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学问》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学会取舍,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教学重点:从三次进桃园的所见所感中领悟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读课题
1.同学们,有句俗话说得好:生活处处皆学问。学问的意思就是——知识。你的学问都从哪儿来?(书本、老师、生活、父母„„)其实获得学问的途径有很多,只要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各个行业都有它的学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桃园,看看果农能教给我们什么学问。
2.师指板书,齐读课题
3.剪枝究竟有什么的学问呢?我们不明白,小作者一开始也不明白,后来他三进桃园,经过王大伯的介绍,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终于弄明白了。
4.(课件出示):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1)老师带来了四个词语,你会读吗?这四个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
(2)这四个词就是小作者三进桃园,弄明白“剪枝的学问”的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3)同学们,读词和读课文一样也要读出感情,比如(师范读)会读吗?(指名读)
(4)带着你的感受一起读一读,好吗?
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早就耳闻王大伯家种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我很好奇,他是用什么办法让桃子年年丰收的呢?于是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了桃园,可眼前的一幕让我一脸疑惑。
(1)“我”看到了什么?小声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说。怎么剪的?接着往下读。
②“咔嚓、咔嚓”、“剪刀挥舞”说明了什么?读出你的理解。如果是你,也能剪得如此娴熟吗?这正说明了王大伯经验丰富。
(2)而“我”的疑惑是什么?(指名说)此时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来问问王大伯吧。
是呀,这么好的枝条剪下来,能不让人心疼吗?(再指名读)
(3)体会的好就一定能读好,让我们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又是怎样解开“我”心中的疑团的呢?
(1)指名读王大伯的话。(课件出示)
①王大伯剪掉的是什么枝条?(“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疯长”、“夺走养分”)
②王大伯一眼就能识别出这些枝条,如果是你能识别出吗?这不正说明了王大伯经验丰富,不愧为种桃能手吗?
③同桌分好角色,一人读“我”的问,一人读王大伯的答,来练一练两人的对话,马上老师请人上前表演。(1-2组表演)
(2)接着,王大伯又是怎么做的?
①指名读后。(课件出示)。
②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抓住“抚摸”、“充满信心”去理解) 正因为王大伯经验丰富,他才充满信心地说——(引读句子)
③王大伯通过他的语言、动作向我解释了剪枝的原因,我们再一起来读读他的话。(齐读王大伯的话)
(3)听了王大伯的话,你信吗?
①信。为什么?(王大伯是种桃能手、总是那么大,那么甜)看来你是王大伯忠实的“粉丝”,对他的话深信不疑,那你就用敬佩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②不信。为什么?(尊重学生的观点,不要急于否认)老师和你一样也不相信,正所谓“眼见为实”,我的怀疑是什么?(指名读)(课件出示) 小作者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半相信,一半怀疑,这就叫将信将疑。(分男、女生读句子)
3.真的能象往年一样结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为了揭开心中的谜团。春天,小作者再次走进桃园,这次他又有什么见闻和感受呢?让我们一起随小作者去看看吧。
(1)边欣赏边听老师读。
(2)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3)此时你最想说什么?能读出来吗?(齐读第四自然段)
(4)春华秋实,桃花谢了,就要结桃子了,这似红云片片的桃林该结出多少桃子呀,我站在树下入神地凝视着盛开的桃花会想什么?(指名2人读“盼望”的句子)(课件出示)
4.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桃子成熟的夏季,“我”第三次走进桃园,看到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
(2)指名读 看到的情景,再次走进桃园你有什么感受?(指名3-4人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体会桃子的“大、多、甜”)
(3)此时,小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他“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这又多又好的桃子是怎么得来的?
小结:也就是减少了桃树上无用的枝条,而增加了桃子的产量。(相机板书:减少枝条,增加产量)
(4)不仅是种桃树,其他果树也需要剪枝,剪什么枝,留什么枝,怎么剪可都是学问,农业生产中的学问可真不少呀!
(5)除了桃子大丰收让小作者喜悦之外,还有一喜,想知道吗?齐读最后一句。(课件出示)
①原来他还收获了一个道理呢,再读读去年王大伯剪枝时说的话。(学生自由读)(课件出示)
②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是呀,这就是剪枝的学问,也正是王大伯在众多种桃者中成为能手的原因。现在你对王大伯的话还怀疑吗?而是深信不疑,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三、总结课文
王大伯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深深地明白了减少无用的枝条,是为增加桃子产量的道理。因此他必须舍弃那些看上去粗壮的枝条,所以我们也要象王大伯一样学会取舍(相机板书:学会取舍),其实这个道理还藏在我们生活的许多地方。你能举一些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例子吗?(指名举例)(比如小红想学舞蹈、又想学美术、还想学音乐,可是她发现这三门都学得平平,因此第二年她舍弃了其中的两门,花更多的时间学其中的一门,结果这门成绩突飞猛进,这不正验证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吗?)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都有它的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多向王大伯这样经验丰富的人学习,就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学问。
四、拓展作业(课件出示)
在我们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现象,哪些事物中隐含着这样的道理?请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做到资源的共享。
《剪枝的学问》教案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通过学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了解一件事情。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看过的或家中有人养花的请举手。
2、 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 你知道为什么吗?
4、 修剪枝条还有这么多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跟修剪枝条有关的文章,题目就是“剪枝的学问”。
5、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剪枝减少影响远近闻名疯长增加挥舞仿佛又惊又喜
2、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明逐行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4)齐读生字词。
(5)理解脉络。
三、精读训练
1、 直奔中心,引发前文。“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件事情中得知的?
2、 齐读第5自然段。
3、 牵动导读第1、2自然段。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一开始“我”的心情怎样?“不解”(板书?
(3)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4)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为什么要剪掉那么多的枝条,还能结桃子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用钢笔描红,并在田字格上仿写两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 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要剪掉它?留下的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么做的,怎么想
(3) 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 喀嚓喀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 抚摩着”“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了什么?
(4) “我”听 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什么叫“将信将疑”?我还有怀疑什么?
(5) 知道朗读第3自然段。
2、 导读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
(2) 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 齐读“春天到了……飞舞“这三句话。
(4) 在桃园里和小伙伴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3、 导读第五自然段。
(1) 指名读。
(2) 王大伯的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 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
(4) 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5) 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 分组分段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 教师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的生活。
满意的话记得采纳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