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校园里的假山作文

时间:2013-10-11 六年级 我要投稿

校园里的假山作文

我的家乡

校园里的假山作文

我爱我的家乡,那里不但有我童年时美好的回忆,那里还有深深刻在我脑子里的特别之处。

先说说家乡的特产——无指岩生姜。早春三月,生姜上市时,以它身子的白净,鲜嫩吸引顾客,把它切成片炒肉摆在餐桌上,人们对肉不屑一顾,都只顾夹姜片吃,姜片嚼在嘴里那个美味犹如身处逍遥宴,难怪它卖20元一斤还不嫌贵,拿它做姜茶畅销北美和西欧。家乡的特产还很多呢,辟如说肉麦饼,气香味美,不但我们一家爱吃,有时我爸带给杭州的朋友,朋友吃了赞不绝口,还念念不忘要爸爸回家乡时别忘了再带几个给他品尝。又辟如说家乡的土桔,不但样子俊俏,还特别可口

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应此旅游业特别兴旺。我的家乡就有国家级旅游名山——方岩。上方岩虽然拾级而上很吃力,老人坐轿上去也要200多元,但平时来的人络绎不绝,到了黄金周更是拥挤非凡。方岩山上有尊佛像叫胡公,显灵得远近闻名,常常找来远如上海,北京的香客,甚至华侨也来跪拜。

我们国家市场经济很活跃。我的家乡就有一个闻名世界的市场叫“五金科技城”,市场上五金产品繁多,大多是家乡人自己生产,每年的五金博览会全国客商云集,甚至在日本,美国,墨西哥等国的外商也来凑热闹

我的家乡值得我回忆的东西举不胜举,我怎么不爱我的家乡呢?

“太仓肉松”,名气很大,妇孺皆知。佐早餐,充冷盘,平头百姓的饭桌上司空见惯。那如丝如絮的肉松抿入口中,竞不用牙齿帮忙,就渐渐溶化在嘴里,一种咸中带甜的特有鲜味,在齿颊间久久留存。

太仓肉松对原料的要求是四个字:绝对新鲜。一头猪从屠宰到下锅,要严格控制在4小时之内,而且选用的是只需4个月就长大的太湖猪。正宗的太仓肉松和市面上“太仓式”肉松的区别,在肉质的新鲜与否上大有文章。

当然,做太仓肉松“这篇文章”,在烹制上更有其独到之处。

走进煮肉车间,可见8口三寸厚的大钢锅,两厢排开。一锅就是225公斤肉,八个膀大腰圆的师傅挥动大锹,不断地翻煮,大锅内的原汁原汤,要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收干在肉松里,肉又要煮到油脂全部泛起、滤尽,纤维酥而不烂。中间两次投放作料与翻炒的时间、火候前后不能相差几分钟。油脂含量、水份都要凭肉眼估计,肉一出锅就再也无法回锅重炒。因此,就是炒好的肉松,经仪器分析后,往往也分为一、二、三等品。

蓬松松,毛茸茸,似丝如絮,色泽金黄,浓香扑鼻的正宗太仓肉松开始包装了,一袋50克的肉松就可铺满一个8寸的冷盆。那鲜味渗透于肉松的每一丝纤维之中,真所谓“丝丝入扣”,脍炙人口。

谁是这一珍馔异味的创造者?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太仓城有门望族,一日大宴宾客,胖厨师倪水忙中出错,竟将红烧肉煮酥了,情急中去油剔骨,将肉放在锅里拼命炒碎,端上桌称是“太仓肉松”,不料举桌轰动,誉为太仓一绝。后来,厨师就去太仓南门开了家肉店,逢书场、庙会,总有听书人、香客购着解馋,也有逢时过节买了送礼的。抗战时,主人已换作倪德,在南门桥堍下开了家倪德顺肉松店,小本经营,时断时续。解放后公私合营,渐渐发展,成了如今的太仓肉松厂。现代化的设备,使昔日的倪德顺鸟枪换炮,但烹制的绝招却得以流传、发扬。共页,当前第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