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生中秋欣赏:乡下母亲
岁月如梭,又到了充满思乡情怀的中秋佳节。每逢此时,我总想起乡下的母亲,心中充满了愧疚。
我的老家在苏北偏僻的乡下,母亲是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一家人苦中作乐,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充满了亲情和温馨。平时,母亲很少买吃鱼肉给我们吃,不是母亲不心疼我们,而是我和哥两人上学,开销大,而家里收入却很少。但在每年的中秋这一天,母亲会毫不吝啬,早早地准备好鱼和肉,让我们开一次荤,好好地饱餐一顿。到了晚上,月上树梢,母亲就会从家中搬出一张桌椅,把买好的月饼、水果放在桌上,再准备几杯白酒和几副筷子,按我们老家的风俗,这是祭月,母亲不准我们吃桌上的贡品,可我们一点不买她的“账”,趁母亲不注意的时候,不是偷吃月饼上薄而脆的外层吃,就是拿一些水果遛到麦场上去和小伙伴们一起吃,因而每次祭月的贡品,都在我们调皮中不能完整无缺。这难忘的童年中秋节,就象亲情一样,让我们过了一年,又想过下一年。
母亲的生活是很艰辛的。父亲见家里开销大,收入少,很早就外出打工了,逢年过节才回家和我们相聚。母亲为了我们,衣食住行、田间地头,无不洒下她那辛勤的汗水。当我们兄弟俩还在清早朦胧的睡梦中时,母亲就早早地起床,担水、洗衣、做饭忙个不停,有时还到田间地头忙一会农活。待我们起床后,母亲招呼我们吃饭上学。当太阳露出晨曦的笑脸时,母亲便带着农具,下田干活了。白天,母亲忙个不停,夜晚,她还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为我们纳制鞋底、缝补衣服。在母亲辛勤的养育下,我们渐渐地长大了。
那年的夏天,我和哥相继考取了向往已久的大学。中秋前夕,我们离开了母亲,各自到外地上学去了,留下了母亲一人在乡下。因为家里穷,为了我们的学杂费和生活费,父亲在外奔波更是很少回家,而母亲比以前更加辛苦了。
上学的几年里,中秋节都不在放假时间里,我们不能回去和母亲团圆。每次这个时候,我都会写信回去。母亲也很想念我们,她不识字,常托人写信叫我们好好读书,要经常写信回家。我每次收到母亲的来信,都能感觉到母亲思儿的心切。就象我们放寒暑假回家一样,平常不善言笑的母亲,再苦再累仍有一脸的惬意。
毕业后那年中秋,我和哥在城里有了工作,都写信叫母亲到我们工作的城市来住住,可母亲担心我们刚到单位,怕影响我们的工作,又说家里没人照料,一直没有同意,仍在乡下喂鸡养猪、耕田种菜,独守那一份寂寞。
第二年的中秋,我因为工作,没能回去。那年的冬季,我参军入伍,成了一名海防战士,远在异地他乡。而每年的中秋,都因为部队搞战备训练,我都不能请假与您共度中秋佳节]回家。也许分别太久,母亲对我的思念与日聚增。父亲偶尔在家时,母亲就催促他写信给我,父亲外出打工时,母亲又定期托人写信来。她的来信,没有华丽的词语,还常常伴随着不少的错别字,内容不外乎问我训练苦不苦,部队首长亲不亲,海防前哨的生活习不习惯……唠唠叨叨一大堆,总之要我在部队好好工作,安心服役,不要挂念家中。那字字句句都是真情流露,漾满了母亲那无私的牵挂。尽管那时我已是被部队评为优秀士兵的军营男子汉,但在母亲的眼里,我仍是一个不谙世面、不太懂事、还没长大的孩子。
在我当兵后第二年,哥哥结婚在城里买了房子,家里经济一时拮据起来。母亲觉得在农村种田,收入少,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在那年的中秋,她在一位家乡人的带领下,去了上海给人家当保姆,我曾写信劝阻母亲不要去,可她不听的劝阻。母亲从小生活在乡下,既听不懂上海方言,就连城市的东南西北有时也辩不清,可母亲一直坚强着,操劳着,酸甜苦辣从来不对我说。经常是劳累一天的她,在休息之余,
【初中生中秋欣赏:乡下母亲】相关文章:
乡下07-01
乡下的生活06-30
乡下美景10-05
乡下的猪09-06
乡下美景06-11
乡下的变化05-10
乡下美景06-21
乡下的狗09-26
乡下美景06-03
乡下的奶奶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