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又到一年仲秋时,又到了一年中秋节,又到一年期盼团圆时;但却月圆人难圆,客居他乡,似乎望见的是一轮孤独的月,一轮伤感的月。
漂泊的日子久了,心里便产生了隐约的厌倦,厌倦这疏远亲情、精神流浪的日子。人近半百,年轻时的狂放已经走远,甚至已经没有了踪迹。
在这万家盼团圆的日子,反而生出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和“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伤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落寞。
月是多情的种子,勾起人们对家乡、对亲人、对亲朋故友的思念。杜甫诗云: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月是高洁的影子,勾起人们对纯洁的向往;月是高远的象征,勾起人们的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虽然无“中庭”、不见“地白”、更不见“冷露”和“桂花”,但在这样的日子里,总会让人想到很多。漂泊在外,感受到的不是团圆和温馨,而是流浪在外的内心无法排除的孤独与寂寞。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生命是一个逐渐消亡的过程,青春的美好对我们来说,已经渐行渐远,远远地被落在青春长长的背影的后面。有的只是“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浩叹。赵嘏亦诗云:“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时间是残酷的刀子,慢慢地剔除了曾经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但思念还是一根若有若无的丝线,紧紧牵着你,让你割舍不下。今夜月光如水,远近的楼房都氤氲在柔和的月光中,月亮自己静静地挂在中天。也许他在暗笑,因为今天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也许他在暗自流泪,因为今天好多人不能团聚。愿天下不能团聚的人,虽身居五湖四海,但都能共赏一轮明月,寄托自己的思念和内心良好的祝愿。正如苏轼所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山、那月、那人,那些依稀的童年的记忆,构成了家乡越来越清晰的影子。人老了,怀旧的情愫却越来越多了,无名的伤感也多了起来,或许懵懂的少年,确乎是幸福的,因为少年不知愁滋味。
我静静地在凝视着天上的明月,却既不能回想过去,也更没有兴致去畅想未来。过去的都已经过去,未来似乎也已成定局,无须去想。我只是在想,月亮会不会像我们一样,也慢慢老去,或许只是比我们的衰老慢得多。
在万家盼团圆的日子,却有丝丝缕缕的伤感。月圆人难圆的窘境,身处异地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也难以让人有好心情。
今年的中秋节,月饼似乎包装越来越精美了,很让人能够理解“买椟还珠”的意蕴。但却难有小时候一人只能吃一小块简易裸体月饼的快乐。看来食物是否好吃,也不全在食物本身,最重要的心情和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