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请问道德经是谁写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老子》这本书,主流的看法是“老子”亲笔所写,如司马迁就在他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有鼻子有眼睛地说道:“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是一种影响至深的主流说法。然而,这种说法的最大问题是,“老子这么一个大智慧的人,竟然只是在战国晚期才有人提到。而且,关于“老子”姓甚名谁还众说纷纭。
司马迁虽然认定写五千文《老子》的作者是老子,可是老子究竟是谁他却拿不准,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他就给出了三种说法。一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再曰:“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又云:“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礼记》、《庄子》等书则又称“老子”为“老聃”。
以上这些记载表明,就是2100年前的西汉人、战国晚期的人也说不清楚“老子”是谁,“老子”这个人是否存在还真有点不好说。
值得注意的是,比司马迁早出生一百多年的韩非子,在他的“解老”、“喻老”篇里却绝口不提“老子”,凡是引用《老子》中的文句,都是以“故曰”或“故”作为引子,而引用其他人的'话时却有名有姓,如“詹何曰”、“周公曰”等等。
如果历史上真的存在有“老子”这么一个大智慧的人,韩非子引用他的文句时总该尊称一句“老子曰”吧?可是,韩非却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什么?
那么,可不可以认为《老子》这部书是“老子”的语录而由他的弟子们回忆、收集的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如果《老子》的性质如《论语》一般,那再怎么说也会有“子曰”或“老子曰”的字眼,可是,迄今所见的所有版本的《老子》都没有这样的字词。
其次,如果《老子》这部书真的是“老子”的弟子们忆述的“老子”言论,那就应该相对稳定、一致而不应该有大的变动。可事实是,帛书本《老子》及传世本《道德经》与楚简本《老子》却有很大差异。
一是字数相差很大。楚简本《老子》的字数,大约只有帛书本40%左右。
二是关键内容有很大不同。比如,帛书本三绝三弃的主张就与楚简本几乎完全不同。再如,帛书本、传世本多处直接用水做比喻,而楚简本却连一个水字也没有。还有,帛书本与传世本都对仁、义、礼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可在楚简本却只有一处提到了仁义(古大道癹,安有仁义;六新不和,安有孝慈;邦家緍乱;安又正臣。),而且,楚简本对于仁义并没有明显的褒贬。
三是即便是楚简本《老子》的两千多字也被分成三等,分别抄写在三组形制各异的竹简上。整理小组把这三组形制各异的竹简分别命名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竹简最长,达32.3厘米,且抄录的字数最多;丙组最短,只有26.5厘米,抄录的字数也最少。
如果楚简本《老子》记载的是同一个人的话,会有这种不同的待遇吗?
综上,我以为,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老子》这本书其实并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一个推崇“老子”的思想流派众多成员的言论集。而且,随着这个思想流派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变更书中的内容。换言之,《老子》这本书并不是“老子”所写,所谓“老子”为关令尹喜所迫而留下五千言,只不过是一个历史故事而已。
这个推崇“老子”的思想流派,应该就是习称的“黄老学派”中的老子学派。至于被推崇的老子这个人是谁,且容在下另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