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二下册语文阅读《吆喝》答案谁有?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8-24

1.因为吆喝声里有的介绍商品的制作过程方法,有的介绍食物的风味特点,吸引人们,招徕顾客. 2.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内容上是对吆喝的评论,说明要喝不仅是职业或商品的展销,还有它独特的魅力. 3.因为就北京吆喝声调富于变化,合辙押韵,节奏感强,如街头戏剧唱腔,属于民间走街串巷的文化。表达了作者对要和艺术逐渐走向消失的失落感,也表达了作者对要和艺术并没有失传而感到的欣慰。

扩展资料

12.文章开头“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一句,在文章里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引起全文,为下文写腊梅、人物作铺垫;(1分)在内容上表明文章的主旨(既指山城腊梅淡雅质朴的香味,又指卖花老人、老人儿媳腊梅一样淳朴的美好心灵)。(1分)

13.江汉平原和山城的腊梅各具有什么特征?(2分)

答案:江汉平原腊梅:张扬,色彩艳丽(大红)。(1分)山城腊梅:主杆笔直、修长、枝叉繁多而不柔弱,花色桔黄,淡雅而质朴。(1分)

14.卖花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内容具体分析。(4分)

答案:卖花老人是个清贫朴实的人,富有爱心(或关心他人)的人,信守承诺的.人。她头缠毛巾,上了年纪,身体枯瘦,还去卖花,采花还摔伤了;她虽然是个普通的老人,却在受伤后还惦记着找不到工作的外地陌生青年,希望青年人有美好的生活;她自己摔伤了,还让儿媳来卖花,为的是“我等着你”的承诺。(或纯朴厚道)(答出2点即可;每1点2分,概括性格1分,分析1分。)

15.文章刻画卖花老人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用了衬托手法,(1分)美好的腊梅衬托出了具有高尚品格的卖花老人。(2分)或用了反衬手法,先写卖花老人枯瘦的外貌,商人一样的机敏语言(“买一束嘛!”老人催着我,“才4块钱,便宜得很!”)然后写美好的心灵。或用欲扬先抑手法,先写卖花老人朴素平常,后写她美好的心灵。(或描写—肖像、侧面描写。)(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