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

发布时间:2017-04-12  编辑:admin 手机版
  放暑假了,我和姐姐去姥姥家,在路上遇上了危险。
  事情是这样的。在我们去姥姥家的路上,我们正走着,突然前面一只凶恶的野狗慢慢地走过来。我和姐姐吓的不知所措,急忙站住。野狗经过我们身边,停留了一小会就走到其他地方去了。我和姐姐松了一口气,赶紧走了。我这才想起妈妈对我说过的话。妈妈说:“遇到狗时,不要害怕,站住不动,它觉得你不伤害它,它也不会伤害你。”
  虽然刚才没想起这句话,但是已经用上了,总算是化险为夷了。
【扩展阅读:小学生写作指导,段落过渡的方法】
  初学作文时,有的同学虽然学会了分段。但读起来总感到段与段之间前后脱节,“分段”变成了“分家”,使一篇作文变得前后不连贯,气不通,意不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问题就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缺少了必要的过渡。原来文章从这一段读到另一段,好比隔着一条河,河上必须有桥,两段才能连在一块。这个“桥”就是过渡。
  一般的过渡方法,说起来比较简单,无非是三种:
  一、词语过渡法。就是用词语将相邻两层意思连接起来上下连贯。如用“总之”“当然”“然而”“可是”等词语过渡,也可以用表时间、地点、性质的词语过渡。这些用来过渡的词语常常放在新段落的开头。
  二、句子过渡法。就是在两个段落之间,安排一个句子来承上启下。如《颐和园》中的“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自然地从写万寿山过渡到写昆明湖。
  三、段落过渡法。就是在文章上下两层意思间,用一个简短的自然段过渡,使文章前后连贯。如《伟大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短短的一段文字既总结了上文,又提示了下文,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相关推荐