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永生的孤独
契诃夫说:“我活着的时候是孤独的,死后也将躺在孤独的坟墓里。”
契诃夫的生活应该说是被荣誉和喧闹包围的,他在演绎自己剧本人物的时候在观众的惊愕中倒下,死在华丽的灯光环绕的舞台上。然而他的骨子里依然是孤独的,孤独到不会相信来世的繁华。
朋友N在草纸上随意写了一句话:“透过窗户看着远处的灯火,感觉是那么孤寂。”不知道为什么在看了那么多她的涂鸦之后会一直记得这句话。也许是因为自己身在异乡引起了些许的共鸣了吧。
有一种是因为曲高和寡,因为不被理解而渐渐成了习惯,渐渐孤独成了境界。
比如海子和顾诚,那两个我们那两个留给这个尘世华丽的诗句却以血腥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生命的20世纪最后的诗人,永远读不懂也猜不透的“属于另一个世界”的“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只能在不理解的眼神中在黑暗中“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任“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比如鲁迅,当“三味书屋”开遍大江南北、咸亨酒店生意兴隆而布满灰尘《鲁迅全集》摆在各家各户的书架上当作有文化的标志的时候,鲁迅先生也许只能在遥远的另一个世界继续他作为思想与时代的先驱者的黑色孤独。
比如张爱玲,那个冷艳到倾城的女子,纵然有“凌云万丈才”,纵然挥洒出文坛无数无法超越的乐章,生活在她眼里也只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胡兰成给她的是伤心与背叛,赖雅给她的是风烛残年的不相知的陪伴。她注定只有深居家中,把在自己锁在不为人知的世界,看着年轻时的照片,一本〈对照记〉结束一切,最后死在空荡荡的家里,直到几天后被美国邻居发现,一查才知道是那个骋中国文坛的著名作家。
这是不平凡的人的孤独。因为不平凡,所以就注定在经意不经意之中被“平凡的大多数”神话孤立,于是只有生前在所有追捧的喧闹中孤独着世人无法的孤独,死后依然孤独的躺在坟墓里任那些后来的追捧者们举行一场场并不属于他们的喧闹的悼念仪式。他们始终是孤独的,他们能做的只是在创造完所有精彩之后,孤独的被一代又一代的喧闹者铭记,孤独的永生。
有一种孤独是因为属于自己的喧闹在远方,因此无法融入身边的喧闹。
比如身在异乡看当地的人乐呵呵的买置年货
比如在万家灯火中独身一人看着别人的欢聚一堂
比如在聚会的角落里听一群志同道合的兴冲冲的谈自己不懂的东西
比如一个人在寝室里望着身边的空旷却猛然听到隔壁寝室的打闹声
比如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家里静静的坐在窗前渐渐想起曾经的欢声笑语
这是平凡人的孤独。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孤独是一种境界,但这种境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其实准确的说,没有几个人能真的耐的住孤独寂寞,当孤独来临时,大多数人会郁闷会伤感,会吟着“一点青灯人千里”的句子,无奈的叹息。好在这种孤独是暂时的,当家庭团聚时,当身边有朋友陪伴时,当手头有事可以忙起来时,孤独便被属于自己的喧闹打入了黑暗的角落。
很遗憾我们是凡人。历史的长河中留不下我们的平凡的名字。
很幸运我们是凡人。岁月的沧桑中能留下我们的平凡的幸福。
我们无法享受孤独的境界,无法享受那种只属于自己的孤独和那种站在高台上俯视芸芸众生的寂寞。但也我们可以把自己融入万家灯火,可以享受喧闹,可以不去体会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可以抓住那些生活所赐予的平淡的幸福……
如果爱,温暖,儿女情长就注定了平凡,那么,就让我们平凡,让我们俗气的满足和品位平凡,而把孤独当作一种上帝为了使终生的平等而给予伟人的惩罚,让他们自由的“孤独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