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双手》教案谁有?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7-02-10

《一双手》教案

学习目标:

1、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3、积累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1、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红活圆实的,是少年的手;纤细修长的,是少女的手 ;枯瘦如柴的,是老人的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双特殊的手。(板书课题)

二、 出示目标

1、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 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你一定会获得下列信息:

1、 你掌握了如下生词 :

扛镐( )上山 造林33垧( )

睡眼惺忪( )( ) 火寥寥( )( )地痛

2、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⑴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有什么价值?(词语概括)

⑵作者是如何描写这双手的?(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以上问题.

四、解疑合探:

1、针对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讨论要求:

⑴人人参与,热烈讨论,大声表达自己思想。

⑵组长控制好节奏,全力帮扶展示或点评同学。

⑶没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好,准备质疑。

⑷非展示组继续讨论,做好点评或质疑准备。

2、展示要求

⑴书面展示同学要行动迅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

⑵口头展示同学要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⑶非展示同学要继续讨论,修正答案,准备评价。

评价要求:

⑴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条理清晰。

⑵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用红色粉笔恰当指出展示成果的优缺点。 ⑶补充或阐述自己的不同观点并打分。

随着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你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呢?

文章开头写“各种各样的手”有什么作用?

运用烘托的手法,以众多的“各种各样的手”突出了“一双手”。

六、运用拓展

1、请同学们仿照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要求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部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人物外貌,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字数不少于100字。

2、请你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写一段颁奖辞。

七、小结

张迎善,一个平凡的林业工人,用这双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手,创造了不凡的事迹。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寒风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粗大有力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


扩展资料

《一双手》教案

一、学习课文内容:

课文内容介绍:这篇文章写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的真实的事情。

1、用你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

2、你是怎样做摘录笔记的?汇报给大家听。(以强带弱。)

(1)不懂的词语方面:礼节性、镐、次生林

(2)积累喜欢的词语。

(3)喜欢的句子:对大手的描写及带有数字的句子。

(4)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吗?分明是半截老松木。”“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5)有感想的地方:布满老茧、看到一山翠绿的森林、植树26万多棵

3、自我小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在文中课题下做简单笔记。

4、小组讨论并汇报:

(1)课文中多次描写了老张的手,找出相应的句子画出来,谈谈你的理解。

(扣准课题思考问题)

(2)你观察过别人的手吗?说说你的看法。

5、思考文中重点问题:

(1)老张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读文1、2、3自然段理解)他的手为什么会这样?

(2)摸摸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3)自读课文(4――19)自然段,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手的?你见过这样的手吗?

(4)课文中多次运用数字描写,而哪些数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说说为什么?

6、本文要告诉我们:

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老张的手很不好看,可正是这双手,创造了无法估量的财富,创造了翠绿的森林。赞美老张为了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质朴心灵。

修改自己的.笔记。

7、本文有什么特点?说出文中我最喜欢的地方,为什么?(养成主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1)比喻的恰当运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样硬。

(2)巧妙的数字描写:让人从空间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

8、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双手,说说你最了解的手的样子及作用。

(最好说说爸爸、妈妈、老师、阿姨等比较亲近的人,从而加强了解和沟通)

二、大家一起长本领:(结合书后“日积月累”进行学习)

1、积累手的动词。

2、做翻绳和打手影游戏,观察手的动作,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