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比赛

发布时间:2017-11-2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丁零零”下课铃声响了,我和几个同学决定在操场上举行一次“跳绳比赛”。最初,我很紧张:担心自己跳得没有同学好,个数没有同学多……
  一声哨子响,比赛开始了,同学们都跳了起来。每个人手中的绳子宛如一条条上下飞舞着的“龙”!一不小心,我落后了。我心急了,马上迅速地跳了起来。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我总是被绳子绊倒,还差点摔跤。于是我仔细地回想了一下,老师教我们的跳绳动作和方法。“不要跳得太高,要轻轻地跳,要用脚尖跳……”,老师的话仿佛就在我耳边。于是我按照老师的方法跳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跳得比前面好多了,渐渐地我超过了同学们。虽然最后我没有拿到第一,但是我觉得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比赛!
  通过这次比赛,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做不好,不要灰心,只要仔细认真对去做,是一定能够把事情做好的!
【写作指导: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我们应该有个共同的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份内的事。”
  可是,实际情况呢?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天经地议、约定俗成。尤其目前,老师改作文,更是辛苦——成摞的作业,夜以继日地从字词句标点到篇章结构,不厌其烦的批改。效果呢?本子发下,学生看完分数就束之高阁。长此以往,周而复始,教师累月长年地流汗,学生周周期期地应付。
  如何解决这一症结呢?
  一、提高认识,更新评改观念。
  从“矛盾论”的观点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如果教师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让学生发挥内在的积极因素,而是教师这个外因占主动地位,促使学生应付“公事”,造成学生逆反心理,怎么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从“实践论”的观点说,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进行的。如果教师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不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而是教师代替学生活动,那么,学生怎能对这些知识理解?怎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具体到完成一篇作文说,学生基本上要经过选材、构思、写作、修改几个步骤。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前三步,不重视成文后,让其自己修改,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后一步。布鲁纳说过“教师必须采取提供学习者最后能自行矫正的机能……”叶老主张让学生“自能作文”“自能改文”,这些教诲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都是宝贵的经验。每个教师都要研究、实施这些先进的教育思想。要克服“不放心”、“怕麻烦”的思想。要下大功夫指导学生,提高他们自改作文的能力。
  二、大胆实践,持之以恒,采取有效措施,教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
  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长期坚持培养学生“自能改文”的能力,取得了一些成效,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根据《大纲》要求,学生的实际,每期先制订出明确的写作训练计划公布给学生;2、根据每次训练任务,拟订出具体的评改目标;3、根据每次的评改目标,提出评改的具体要求,确定出评出的重点和方法。
  由于儿童的持久性差,自我控制的能力较为薄弱,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我走的是从“扶”到“放”,边“扶”边“放”,立足于“放”的路子。
  第一步,扶着学生上好作文“评改课”,引导学生自已修改文章。具体做法:从本班学生作文中,选出一篇和“评改目标”针对性强的中等程度的典型习作,学生讨论“评改目标”后,出示已放大的习作例文(原文),让默读,仔细琢磨,然后分小组讨论,再在班上发言交流,各抒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