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如何进行?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9-26

1 【选择题】 跟着老师从最基础的抓起,大量做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什么题型上总出现错误,这些都是别人帮不了你的。比如在字音字形上的题,你可以自己用个本记下你记忆模糊叫不准的字,词,在课余休息的时候看几眼,你会有收获的。关于成语的题,我的语文老师,会每天都花一点时间提问前一天讲过的成语的意思,每隔几天,她会提问前几天一共讲的成语的意思,不用一字不差,只要说出大概,不偏差太多就行,不知道你的老师会怎么带着你们复习,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贵在积累和坚持,人是有记忆周期的,一旦你完全记住了,就不会再忘。我们生活中说的就是汉语,所以是有语感的,如果在情境填空的时候你叫不准,就按照你的日常交谈习惯去填。 2 【课外阅读】 这个题型都是选择题,基本不需要理解,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建议你做题的时候在关键地方做标记,认真看好每个字,尤其注意那些部分否定,部分肯定,全部否定,全部肯定的关键词。例如,不一定都,一定都不;可能会,一定会。出题的人最常偷换这些词。把握好这些,就十拿九稳了。题目基本不难,宏观理解的题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3 【阅读理解】 思维要缜密些,考虑的周全些,字要干净整洁,能分条就分条,能分点就分点,这叫做条理清晰,让批卷老师容易找到知识点,不会漏下。大体的时候看分,如果题目6分,可能是3点,如果是4分,可能是2点或者4点,可能有点投机取巧,但这些都是经验。在记住一些模板,加上自己的观点,得高分不再遥远。抓到规律做题就很容易了,如果个别的题没理解上去也别气馁,每个人对不同观点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别太较真,把握整体才关键。 4 【古文鉴赏】 这个要求有一定得古文功底,记住一些常用的字词的解释,能让你顺利的读下来那篇文章,明白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对具体的字不能理解具体是什么意思,就会造成理解偏差。古文中,常常一个字、词在不同的情景中的解释是不一样的,所以,这种题要求你一定要有一定得基础才能得高分。在进行高考复习的时候,或许老师也会帮你整理那些常用的词的意思,如果老师不整理,那就靠自己了。 5 【作文】 如果想得高分么,就一定是十几年读书积累下来的,如果要得一个上得分,也是有技巧的。最基础的,字迹工整,没有错别字。在分数的设计上,没有卷面分这一项,但语文作文是人工批卷,老师多多少少都会有印象分,潜在的卷面分。如果你不注意,就很可能会使你的作文降档(下降一个档次,从一类文降到二类文)。这就得不偿失了。除此之外,背一些你喜欢的句子,在阅读理解,作文书,《读者》,《青年文摘》等中的句子,只要你喜欢,不阴暗不偏激的,你都记下来,然后有时间就看看,打到记住的目的。只要你自己喜欢,考试的时候就能运用自如。 以上,都是老师教授的知识加上自己的经验整理出来的,一时间我就想到这么多,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一定要注意积累和反复记忆,祝你成功!~

扩展资料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作文占有着很大的比重,分值也很诱人;然而,作文和成语熟语、修改病句等这类语文基础知识又有所不同,比较而言,作文是很难把控的一个模块,灵活性很强,没有特定的技巧和固定的准则,最重要的还是平常下的功夫,我就此交流一些提高作文成绩的见解和方法。

多积累

丰富而又恰当的素材对于作文来说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在平时多积累。积累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优美句段,经典素材。

前者对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很重要,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多加思考,对这些句段进行改造和升华(照抄照搬要不得,引用除外),使之成为自己的文字;另外,对于哲学性句段的思考和深究,可以提高思想深度,使文章更加厚重有力量,这对于议论文的立意角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后者的重要性我想不必多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篇文章的可读性大多在于素材的运用。素材包括很多种:人物事例、故事典故、时事热点、名人名言都是可以加以运用的`素材,也是作文中的亮点。素材的积累途径很广泛,重要的还是多读多记,《作文素材》、中学生周报都是很好的资料;另外,如果条件允许,日常多关注新闻时政也很重要。

勤练笔

高二还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建议平时多写一些文字。如果不能坚持记笔记,一周写一两次随笔也是有帮助的。自己写东西要有独到的观点看法,写出自己的特色。体裁和主题不必拘于某一种,经历、感悟,叙事、议论都可以,重点在于动笔,把思维转换为文字,内容不可过于随意,可以简短但要表达要精准。

练技巧

这是就考场写作而言的。语文考试无论是题量上讲,还是答案字数角度看,时间都很紧张,作文往往是在后30-40分钟内完成的。在短暂的时间里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还是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作文题目都很简短,提高对题目中重点字词的关注,否则很容易偏题。体裁要恰当,立意要贴合题目同时要尽可能的新颖,在确定好立意之后,再在脑海中搜索素材,素材的运用不可牵强,通俗来讲就是不可生搬硬套,需要和所选立意相匹配,这样才能达到增色的效果。在确定好素材之后,在脑海中或者草稿纸上列出框架,这是动笔之前的思维过程大致需要四五分钟。接下来则是真材实料,文章要哲理性和美学性并重,切忌假大空,而要精准狠。观点和对观点的阐述都是要点,前者是对思维深度的判断,后者则是对文字驾驭能力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