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年澄衷拾英》有感
高一(7)班任宇骏
一部记录上海近代的史册,一部介绍历史人物的著作,一部记载百年老校悠悠历史的好书。这就是我读罢《百年澄衷拾英》后的感觉。我想即使几十年后,甚至人老珠黄时,我再读此书,依然会强烈地感到这本书的作者们汩汩而流的精神血脉。
全书篇幅较长,但对其中文章不划分重点来凸显层次,而在书中详细注入了四十四篇正文与八篇附录来表现写作意图,从而形成自然、和谐的艺术境界。此外,又采取中英文对照,既方便了外国朋友阅读此书,又能给一些学生读者们补充一些英语知识,特别在开头处写到:一所私人创办的学校,历经沧桑,校址未动,校名依旧,实属罕见,足见其生命力的坚强与持久;一所百年老校,历经沧桑,始终是一块宝地,始终有一批名师,始终出一批批优秀学生,足见其号召力的坚强与持久;一所历史名校,历经沧桑,仍然充满生机与活力,仍然思源思变思进,足见其凝聚力的坚强与持久,采取排比的修辞手法,一开始就结合此书的主旨,说明了澄衷的历史,创办时间,社会地位与在教师学生们心中的地位,把对澄衷的无尽的爱恋之情用清淡的笔触娓娓道来,更使作品呈现出简单易懂,可谓余音袅袅,味之无极。
澄衷悠久的历史是澄衷的骄傲,这座学府也因此被称为“百年澄衷”,以其雄伟的教学大楼和美丽的风景,吸引无数学子在此流连,又因天上有颗李达三星,地上有座李达三楼,引来了无数作家都以它作为自己文章的描写对象,而这本书却颇含异趣,显得卓尔不群。依常理而言,只有亲眼所见才能写出这本关于历史的作品,但作者们只是凭着一些材料和对历史的'大致了解来精心创作,视觉对于他们似乎已显得多余,因为这是对于澄衷的一种源自内心的感受。这不得不使我对这些作家们赞叹不已。就如这首诗:
秦臻九十,母校澄衷。
叶公创建,流泽无穷。
红旗映照,益显青葱。
师恩浩荡,永志五中。
我低声念着此诗,能够真切感受到秦瘦鸥创作这首诗时澎湃的心情和看到他热泪盈眶的激动表情。再如这段话:
“在怀念中,我希求能回到我所依恋的温暖里。无论我离开多么久,多么远,我相信,我依然是澄衷的一员。我在希求重为澄衷服务的时候,我将忏悔,我告罪,我不能再艰苦的三年中,和我所怀念的人同舟共济。”
我一字一字默默地读着它,品味着它。它形象地向我展示了一位中年人在想为澄衷服务期间却因某些原因而受阻之后的悔悟,深深表明了作者的切身感受,也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澄衷。
我的感受说完了,但这本如一碗汤,只有亲口品尝,才知其鲜的奥秘。
【读《百年澄衷拾英》有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