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内容丰富多彩。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家乡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热闹非凡。晚上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各街道挂着各式各样的彩灯;吉祥灯、喜庆灯、五谷丰收灯,各单位和商场挂着大红灯,耀眼夺目,好看极了。
观灯的人潮如流,大人领着孩子和老人,孩子们手里举着各式各样的彩灯;有园的、有方的、有长的、有短的。大人孩子喜气洋洋。
礼花和鞭炮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看过彩灯又聚集在大河两岸观看礼花,礼花声声,一会儿火束银花,一会银龙飞舞,一会高山流水,五彩缤纷的礼花绽放在象征着社会安定团结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强。
正月十五又叫团圆节,家家吃团圆饭,吃元宵,每年的元宵节我过的都特别高兴,元宵节给我带来了幸福和欢乐。
篇七: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元宵节要吃汤圆,放烟花。
妈妈煮好汤圆了,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放在嘴里,妈妈大叫;“小心点,别烫着。”咬上一口馅慢慢地流了出来,粘粘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元宵节可少不了观花灯。吃完元宵,我和爸爸来到阳头广场。这里的花灯可真多啊!有“奔跑”的老虎。“吃草”的兔子。还有在“游动”的鱼儿。真是五花八门!都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兔子花灯。只要一按按纽。兔儿便会唱起欢乐的歌。我连忙拿起我的老虎灯加入闹花灯的行列,之后我和爸爸去放烟花。
放烟花可有趣了。烟花的种类真多!有的还有的在放甩炮……人们正看得起劲,忽然,一个淘气的小朋友扔甩炮,人们吓得四处躲藏;我跟着爸爸放礼炮它喷着火焰天空冲去,“啪”的一声爆炸了,放出五彩的鲜花。
元宵节真有趣!
篇八:
2016年元宵节的晚上,奶奶烧了一大锅菜粥,很少的米里面放上好多东西:菱角、荸荠、红枣、年糕、面条、黑木耳、白木耳、小园子、青菜、油条子,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真好吃,我一下吃了三小碗。吃完后我就问奶奶这是啥呀?这么好吃。奶奶说:“这是我们嘉定人元宵节时吃的一种民俗小吃,叫糊泥羹,我里面放了十六种食物呢!”爷爷在旁边说:“对呀!这是嘉定的一种地方习俗。就是将所有食物,不论荤素、甜咸、糕团一锅煮,成为百味具全的‘糊泥羹’,意味着一年的结束和新一年工作学习的开始,使大家不要忘了艰苦朴素、绝不浪费的优良品质。”我点了点头,似乎懂了。
奶奶还做了好多汤团,有豆沙馅的、有肉馅的。我喜欢吃肉馅的,吃了两个,好吃!
我过了一个愉快、有意义的元宵节!
篇九: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都会有元宵节。我的家乡在上海,元宵节时我们全家坐在桌上吃汤圆、放鞭炮也是一个团聚的节日。
我们每年元宵节都要和妹妹玩,我们到梅龙镇广场的饭店吃饭,我们先吃了一会儿,就去外边散步,我一边走,一边看,突然看见饭店厨房炉灶上阿娣在烧汤圆,只见锅里清水沸腾,一只只圆溜溜、雪白雪白的汤圆,顺着水波在,轻轻地滚动,沉浮。........我们去外边走了一圈,再回到房间,只见汤圆已经乘在碗里了,我拿起勹子,舀了一个汤圆放在嘴前,轻轻的咬了一口,啊,是我最喜欢籽麻汁,只见籽麻汁慢慢流进碗里,我吃了一只真甜啊!
吃完后,我们到外公家放鞭炮。
我爱元宵节,更爱我的家乡。
篇十:
春节的潮汐刚退后不久,元宵的风暴又再次来袭。虽然这一风暴持续不久,但是这“独特”元宵节依然掀起了很大的波浪。
那天,我来到了万泉河畔,那里没有一辆车,我漫无心际的在大马路上走着,没有车的大马路显得宽了许多,街道上的人时不时与我擦肩而过。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音乐喷泉,这里有的敲锣打鼓,还有人舞龙、扭秧歌,那种秧歌的舞步太奇特了,走四步,退两步,手中的扇子也随之摇摆,别有一番韵味,手中的长丝带随风飘舞,美不胜收。
舞龙那边一个个敲锣打鼓的人尽力挥舞着鼓棒,鼓韵齐鸣,动作齐整划一,完美无缺。舞龙人精神抖擞,用双臂挥舞着,周围观众不时地发出喝彩声。
我继续漫步在万泉河畔。忽然,耳边传来雷鸣般的轰响,我回眸一看,原来是那边的舞台正在演奏摇滚音乐,我挤到人堆里,看着那歌手疯狂的摇滚着,那欢快的节奏,影响着我的感观,让我有一种心就要跳出来的感觉。听着那音乐,我兴奋不已!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十一点半。我回到家,躺在床上透过窗子抬头望去,深蓝色的天空那样迷人,空中闪动着一颗颗的小星星。它们越来越多,好像在蓝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在眨着眼睛和我说话。
欢乐的元宵节,美丽十足的舞蹈,震撼人心的摇滚音乐,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带来了生活的美好,也给我留下了快乐的童年。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3.元宵节灯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