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
1.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2.我的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用选文中的话作答)(2分)
3.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4.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2分)?
5.我在心里默念的话属于什么描写。你怎样理解文中我心里默念的话。(2分)
参考答案:
1:原先称于勒是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则称这个人、这个流氓。从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她嫌贫爱富、自私冷酷。
2:出发时,全家人感到快活而骄傲,后来则大家都不再说话。(2分)
3: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当时快活而骄傲的心情;后一段景物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失望沮丧的心
4:表明于勒很少得到这种温暖或进一步表明于勒确实很穷。(答案合理即可)?
5: 心理描写。对叔叔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不满。
我的叔叔于勒
1.《我的叔叔于勒》作者 ,是 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 、 等。
4.“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幻想发财的心理。(意近即可)
6.小说一开始便写“我”家拮据的生活环境,其目的是交待盼于勒回家的原因。
7.课文中写吃牡蛎一节的主要作用是( C )
A、让菲利普夫妇有登场亮相的'机会。
B、让故事的内容更有波澜。
C、让故事情节得以向前发展。
D、让“我”看得清父母虚伪的真面目。
8.小说的人物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谁?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
9.于勒一生中的经济情况有三大变化,菲利普夫妇一家对于勒的态度也有三次变化,而菲利普夫妇也有始终不变的方面,请用简洁的话分别概括这些变化。
⑴于勒经济的变化:挥霍家产——经商发财——衰败穷困
⑵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惧怕憎恨——奉为福星——深恶痛疾[
⑶菲利普夫妇不变的方面:金钱至上。
10.一位作家和一位厨师发生争执,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本书提出批评。”厨师反驳道:“岂有此理!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但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母鸡行吗?”
⑴作家与厨师争论的话题是:对文学作品的批评。
⑵厨师答话的言外之意是:我有权批评你的书。
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船长本已不耐烦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着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2)也不知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落到什么田地。”
我父亲脸色已经熬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母亲马上回答说:“应该把孩子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说:“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反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人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靠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递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他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4.文中加点的“他们”“咱们”“我们”分别指代哪些人?
他们:两个女儿和女婿
咱们:菲利普夫妇
我们:菲利普夫妇及孩子们
15.文中加浪线的句子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选出正确的项(DEFG)(多项选择)
A、表现母亲对好逸恶劳、偷摸扒窃者的憎恨。
B、表现母亲对强盗、流氓的鄙弃,不愿同流合污。
C、母亲看不起不有出息、不会营生的人,表现了母亲的高雅。
D、母亲不认沦为水手的弟弟,怕挨近他,指出母亲爱面子、图虚荣的心理。
E、在母亲心目中,有钱就亲,没钱就疏,完全取决于有没有金钱。
F、在母亲看来,只要没钱,亲人也是贼,表现出母亲自私自利,冷酷无情。
G、母亲只认金钱不认人,表现母亲爱财如命,唯利是图。
16.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⑴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于勒是否有钱
⑵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意近即可)
17.选文最后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反衬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意近即可)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她说完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1.文段中“我”、他、父亲、母亲的名字依次是________。
答案:若瑟夫;于勒;菲利普、克拉丽丝
2.本段文字中对“我”的刻画,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对“他”的刻画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
答案:动作、心理;外貌、语言
3.“我又看了他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一句中“狼狈”一词的意思与下列选项的哪一项相同?
[ ]
A.父亲神色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B.他们狼狈为奸,作恶多端,其下场必定是可悲的。
C.从贫困山区走来的李华,衣衫褴褛,神情狼狈。
答案:C
4.我心里默念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这句默念的话,属心理描写,它反复强调了于勒和菲利普之间亲兄弟的血缘关系,表现了“我”对处于贫困之中的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父母冷酷做法的不满,与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