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苏教版语文二年级识字1的教案?
回答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本课7个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火”、“欠”,能正确书写生字“烟”、“灯”、“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3.了解水乡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写好生字。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读词,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秋天的水乡更美,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划着小船到水乡玩一玩,看一看。板书:识字1
二、借助拼音,初读识字。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水乡的美景都写在“识字1”这篇美文中,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在水乡能看到哪些美景。学生自由拼读韵文,读准字音,把词语读流利。
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它读熟。同时拿出笔来,在难发的音下面画上“ ”,再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师:互相听,互相评一评。
(二)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qiū yān lú xī ɡuī ɡē dēnɡ
秋 烟 芦 夕 归 歌 灯
2.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字音。
出示课文:
jīn qiū yān bō shuǐxiānɡ
金 秋 烟 波 水 乡
lúwěi línɡ ǒu hé tánɡ
芦苇 菱 藕 荷 塘
xīyánɡ ɡuīzhōu yú ɡē
夕 阳 归 舟 渔 歌
fēnɡyè dēnɡhuǒ yuè ɡuānɡ
枫 叶 灯 火 月 光
3.谁来当小老师说说哪个字音容易读错?学生领读。
强调“灯”后鼻音和“烟”前鼻音 圈出整体认读音节,指名说,齐读。
4.指名分行读韵文。教师提醒:注意词语间的停顿。
5.男女生赛读。
6.女生读一、二行,男生读三、四行。
7.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指名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理解:金秋 烟波 归舟 渔歌
2.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3.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利用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谁能来美美地读一读?
(3)自由读给小伙伴听。
四、自主探究,识记生字
1. 出示本课生字:秋 芦 夕 归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秋”左边是个“禾”字旁,右边是个“火”。“芦”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户”。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归”的第二笔竖撇要放开写。“芦”的第一笔要长些。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扩展资料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借助课文插图和多媒体情境,了解词语意思,欣赏如画的壮乡山水,感受如诗的壮族风情。
3.诵读课文,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第一课时
内容:看图学习课文。
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2、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图片、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过年吧!你能说出一年中多少个节日名称?哪些节日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
二、看图读文,初知文意
1、请同学们认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
2、图文对照,初知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四组词,介绍了四种节日。
三、借助拼音,自主合作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读音。
3、学习小组内互读互听,进行正音练习。
4、检查交流,读准字音。
四、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同学们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对四种节日的理解,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补充学生回答不到位之处。(可借助多媒体演示节日场景,可让同学汇报课前预习时从课外读物或网上搜集到的资料。)
五、感情诵读,感受祖国悠久的民族文化。
六 作业
第二课时
内容:学习生字
要求: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重点:写字。
难点:“拜、墓、端”的字形。
课前准备:词卡、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复习字词
1、读词语卡片。
2、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三、质疑解疑,指导朗读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合作解疑;指名朗读,互评互议。
四、生字扩展练习,丰富词汇
开火车,进行生字扩词游戏。
五、字形指导及书写
学生自学生字字形,汇报交流记忆方法,教师抓重点,指导“拜、墓、踏、端”的结构和笔顺。学生动笔之前,提前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临写。
六、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从课文中或从平时生活中,任选一个你印象最深的节日说说:你们家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选出代表在全班说,最后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