结构,左边是一个“纟”右边是一个“戎”
察:上下结构,下面是个“祭”需要提醒学生注意
瓣:左中右结构,中间部分是一个瓜,写的时候这三部分要紧凑一些。
区分:瓣 (花瓣) 辨(分辨)
辩 (辩论) 辫(辫子)
4、学生书写练习,师巡视指导
过渡:掌握好生字词是读好课文的关键,那谁来读一下课文?
(指名读课文,学生点评优缺点 再读课文)
师:通过这几位同学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预设:
1、我知道课文写了小哥俩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把蒲公英的绒毛往对方脸上吹。
师:你来读一下小哥俩一块玩耍的情景?(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老师想让大家分角色表演一下!老师找两位同学扮作小兄弟俩,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也可以加上一些动作!其他同学读相关的课文内容
(学生表演,点评 再找学生表演)
2、我知道了草地是会变颜色的,还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
师:你可真是个爱专研的孩子,我们平时常见的草地怎么会变颜色呢?它变色的原因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再读一下课文,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生自由读课文)
三小结:
通过刚才朗朗的.读书声,我想同学们肯定是找到了答案!不过你的答案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下节课揭晓!
四: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耍() 装() 颈() 绒 () 假() 趣()
朝() 钓() 察() 瓣 () 拢() 掌()
2、有感情的熟读读课文
五、参考资料:
蒲公英---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呈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是黄色的,结出的果子瘦小,是褐色的,有白色软毛,待到果实成熟时,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就会四处飘散!被称为植物中的伞兵,另外它的根茎还可入药呢。
六、课外拓展:
秋天树叶变色的原因
所有的树叶中都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树木利用叶绿素捕获光能并且在叶子中其他物质的帮助下把光能以糖等化学物质的形式存储起来。除叶绿素外,很多树叶中还含有黄色、橙色以及红色等其他一些色素。虽然这些色素不能像叶绿素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够把捕获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在春天和夏天,叶绿素在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丰富得多,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色。
当秋天到来时,白天缩短而夜晚延长,这使树木开始落叶。在落叶之前,树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寻样制造大量的叶绿素,并且已有的色素,比如叶绿素,也会逐渐分解。这样,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等颜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2、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大家还会读吗?(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师:看来生字大家掌握的不错!在上一节课有的同学知道了草地是会变颜色的,有的同学还明白了草地变色的原因!那我们就先看第一个问题:草地是会变颜色的吗?
师:哪位同学找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谁来读一下(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好!这段话中有一个“并”字,那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
(我以前原以为草地一直是金色的)
师:通过读我们知道在早晨草地是绿色的,在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在傍晚草地是绿色的!这是多么的神奇啊!你能不能把这种神奇的感受读出来?
1、自由读 2、指名读3、齐读
师:那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呢?谁知道?
(学生汇报)
出示: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师:谁还想再读?(指名读、师示范读)学到这里你明白草地为什么会变色了吗?(指名回答)
过渡:
原来草地会变色是与蒲公英有关啊!这是多么的可爱!多么的有趣啊!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段吧!
师:通过这短短的几句话中你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有着怎样的感情呢?(喜爱 喜欢 ……)
师:你认为这段话中那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
预设:
(1)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师:如果将句中的这两个“!”改成“。”后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了还是浅了?你体会到了吗?(变浅)
过渡:所以,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谁再来读读。
(2)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思考:作者把蒲公英当做成了什么来对待?
(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过渡:是呀!作者哪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爱呀!他分明是把这金色的草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再读一读这句话,把这份爱好好的读出来吧!(指名读)
二、总结
大自然中从来不缺少美,但往往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经常地亲近自然,仔细的观察他们;或许我们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从而让我们激动兴奋……
三、作业设计
1.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通过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你这次游玩所得。
附、板书设计
早晨 绿色↘
中午 金色的草地 黄色→ 蒲公英
傍晚 绿色↗
课外拓展:
风的颜色
风有颜色/有着变幻多端的颜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装扮成美丽的画册。/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染绿嫩草/染绿树叶/染绿山岗和原野。/夏天的风是蓝色的,/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秋天的风是金色的,/金风迎来收获的季节,收获遍地的金子。/收获满意喜悦。/冬天的风是白色的,/白风扬起鹅毛大雪,/美丽的白天鹅啊。/多么可爱多么纯洁。/风有颜色,有着变化多端的颜色,/要是没有风,/就没有这五彩缤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