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浅读三国

时间:2013-07-01 初二 我要投稿

浅读三国

古有四大名着,但我独爱三国。

少时读三国,觉得好深奥(对于看惯了童话的我来说),初读三国心里是怀着好奇而看的,因为我四大名着除此之外都看过了,想看看三国是怎么个演义法。看的时候,记得第一句话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现在看来也是很有道理,只不过当时看的时候就不能理解了。

我那时极度崇拜刘备刘玄德,觉得他就是三国最伟大,最好的人了,而曹操曹孟德却被我想做了无恶不作的大boss。现在想起来,颇为好笑,看来罗老先生对我看待三国人物有很大的‘功’劳啊,他使我在一段时间内,对刘备的失败耿耿于怀,那时认为刘备的结局太惨了,于是就把怒火发泄到可怜的司马懿上去了,呵呵,很幼稚吧。于是,在那段时间里我对三国的看法是:褒刘、贬曹、中吴。

而到初中后,吧三国演义又仔细看了一遍,觉得这本书有些地方太过夸张了,有结合历史想了想——这本书太过褒刘了,不公平!所以我去了书店淘来了另一本改变我对三国看法的书:《三国志》。

这本书对我后来阅读三国历史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翻开书,看到的一章是《三国志·魏书·曹操传》。我看了以后,竟佩服起他来了。曹操乃宦官之后,他心里何不是忍辱负重?自从他刺董卓失败后,就有人说他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所以刘协帝就对他心存猜疑了。

后来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成了众诸侯讨伐的对象,我想,曹操有可能本义是想‘邀天子以命诸侯’的,心里还是想着复兴汉室,但经过一些有心人改了之后,曹操便背负了恶名,而他也不是说了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吗?所以,应该是从那时候起,曹操便知道汉室复兴基本上不可能了,既然不可能,那就自己来做!

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极多,文有荀攸、郭嘉更有司马懿,武有典韦、夏侯淳、张辽等人,有怎么多的人才,本因是他结束乱世的,可是曹操还是有些狂妄自大和冷血,做事太过偏激,竟把徐州屠城,以至于他一直不得人心,在这一点上他往往不如刘备。可惜天下最后竟是被他的首席军师司马懿夺去了,可惜了一代枭雄!

抛开其他的不说,曹操亦是一名诗人,精通兵法,写下无数诗词,这也是我所佩服的地方之一,可惜他生于乱世,若是生在盛世,那他也不会被世人所唾弃,而是名留青史,真是命运弄人!

另一位让我佩服的,则是张角了,本来我是很讨厌他的,因为是他的黄巾军挑起了乱世,三国演义上也只有寥寥几字描述他。不过深思,大汉已衰,民心早已不存,若他不起义,历史上肯定也会有人代替他的,只不过他做了第一人罢,

我佩服他的号召力,也佩服他为推翻腐朽汉朝而作出的努力,还佩服他的黄巾军的战斗力,里面大多是穷苦人民,所以,他们为了在乱世中生存下去,就只有推翻汉王朝,视死如归!所以说是一个很有力量的战斗队伍。我相信,张角的`本义是想推翻黑暗的汉王朝,给广大农民百姓带来幸福,+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可以借信仰之力快速召集大规模的军队!

但他总归还是失败了,被朝廷军队和诸侯群起而诛之。由于农民起义的局限性;由于他太小看了汉朝,他小看了汉朝的贤士良将,最重要的是他小看了天下所有的野心家!

也正因为他,天下的诸侯都坐不住了,大丈夫在世,谁不想坐拥一地之主?何况朝廷也是腐败无能,所以,乱世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拉开了序幕:诸侯争霸!以至于张角死前,大呼:‘吾必找天谴,大汉亦不远矣!’

张角这个人,我打从心里是佩服他的,别的诸侯都不敢动,只有他为了中国广大的穷苦百姓而揭竿而起!所以结果虽然是败了,但从某方面来讲,却是胜利了!

以上也就是我对三国的浅读了,也许再读一两遍后,有会有新的体悟了。不过,我还是要感叹三国时期有多少人才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又有多少人抓住了这乱世而名留青史。

一首诗正好诠释了这段曲折的三国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也许就是三国真正吸引我的地方吧!

【浅读三国】相关文章:

1.读《三国》有感

2.读《三国》所思

3.读《三国》有感

4.读三国有感

5.读《三国》有感

6.读《三国》有感

7.浅读潇想

8.浅读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